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如何評價享界S9上市24小時大定僅為2500輛,余承東之前表述今年預售6萬輛,這一目標是否能達成?

2024-08-08汽車

享界S9 24小時訂單量 2500,一群人冷嘲熱諷,緊接著是72小時4800,也就是周四周五新增2300,平均一天1150台。

你看,這個數據和大家熟悉的互聯網模式下,第一天吃掉第一波絕大部份量是完全不同的。

這就是我之前說的,這個層級的使用者有兩個核心特點:

一方面是更加成熟穩重,決策會更加謹慎,激情下單的占比會非常少。對於四十歲的中年人來說,因為品牌信仰的激情下單不符合其調性,一個人四十歲還靜不下心來,那麽大機率他也無法成為這個價位的目標使用者。
另一方面,這個群體的圈層化特征非常明顯。年輕人要麽預算不夠,要麽會更追求新潮和實用性,這和S9的氣質都是不同的。因為圈層化,那麽這個資訊擴充套件和其他產品其實是不一樣的,使用者口碑和相互推薦會成為一個非常關鍵的要素。

更成熟的決策特點決定了訂單是不斷持續的,而不是第一波紮堆。華為的產品特點一直是這樣,除了Mate60這種特別的產品。

周四周五日均1150訂單,很多人可能不理解是個什麽概念,這是釋出會第一波流量之後,周末試駕之前,也就是流量低谷期的數據,周末展車到店和試駕展開,必然會有一波新的流量,日均如果能夠達到2000台,那麽第一周的大定就鐵定破萬了,那麽,預訂40萬+純電轎車銷冠就穩穩的。

我一開始就說,享界S9的目標不可能是現有純電車,在純電裏當老大不可能是享界的目標。40萬+級別的轎車的特點非常鮮明,中年商務內容極強,兼顧家用。

目前的市場容量一個月差不多是4萬台的樣子,56E拿走了80%以上的市場,這是一個比其他任何品類都更加品牌集中的市場。

所以,對於享界S9,或者說,對於所有做40萬+的大轎車來說,其實目標都是一樣的,對抗56E。做不到對抗56E,那就是失敗,所以蔚來ET7撐不住的結果就是一個月只有1000台上下,沒有中間態。

目前享界S9遇到的幾個問題:

  • 第一、奧運期間釋出,這段時間流量的核心都集中在奧運會資訊上,產品的傳播天然受限,不過這個是短期的,隨著後續新麒麟和Mate70系列,包括鴻蒙Next的釋出,下半年華為不需要擔心流量,且都是高品質的,和享界S9高度契合的流量;
  • 第二、目前只有純電版本,很多人覺得只有純電的意思是純電天然難賣,其實不是這樣的。只有純電導致的結果是,享界S9的價格拉不下來。目前的真實56E,起售價都拉到了35萬以下,這意味著,享界S9的真實價格是要比56E高的。
  • 某種意義上,享界S9遇到的問題和Pura70系列有些類似,在一個競爭對手非常明確的市場,作為挑戰者,價格更貴就是銷量的劣勢。
  • 第三、品牌的問題,如果這台車叫華為S9,哪怕是問界S9,整個的產品傳播都會好做得多。享界本質上是一個新的品牌,雖然在華為BUFF下,它的傳播和新品牌不太一樣,但,依然沒有達到一個成熟品牌的高度。
  • 但我依然堅定看好享界S9的未來,整體的判斷和之前保持一致:

    三個關鍵節點:
    第一個、這個周末結束,第一批盲訂使用者完成試駕之後的決定,也就是下周一的戰報。
    第二個,三個月成績,也就是首批使用者的體驗結果出來,第一波圈層傳播的成績。這個我覺得會是享界S9能不能成的關鍵點。
    第三個,明年增程版本出來,價格打到36萬左右,在產品充分被市場了解,且增程式消除原有油車使用者的擔憂,且價格更具有競爭力。這個是享界S9能不能爆發的點。

    本質上,看好享界S9,其實不只是看好華為,或者說覺得這台車屌炸天了。

    這幾天有一個非常關鍵的數據,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註意到,7月,新能源滲透率過半,歷史首次。

