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比較看好小鵬,小鵬對標的是特斯拉,但缺點是自動駕駛和電池這兩方面較特斯拉落後。但這些缺點並不是不能克服。小鵬就是中規中矩自己研發自己造車,能不能走遠,其實不知道。相比小鵬不看好蔚來。不看好蔚來主要是不看好蔚來的商業模式。之前蔚來和小鵬都去體驗過,說實話,蔚來給人的感覺就是:嗯,不選了,就這個吧。蔚來的服務和體驗的確和大多數看好蔚來的人描述的一樣:非常好。但仔細想一下蔚來的商業模式,也許就會對她的未來打個問好。尤其是我當時試駕時看到蔚來尾標上的「江淮」。我覺得問題主要有兩個:1.蔚來的換電模式不永續,換電成本過高,要麽蔚來壟斷所有電車市場(不可能),要麽對電池進行標準化處理(短時間內看不到可能性)然後車電分離(蔚來有在做車電分離,但自己內部的車電分離不能實作規模效應)。2. 李斌一直堅持蔚來絕對不自己造車,希望把錢花在車的設計和研發上,造車就找現有的車企代工。這在蔚來發展的初期是沒問題的,但要繼續往上發展,代工車企會給蔚來制造越來越多的阻力。阻力主要來源於利益分配的問題,流程控制的問題以及可能的路線和品牌形象問題(蔚來,江淮造?這麽low?)。這兩個問題不解決,蔚來可能會一直陷在現在越賣越虧的境地。
品牌價值是建立在消費者對品牌認知的基礎上的,蔚來把自己打造成高端,先進,服務好的形象,這一點是沒有問題的。建立品牌價值,是需要付出成本的,而蔚來的商業模式又對其品牌價值的建立造成沈重的負擔,這是很危險的。說的直白一點就是,蔚來需要把價格提得再高一點,但價格往上走,客戶增長數就往下,換電就更難了。
最後,雖然不看好蔚來,但是希望蔚來的模式能成功,畢竟是我們國家自己的企業。如果成功了就可以打臉自己,同時也可以多一個行銷案例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