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比亞迪銷量暴增的深層邏輯是什麽?

2023-04-20汽車

一年前寫的文章恰好回答該問題的一方面:比亞迪因長期主義而成功

原文很長(見下方),摘錄部份觀點如下:

比亞迪為什麽能取得成功?

從行業大勢來說,時代的機遇最重要。泛泛地說,比亞迪借助新能源浪潮而成為當前最大的贏家。

但機遇面前人人平等,為什麽比亞迪能接住?這才是需要深挖的課題。

對此,行業的觀點很多:電池起家的背景、全產業鏈自研自制的布局、物美價廉的DM混動系統、國潮崛起的時代因素等等。都很有道理,但大部份是果而不是因。

從戰略的角度,我認為成功是因為它的長期主義,戰略正確且持續,堅持做難而正確的事情。這事就是造汽車,造新能源汽車。

1、被逼無奈自研自制零部件(三電除外)

比亞迪2003年收購秦川汽車,開始涉足汽車領域。2004年便釋出第一款純電ET概念車。造車的戰略目標明顯是要與自身電池產業鏈協同。

然而當時是因為沒有零部件供應商願意做比亞迪的配套,可能是量太小不值得做,可能是比亞迪的出價太低不想做,總之結果是船夫哥不得已自己下場做全產業鏈。

多年下來,在深圳和惠州的交界地帶布局了幾十個事業部。按萬科郁亮的說法,王傳福自言除了輪胎和玻璃不是自己造,其他零件都是比亞迪自己的。

這當然是特殊時期的特殊產物。比亞迪汽車產業多年的虧損,也應該有產業鏈的一部份功勞。畢竟在成熟的產業體系中,全部自己做的效率和成本肯定不如外部采購簡省,技術水平也很難保證。

長遠的看,這些事業部獨立營運、接受外部訂單、自負盈虧才是合理路徑。

2、主動垂直整合三電

當前行業所推崇的比亞迪垂直整合,主要是指其電池、電機、電控,包括其內部元器件都自研自制的布局。這是比亞迪的戰略核心。

從時間線分析,2008年便上市F3DM雙模混動和F3e純電,按汽車研發的一般周期,疊加缺乏相關經驗的摸索試探時間,BYD應該早在2004年左右就啟動研發了。

那個時期,電池它當然自己做。電機電控國內幾乎沒有相關產業,即便有,也很貴,且大機率是日系旗下為主。既然目標是新能源汽車,把核心零部件抓在手裏是應有之義。那就自己做吧。由此弗迪動力的前身,比亞迪第14、17事業部由此成立。

對比行業其他公司,早期由於新能源汽車銷量少,習慣性以嘗試性外部采購為主,邊做邊看情況調整策略,在當時的情況下也是老成持重的決策。

然而產業發展速度一旦超過預期,一步慢就步步慢了。

大致的估算一下,比亞迪的布局比國內大多數車廠早了10年左右,那麽我在NEV市場領先大家10年不過分吧?

2、DM系統是長期性的系統研發的成果

BYD初代混動系統沒什麽亮點。

三缸發動機+2個總功率80kW的小電機(P1P3)的設計,功率小、動力薄弱,沒有發動機直驅檔、傳動穩定性差,價格昂貴。

即使借鑒學習了行業先進經驗,技術水平比起同時期的國際對手豐田、本田、通用等根本不是一個層次的選手。與豐田行星齒輪功率分流技術相比,平順性和功率效能差太遠了。

但是比亞迪在政府傾向純電、同行重註純電、行業認為混動只是短期過渡的情況下,依然願意不斷給混動投錢,叠代技術路線,打磨混動產品。最終才有DMi這套便宜皮實的第五代技術上市。

這是戰略定力的勝利。反面例子是起了大早趕了晚集的上汽集團。

3、終極長期主義:20年的虧損換來一朝騰飛

從披露的財報看,比亞迪直到2022年上半年才實作盈利,在過去的20年中一直在虧損,一直由消費電池、比亞迪電子(手機代工等)等事業群來掙錢養汽車部門。

比亞迪曾是行業內僅次於富士康的代工廠,其第1、4、7、8、9、10等事業部專註於手機、電腦、液晶顯示、通訊裝置、數據卡等各類消費電子產品設計、組裝、代工、測試等業務。比亞迪集團內部待遇最好的也是消費電子代工部門。

此外還有做3C電池的第2事業部和商用車(大巴、公交)的第19事業部都是盈利的。

這些才是比亞迪主要的利潤奶牛,而這些部門多年來掙的辛苦錢,大部份流入了汽車部門,少部份流入雲軌部門(第21、22事業部)。

(雲軌業務常年虧損,在當前嚴格的政策管控、吃緊的地方財政情況下,應該沒有機會盈利了。這應該是戰略失誤。)

哪家公司願意長期堅守用其他業務營收補貼虧損業務,容忍長達20年的虧損?

對於國企領導,國有資產流失的大帽子等著呢,審計部門可不是好糊弄的。

對於私企老板,我是來掙錢的,不是做慈善,長期虧錢的生意幹嘛要做。

放在正常的公司無法理解的事情,比亞迪堅持了20年。

若有機會與船夫哥面對面,想請教決策依據和邏輯。

0-200W已經完成,還有機會實作200-1000W嗎?後面的路程要怎麽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