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先,且有條不紊。
4月:小米汽車正式開啟交付,當月交付7058台。
5月:小米汽車工廠在五一節期間停工改造;Pro版本提前近兩周開始交付;小米汽車當月交付8646台。
6月:小米汽車工廠開啟雙班;小米汽車交付中心逐步完善交車儀式;小米汽車鎖單猶豫期縮短至3天;Pro和Max版本城市NOA開啟內測;小米汽車APP為等待3個月以上的使用者開啟關懷服務;小米汽車連續兩周交付破3200,當月交付破萬,鎖單量破萬。
梳理完時間線,我們能看到小米在6月交付破萬的背後,是小米汽車部門在三個月裏面一直在有條不紊地針對生產、交付、服務等方面進行升級和改進。
那個蹭小米然後被打臉的某己,幾款車型半年的量甚至不如小米三個月。
5月的那次產線改進的效果終於開始釋放,遙記訊息傳出時罵聲一片,如今回頭再看,小米在當時的決策是真的非常明智。沒有當時的停工改造,就沒有6月小米汽車交付破萬的成績。
目前小米汽車面臨的問題依舊是手握大量待生產訂單來不及生產和交付,同時交付中心和售後服務的門店數量較少導致交付速度被拖延。與此同時,在權益退坡到僅剩Nappa座椅的情況下,6月一萬的新增訂單也意味著消費者對於小米汽車依舊是熱情不減。
因此在7月,小米開始針對生產和交付再次進行改進。
7月:小米汽車門店計劃新增17家,總量將達104家;小米汽車交付中心將進一步加速交付,目標將使用者等待時間縮短5周;小米汽車工廠將進行新一輪產線調優維護;當月目標依舊維持在1萬台以上。
可以看到,即便7月會再停工一次,小米汽車依舊能穩步交付1萬台以上的數量,同時7月份的這次改造也會在未來幾個月幫助小米更快地消化掉手裏的巨量訂單。
小米畢竟是第一次造車,在手機行業十多年的經驗使得小米在「上量」這件事上非常的保守。在生產和交付上總體還是追求步步為營、穩紮穩打的作風。面對10幾萬訂單,小米並沒有盲目「加班+擴產」,而是5月先進行產線改造,然後再對工人進行培訓,6月才正式開始雙班。
即便如此,依舊有很多工人發帖吐槽小米不加班且有雙休,阻礙了他們掙錢。可見目前月交付1萬台這個成績還是存在相當大的冗余的,這也側面說明了為什麽小米在7月再次進行對產線進行改造的同時,還能做出交付1萬+的承諾。
目前小米已經交付了2.5萬+台,離目標的12萬台還有9萬+台的差距,扣除7月的1萬+台,小米在剩下的5個月內要做到月均1.6萬+才行。因此可以預見的是,在7月份產線改造之後,小米汽車的月均產一定能上到1.6萬台以上(即周交付4000台上下)。
如果小米適當進行付費加班、開啟三班倒,以及在產線和工人徹底跑通和熟悉之後,說不定能嘗試一下沖刺15萬台(月均2.2萬台+)。
小米的SUV不出意外會在年底上線,明年小米汽車工廠二期也將完工。早買早享受,晚買享速度。未來在中後期和後期預定小米SU7的朋友,以及預定小米SUV的朋友來說,提車時間將不會是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