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
其他車企有采用,據我自己親自的了解:福特電馬,一汽紅旗,東風啟辰都真真實實用過某迪的電池,包括最近很火的小米SU7簡易版也搭載了某迪電池 ,但是比例都不算高,特別是小米SU7上市之後居然把簡易版也加入了寧德時代的磷酸鐵鋰電池。
現狀是:小米SU7的三個配置都搭載了寧德時代電池,而某迪只供應簡易版的部份份額。
這其實挺不能理解的,因為某迪一直以來是比較大的手機代工廠,之前小米做手機業務雙方就已經開始了很長時間的密切合作了,為啥雷軍會接近乎拋棄一個曾經很「優秀的」合作夥伴呢,而寧德時代只是第一次與小米開展有合作,有沒有懂哥分析一波原因?第二,某迪電池這麽優秀為啥中高配不用呢?既然低配都用了其實也不差那麽一點。
當然某迪官方回復是:我們自己都不夠用,沒有多余的產能供應別人;
但是實際情況可能有很多其他的原因(不否認官方回復可能是原因之一),比如某迪和一汽在吉林長春有合資公司,你都跑人家家門口特意開合資公司專門為人家供應電池,你跟我說產能有問題,我是很難相信的。並且比亞迪電池在行業內屬於比較便宜的那一檔了,如果是能供應又便宜,品質又好的電池 ,且產能又有保障,如今這個卷價格戰的時期為啥不大規模用呢??
所以以上幾個情況從邏輯上是不合理的,官方發言你們沒有一個大大的問號?
其次對央企來說成本和安全對比,第一優先級是安全,因為國企營運虧錢非常常見,背後有地方ZF兜底,但是如果是國企產品大量投到市場後出現批次的惡性安全事件(比如涉及召回等),集團黨委一把手的位置是很危險的,我想這才是比較合理的潛在原因。
在公開場合下說:要把電池自燃從字典裏刪除的企業,是全行業磷酸鐵鋰電池自燃比例最高的車企,2023年全年大概能到在4位元數;
而寧德時代的磷酸鐵鋰電池從2020開始全球裝車量就是世界第一,並且至今仍保持著零自燃的記錄;
上面兩個數據都來自於國家消防管理部門,相比抖音等社交媒體肯定更權威,相對還是比較客觀的。
單這一指標兩家就存在著巨大差距,其他的技術細節,大家看得見的,看不見的,差距只會更大;著名的冰山理論適用於汽車行業。
-----兄弟們,與其質疑我的數據不如花時間去思考為什麽真實情況與大家在網路上看到的不一樣,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個巨型資訊繭房當中(包括我自己),資本可以掌控的東西太多了。大家理性一點,思考再深一點點,不要人雲亦雲總歸對大家是好的。
其次我釋放一些不能公開的數據本身就是想打破一點點的資訊繭房,所以大家願意信就信,不願意信的就不信好了,我也沒有義務或責任說服大家都信我的(沒這個能力),說服了你們我也拿不到知乎一分錢對不對?大家看看就行
每一起新能源車燃燒都需要消防參與並出具火災鑒定報告,所以說這些數據國家層面都有的,至於能不能對公眾在社交媒體釋放,ZF層級很多大戰略性考量,事情真沒有大家理解的那麽簡單。
但如果有企業仗著自己在輿論圈處在愛國制高點,企圖綁架民眾來倒逼國家公信機關讓步,我覺得打臉的那一天會很快到來,在民眾心目中地位崩塌也就在一夜之間;
最後一句:我和大家一樣都希望看到中國品牌是因為品質,品質,口碑領跑全球,不希望只是內卷,極低的價格領跑全球。
銷量很重要,但是口碑更重要!
現在2024年這個節點,2020年之前是營運車使用者占絕大多數,全國90%私家車新能源使用者買車,用車就在3年以內(3年以內基本上看不出啥差別),我認為還沒有任何一家真正的積累了市場高品質口碑,所以我的觀點:短期銷量代表的就是價格競爭力和行銷,對於其他的不具備代表性,大家且行且珍惜。
………兄弟們,你要實錘我在瞎扯很容易的呀,身邊總有親戚朋友吧,總有認識在汽車行業的人吧,總有從事過汽車行業供應商管理的熟人吧,你去問問他們有沒有去稽核過某迪的供應商(不能光看還要對比兩家供應商的技術,制造能力等等),結論就可以出來了,不需要非常復雜嚴謹的對比,差異肉眼可見!!
一些朋友找不到證據來反駁我,自己說的話又沒有邏輯性,我看著都著急,就不要評論了,真的懶得回。(不管大家認不認可我說的,只要是言之有理,有據,我都會回復,真理一定越辯越明)
本人從事新能源行業7年,也想盡自己所能分享一些關於新能源車,關於電池內幕資訊,大家能多渠道了解多一點不好嗎?大家如果比較感興趣可以關註我,也可以私信交流,如果是擡杠就沒必要了(我認為你們一定是對的),比較費時間,我自己有正經工作要幹。感謝理解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