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極越和夏一平這幾天的新聞,有點感觸。
「世界是個草台班子」,我覺得是互聯網上殺傷力最廣泛的梗。
因為這話,能用來罵各種大小的人類組織。
政府草台,行業草台,企業草台,學校草台。
一群看似專業、嚴謹、高端的人湊在一起搞大事情,內核潦草敷衍、一地雞毛、不過如此。
比如南韓總統玩兒政變,小孩過家家一樣;比如歐盟用整個大洲的力量造動力電池結果破產,鬧著玩一樣;比如一些企業領導做的決策,拋硬幣一樣。
很多組織,仿佛一台結構緊密、科技拉滿、動力十足的跑車在高速路上奔馳,湊近了一看才知道,裏面就是幾個人踩著自由車踏板頂著一個光鮮亮麗的殼而已。
夏一平這波,就是把這個梗給展現到了極致。
要說光鮮亮麗吧,那夏一平履歷挺漂亮的。
菲亞特克雷斯勒亞太區智慧車聯事業部負責人,在福特亞太和北美工作5年,做了福特智慧車載系統SYNC產品在中國的在地化。
之後就是創立摩拜了,能在當年那麽血腥的共享單車大戰中走一圈,成功還落地,也算是見過世面的。
等到開始造車,那是一手百度一手吉利,都是業內有牌面的企業。
今年9月極越07上市的時候寧德時代的曾毓群也來月台,說百度負責智慧化,寧德時代負責電動化。
這配置肯定沒有雷軍猛,畢竟雷軍是花自己的錢,小米集團對小米汽車的輸血能自己做主,但夏一平放在一眾新勢力裏面,起點也不能算寒磣。
結果玩兒崩了。
你可以說整個行業的競爭,你可以說合作夥伴的賽局,你可以說友商的逆天,但都掩蓋不了,夏一平弄了個草台班子出來的事實。
不是說極越的員工草台,而是夏一平本人,太潦草敷衍了。
崩了之後,很多事情就被爆出來了。
比如【財新】披露了一個事情,十月百度派財務團隊去,發現有個70億的窟窿。
再比如根據21世紀經濟報的報道,分解一下70億窟窿裏面到底有什麽。
研發30億,這沒什麽好說的,做車企的肯定都要投資研發;
市場行銷30億,這就有點說法了,極越累積交付量是1.4萬輛,那相當於每輛車要攤銷20多萬的行銷費用。
前期發力的時候,多砸行銷或多或少還能合理化,畢竟夏一平也是從當年共享單車行銷大戰裏面闖過來的。
但真的砸到該用的地方麽?後續的內部員工爆料來了:
這員工爆料提到了「組織媒體比稿」,說明就是行銷活動,那強塞供應商+指定供應商收十倍市場價,就是行銷費用的濫用。
還有一個細節,夏一平以前公開對外說過,自己每周都做直播,還有門店自己做直播,一個月能帶來上億成交額的流量,都沒有投流。
結果Tech星球、浙江星塘文化合計近4000萬的催款函爆出來了,又說明其實在行銷上哪怕是真把錢用對地方了,用的也不少。
還有10億是行政費用,這,都不知道該怎麽說……
局面就是如此:
資金使用上那麽多爛事,百度自然不會追加投資;吉利給極越造車是要收錢的,結果出現了大額拖欠款,自然也就不再發車。
沒錢,沒車,夏一平的草台遊戲就玩不下去了。
我很早就說過,企業辦死但企業家賺的彭滿缽滿的情況,不要太多。
別看很多創業者張口就是我把房抵了,我把錢都放進公司了,那是都是中小創業者,那是真沒辦法。
但那些玩兒的大的,有一萬種方式在企業虧損的情況下用各種紙面上合理的辦法,把投資人的錢來波移形換位。
行銷活動中的指定供應商,僅僅是冰山一角,比較老套了,不好玩。
聊個新形態的無形資產轉移。
12月1號的時候,夏一平上了TED演講。
這事兒就可以雙面解讀。
你可以理解成是企業家為了公司和產品的名譽,沖鋒在前。
那也可以反過來理解,是企業家用了公司的錢來給自己打名氣。
對於所謂的連續創業者,他們的無形資產是附著在個人IP上,而不是企業IP上。
垮了無所謂,重頭再來嘛。
自己人設倒是立穩了,什麽百折不撓,什麽三起三落,但過程中每一個隕落的企業都成了自己的墊腳石。
比如就在那個TED演講裏面,夏一平還在說,哎呀我好勇,高管短視訊排行榜中,自己釋出了164條視訊排名第三,僅此雷軍。
那雷軍是和小米深度繫結的,雷軍就是小米,小米就是雷軍,夏一平可不是。
這種操作讓我實在忍不住要起行業冥燈,羅永浩。
夏一平超越羅永浩的一點在於,他其實起了一個很不好的頭。
他做了實質上的「完美隱身」。
吉利和百度開始承擔對員工和車主的責任,先是處理員工的社保繳納和離職員工善後,然後維護使用者車輛使用、售後和維修保養。
這點我覺得算是整個鬧劇中唯一的亮點吧,百度和吉利作為股東來進行了按規則來說不需要做的兜底。
這兩家咋說呢,現在也懵逼。
按【差評】的說法,吉利是被拖了30多億生產制造費用,百度是被拖了10億的雲服務和智駕費用。
這還不算完,百度和吉利是股東嘛,百度投資了50億,吉利投資了30億。
極越本身並沒有產線,庫存什麽的也賣上價,辦公室和門店都是租的,這些投資哪怕破產清算也先債後股,基本沒什麽殘值回收的可能了。
當然,百度和吉利最慘的還不是錢,而是勢。
極越原地崩盤訊息剛出來的那幾天,夏一平不斷的放風,說「正在尋求大股東的支持」。
當時各種內部訊息還沒有出來,就弄得像是百度和吉利在給極越逼貸斷貸一樣,活生生把原本正常營運的企業給卡死了。
那最後百度和吉利的做法,是沒吃夏一平這套的。
只對員工和消費者負責,不給夏一平兜底。
其實說實話,百度和吉利站出來是很不錯的,因為理論上,他們是不需要站的。
這就涉及到為什麽說夏一平起了一個壞頭了。
我自己作為消費者和打工人雙重身份,屁股決定腦袋,那我覺得出事兒了要有人來兜底。
但經濟學家向小田發的一個微博我覺得也有道理。
大概邏輯是,股東雖然是百度和吉利,江湖上有名氣,但從公司這種模式來說,如果股東除了承擔投資責任之外還要承擔具體企業營運的連帶責任,那以後就沒有資本願意來支持創業計畫了。
我覺得向小田這說法也有點極端,比如股東出資後也應該承擔相應的監管責任。
但夏一平依然是第一責任人。
他如果營運裏面沒有騷操作,就是時運不濟,就是競爭激烈,就是人力所不能空,那還有的討論。
但夏一平這個草台班主,沒翻車前搞一言堂,參加董事會的資訊從來不做內部份享;翻車之後,又說自己是小股東,沒有決策權。
這就挺沒意思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