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不懂就問?日系車為什麽降價這麽厲害?

2023-09-26汽車

巧了,昨天前後腳逛了比亞迪和一汽豐田的展廳,趁熱寫一點秦DM-i和卡羅拉銳放混動版的對比(不完全、不嚴謹):

1.感知品質

秦plus四個門板和儀表台都有大量軟質材料包裹;車門采用的也是一體沖壓而非輥壓窗框拼焊而成;後備廂撐桿和車門框內側都用塑膠和橡膠包裹,避免金屬裸露。要知道,這只是一款標價10萬起步的緊湊型買菜車,還是PHEV。單單這一點,就已經超過了美國很多30萬級燃油車的水準。

銳放的起步價比秦plus貴了4萬塊,但除了門把手那一小塊皮革,內飾全部是廉價感點滿的硬塑膠材質,連卡羅拉好歹都知道把前門板和儀表台弄點兒軟塑膠。再加上輥壓窗框拼焊而成的車門與單薄的裸露門框「相得益彰」,毫無感官品質可言,和秦plus形成了鮮明對比。

2.空間(以177cm身高來說)

秦plus作為大號A級車,實車的空間體驗屬於同級別車內儲物中規中矩;後排縱向空間同級別第一梯隊無懸念,中央地台也比較平,只是坐墊稍短;後備廂進深和寬度都不錯,只是凈高差一些。

再看銳放,後排充其量也就是基本能坐的水平,同樣按自己的坐姿調好駕駛座,我坐後排腿部已經幾乎沒有余量,坐墊比秦plus更短,坐墊角度過平,完全就是小板凳坐姿。看過了同樣4.4公尺級的大眾途嶽之後,我覺得這就是主機廠的能力和態度問題,別拿尺寸當借口。

後備廂嘛,銳放作為SUV,810mm的凈高確實比較可觀,放大件相對方便,但進深就比秦plus差太多了,只能說各有千秋。我一直說,這個尺寸的SUV因為車身過短,空間相比同價位的轎車根本沒多大優勢,高車身和大輪胎還帶來了更糟糕的油耗、操穩性和維保成本,也就是仗著車身短好停車。

3.配置

秦plus的展車是標價10.58萬的次低配,但前後泊車雷達、全LED燈組、360°全景影像、胎壓顯示、主駕駛電動座椅、後視鏡電折疊、無鑰匙進入都是標配,至於什麽自動大燈、皮座椅/皮方向盤、液晶儀表、車聯網如今在中國品牌上已經不值得吹了。唯二的不足,一是主動安全是標價14.58萬的頂配獨享,二是既然有全景影像和液晶儀表,為啥不在中控屏或儀表盤上設計一個並線盲區影像?

而銳放真的把我看哭了,同樣是次低配,泊車雷達、倒車影像、皮方向盤、電動座椅、後視鏡電折疊、LED車燈(哪怕僅僅是一個燈珠)……你能想到的大部份基礎舒適性配置一概沒有,連喇叭都只有4個,僅有的亮點也就是標配了胎壓顯示和主動安全。

4.動力和能耗

秦DM-i和本田iMMD是相同的動力架構,這方面完全不用擔心。不論是132kW的短續航版本還是145kW的長續航版本,這個動力對A級車來說都足夠迅猛了,媒體實測破百時間基本都在7-8秒之間。我自己試了下,哪怕純電狀態也能輸出110kW左右的功率,市區、高速都不慫。WLTC匱電油耗4.6L和純電能耗也足以證明這套動力既省電又省油。

當然,銳放也不差。2.0L小電池HEV,帶動一台風阻更高的SUV,也做到了8秒破百,甚至小勝2.5L凱美瑞混動。油耗也不比秦DM-i差,市區甚至可以降到3字頭。畢竟是混動的先驅品牌,這方面還是可圈可點的。只可惜不能插電也沒有大電池,純電續航和政策福利上吃虧太多。

5.價格

作為一台插混A級車,起價9.98萬就震驚四座,還不用交購置稅,就算一分錢不優惠落地也才10.5萬左右。只不過我作為一個配置控,我覺得最低配缺失的配置對我用車體驗影響挺大的,還是11.58萬的次低配好一些。

再看銳放混動,除了動力總成還算能打,其他方面樣樣不行都2023年了,何德何能敢標價14-18.5萬元。都2024年了,中國消費者早就不想像沒見過世面的美國韭菜那那麽好糊弄了。可是車一旦造出來了,硬體產品力就是定死的。如果不降價,這種車還有什麽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