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疗技术的日新月异,肿瘤患者的治疗方式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革新。为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降低管道脱出的护理风险,减轻肿瘤患者因化疗带来的痛苦和不便,自2022年以来,湖南省直中医医院乳腺科主任张珊开展输液港技术,并广泛应用于乳腺癌化疗静脉给药,以提高治疗效果、缓解症状,并提升生活质量,让输液更安全、更方便、更可靠,得到了广大乳腺癌病友的认可。
什么是输液港?
输液港又名植入式静脉输液港(Port)是一种可完全植入皮下、可以长期留置在体内并且能反复使用的静脉输液装置。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包括一条中央静脉导管和与导管连接的穿刺座。
输液港的出现弥补了PICC的缺陷,可用于输注各种药物、补液、营养支持、输血、采集血样等,为患者提供长期的静脉输液通道。
输液港优点有很多:
精准定位。术中彩超的引导下,使得导丝选入目标血管及导管尖端定位更准确,导管走形准确无弯折,确保植入位置精准无误。
减少并发症。通过精准定位,避免了损伤重要血管和神经,降低了手术风险。同时,最大限度减少药物对静脉的损伤,是目前并发症最少的中心静脉导管装置。
降低感染风险。输液港与血管直接连接,避免了外部污染,有效降低了感染的风险。没有外露导管,感染发生率低,不易发生皮肤过敏和湿疹。
留置时间长。静脉输液港在维护良好的情况下可留存10-20年,甚至终生,反复穿刺可达2000次。具体情况与输液导管的老化速度和患者个人体质有关。
维护简单。使用输液港超过3个月的患者,其维护成本远远低于PICC的维护费用。PICC管建议每周维护一次;而输液港无异常者则每4周维护一次,减少了往返医院次数并节省相关的支出。
选择更多。为血管条件差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为一些需要长期静脉输液治疗但CVC或PICC置管困难的患者提供了更优选择。
保护隐私。完全植入皮下,没有外露导管装置,一般的衣物都能遮挡。不像PICC导管那样外露在患者体外,可以更好地保护患者个人隐私。
提高生活质量。在治疗间歇期,患者不需要频繁进行静脉穿刺,免去反复扎针穿刺的痛苦和恐惧。同时,可以自由进行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如:做家务、洗澡、旅游、游泳),大大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哪些患者适合做静脉港植入术?
外周静脉条件差的患者;
需要长期、重复输液给药的患者;
需要进行抽血、输血、输注营养药的患者;
需要长期输抗菌素、血液制品的患者;
长时间使用化疗药物的患者。
静脉港植入术的禁忌症
任何确诊或疑似感染、菌血症或败血症的患者;
患者体质、体型不适宜植入式输液港;
确定或怀疑对输液港的材料有过敏的患者;
经皮穿刺导管植入法禁忌。
输液港是如何植入体内的?
静脉输液港的植入是一个局部麻醉的小手术,一般情况下,手术仅需经皮下穿刺,将导管植入人体大静脉,如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随后划开一个3cm的切口放置注射座。植入通常半个小时即可完成。
植入输液港后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可以做:
淋浴,如首次植入输液港后需等待伤口愈合结痂(大约10到14天)才可以进行淋浴。
日常家务,如煮饭、洗碗、扫地等。
日常运动,如散步、慢跑、蛙泳、太极等。
不可以做:
日常注意衣着舒适,不穿紧身衣,女性选择合适内衣,保持注射座部位皮肤清洁干燥。
避免摩擦港座周围皮肤。
避免置港侧肢体环抱小孩。
避免置港侧肢体提超过五千克的重物或过度活动。
避免肩关节过度外展、大幅度摆臂动作,如引体向上、打球、托举哑铃、蝶泳、仰泳等。
避免压迫、撞击注射座,防止港座扭转,乘坐汽车时确保汽车安全带避开港体,避免港体受压。(通讯员 徐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