    一個特別好玩的事兒, 聊到行政大轎車的時候,一群人各種傳統豪華才是真豪華;而聊到大市場的時候,另一群人,油車已死,有事兒燒紙

    所以,有意思的問題, 油車還有未來麽?新能源滲透率過50%之後,傳統油車是會穩住,還是加速下滑?以及,在油車整體大崩盤的大背景下,傳統豪車能獨善其身麽

    這個獨善其身的意思是,56E依然拿走80%以上的份額,處於絕對的壟斷地位。

    你看,油車在份額跌破50%之後,想要反而守住,基本上是天方夜譚,對吧?以及,豪車裏面的大轎車,也是油車,對吧?

    所以,56E必然會被撬動,且,不會太遠,對吧?

    這個就是邏輯的第二個核心點。

    第一個核心點是什麽呢?

    我前面說,享界S9在純電市場幹掉所有對手,成為銷量王,這是沒有懸念的。這個結論還有一個暗含的資訊。

    如果56E所占據的豪華大轎車這個市場開始被新能源撬動,那麽排名第一的選手就是享界S9,且,是領先一個身段的那種。

    56E現在守市場的策略其實只剩下一個了,降價,不斷的降價,以價換量。前段時間BBA高調宣布,結束價格戰。但我們看真實的操作,能真的結束價格戰麽?

    其實退不出去。

    但同時,56E的降價空間也沒多大了。這個定位的產品需要維持一個相對高的售價來維系品類調性。

    而華為手上,至少還有兩張王炸。

    第一張,增程式,40度電+增程式成本相較於100度電就能下降個三四萬,這個成本給到售價,享界S9的價格就能打到36萬。

    增程式在當下真的是個好東西,一方面可以打消傳統燃油車主對純電的顧慮,無論是真實的需求還是心理上的;另一方面,這玩意兒便宜,屬於妥妥的高價效比選項了。

    第二張,增程純視覺智駕版,華為目前的基於雷射雷達的智駕方案,軟硬結合的成本差不多五萬了。而視覺方案的成本可能一萬都不到,這部份的差價放出來,最後價格最低可以打到32萬。

    這張牌對應的是卡預算的需求使用者,也就是盯著56E簡易版去的。

    也就是說,華為在未來,價格戰的空間要比56E更充分,且是不影響現有產品體系的前提下實作的。

    最近很多人在狂歡,黑子心態比較簡單,就是噴就完了,沒啥邏輯。但一些所謂的花粉,覺得自己很懂豪車市場,很懂有錢人,很熟悉BBA,由此來論證享界S9的問題。,又或者以56E為基點來批評享界S9,我覺得就很逗。

    56E是多少年積澱下來的東西,BBA的招牌確實沒有那麽容易被挑戰,但本質上,享界S9並不需要去全方位超越56E,享界S9對56E的挑戰,只需要在行業大浪潮下,站穩排頭就好了。

    新能源的滲透率已經過半了,而一個很顯然的事情是,傳統油車接下來的局面一定是大崩潰,而不是穩住。不存在說你在絕對優勢局面下被對手超越,然後你反而能穩住。

    在這個大背景下,56E不可能獨善其身,這是必然的。

    如果說中年人對自動駕駛天然沒有那麽敏感,但基於自動駕駛能力的主動安全能力,沒有人能拒絕。

    尤其是,

    有一天,

    你坐在朋友的S9的副駕上,

    當你們還在討論華為的享界和BBA,誰的品牌更牛逼,誰更有逼格的時候,

    前方突然竄出來一輛電瓶車,

    你心裏咯噔一下,完了!

    然後,你又咯噔了一下,車剎住了,

    「臥槽,兄弟你反應真特麽快!」你對著你兄弟說。

    「哪有,車剎的!」你兄弟很隨意地說,「別怕,華為的自動駕駛和主動安全很靠譜的」。

    然後,你還會再去想什麽所謂的BBA的逼格嗎?

    什麽叫逼格?

    當技術開始出現碾壓式的代差,且被你所真實感知的時候,技術,就特麽是最難以被拒絕的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