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看到的:增程車的技術落後。
廠家看到的:電池可以不用做那麽大,40度和100度電的電池相比,起碼可以節約好幾萬,畢竟一度電就是錢,可以把省出來的成本,花更少的錢讓消費者看到一堆肉眼可見的東西,比如且不限於冰箱,沙發,大彩電,智慧車機……
消費者看到的:比同尺寸純電車便宜一大把錢,還有沙發冰箱大彩電,智慧座艙,高端車機,可油可電,市區用電,長途用油,家裏唯一用車絕對首選,沒有裏程焦慮。
所以,技術並不是決定市場的唯一因素,一個產品能符合消費者的需求,即便他技術不行,但產品力好啊,你能說他差嗎?要知道產品力在市場的影響力上,可比技術強太多了,畢竟不是人人都是技術控,參數控,手機市場早都用歷史告訴我們了。
增程技術國內目前最強的我覺得是東風,長安,都是有自己的核心技術的。
而且從客觀上說,中大型車,特別是mpv車型,確實不適合純電,車子太大,風阻高,重量重,你得背非常大的電池,才可能達到續航需求,所以目前市面上,不管是理想l9,騰勢d9,嵐圖夢想家,都是主打增程的,甚至嵐圖夢想家自己的增程版銷量都是吊打自己純電版的,難道還不能說明問題嗎?而且這個價位的消費者基本屬於高階層消費者(畢竟35個w以上),人家根本就不關心技術,只關心花這個錢買的車能不能達到他的用車需求,不管是家用,商務,能達到那他就是好車。
很多人說插混比增程技術更好,但增程車其實就兩套系統,一套電池電機驅動車子,另一套發動機燒油給電池充電。但插混起碼算四套,電機直驅車子,電機發動機一起直驅車子,發動機直驅車子,發動機給電池充電。從消費者角度出發,明顯只有兩套系統總成的車故障率一定比四套系統總成的插混低得多,因為機械越復雜故障率一定會更高,這是必然的。所以請不要嘲笑增程技術落後,真落後,比亞迪100多個w的仰望u8怎麽不用插混,而是用增程方案呢?是因為比亞迪沒插混技術嗎?
當然也不得不說增程技術在虧電情況下的油耗,肯定是高於插混的。
目前增程銷量最好的,理想敢說第一,沒人敢說第二吧?你說他技術落後,沒核心技術,這些都沒錯,理想有什麽核心技術?核心電池是寧德時代的三元裏,電機電控好像用的是華為的,整車代工是重慶力帆汽車,其他的零部件也不是理想的,但為什麽他賣的好,人家雖然沒技術,但人家用的核心配件起碼算良心了。你不得不說30萬左右家用或者商務的6座新能源suv,目前理想就是沒競爭對手,理想的口號是打造你的第二個家,人家的車確實做到了,雖然我是只看好純電的,但如果我有二孩打算,我也會選擇理想,舒適度真的很棒,曾經帶老婆和孩子試駕過,看得l8pro,真的老婆和孩子上了這車,就挪不動了。。。勸了半天才勸走。但今年其實新款的問界m7我覺得也是增程技術落後但賣的好的證明產品,據說訂單已經破7萬,就看理想怎麽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