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在很多人眼中是养胃的佳品,这一说法确实有一定的道理。首先,粥能减轻肠胃负担,适合胃酸分泌不足的患者、小孩、老人、术后胃肠功能差、胃动力不足的人等。因为粥是半流质食物,容易消化吸收。对于这些人群来说,粥可以提升血糖,促进胃酸分泌,帮助食物消化。
同时,很多人认为喝粥可以补充体内水分,是一种健康营养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在夏季,人们容易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时,喝粥更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夏季气温高,易出汗导致水分流失,喝粥既能补充水分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营养。粥经过煮熟后,能缩短消化道对食物的消化时间,减轻肠胃负担,尤其适合消化能力较弱的人群。
然而,喝粥养胃也并非绝对。喝粥不养胃不一定是真的,得视具体情况定。如果是偶尔喝粥或者在患有急性胃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饮酒后等情况下喝粥,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养胃的。在上述情形下,胃肠道的消化功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粥是易消化的食物,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减轻胃肠消化负担,使胃肠道的消化能力能得到时间恢复。但如果长期喝粥可能就达不到养胃的效果了,长期喝粥可能导致胃肠道的消化能力减退,从而对胃肠道功能造成影响,而且还可能出现营养不良等症状,不利于身体健康。如果患有胃炎等慢性胃病,不要选择盲目喝粥去养胃,喝粥是不能治疗胃病的,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规范治疗。
而且,并不是所有的粥都是养胃的。比如说冰粥或者是薏米粥,这些粥类属于寒性食品,对于脾胃虚弱的人来说可能会刺激肠胃,出现腹痛,腹泻的情况。平常可以适当的喝一些小米粥、山药粥、南瓜粥等,这些粥类可以起到保护胃黏膜养胃的作用。但是并不是每餐都适合喝粥,因为粥类的营养价值有限,如果每餐都喝粥的话,不能给身体提供足够的营养,也不会达到养胃的目的。
从中医角度来说,不同体质的人应选择符合自己体质的食材煮粥,才能真正达到养胃的目的。通常山药薏苡仁粥,百合小米粥,红枣莲子粥具有养胃功效。1. 山药薏苡仁粥,山药、薏苡仁健脾利湿,适合大便溏、食欲不振等脾虚湿滞体质者。2. 百合小米粥,可益气养阴,适合消谷善饥、食易腹胀等胃阴虚体质者。3. 红枣莲子粥,红枣补血、莲子健脾,具有益气补血的功效,适合脾虚泄泻、乏力等气血虚弱体质者。在服用养胃粥的同时一定要忌口,避免服用辛辣刺激食物,不要喝酒。辛辣刺激食物会刺激胃粘膜,加重胃病。另外一方面,服用养胃粥食要少量多餐饮食,每次服用养胃粥不宜过多。以便于充分吸收消化,避免加重胃肠功能负担。
总之,粥在一定情况下可以起到养胃的作用,但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个人情况合理选择。
粥是流质食物,对于胃食管反流患者来说,容易导致反流,加重烧心、反酸的症状。参考资料显示,反流性食管炎一般可以喝粥,但需控制进食量,避免过饱,以免增加胃内压力,加重疾病症状;胃食管反流的病人可以喝粥,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同时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腻等食物,且吃完饭不要立马卧床休息,晚上睡觉可将枕头抬高;反流性食道炎患者能喝粥,但量需适当,若一次性喝太多,可能会造成反流症状加重。所以胃食管反流患者不建议进食过多流质食物,而应该进食半流质或固体食物。
喝粥会刺激胃酸过多分泌,加重病情,不宜经常喝粥。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可以喝粥,但要选择易于消化和吸收的食品,避免加很多调料的粥;发作时可暂停固体食物,酌情制定液体饮食计划,此时喝粥有助于减轻胃肠道负担;稳定期可适当食用米或杂粮制成的粥,但要遵循 「少量、多餐」 原则,控制进食速度,避免过于油腻的食物。另外,消化性溃疡患者可以吃小米粥,米粥具有健脾养胃、补虚益气等效果,适合病患食用,但患者在饮食和生活上要注意避免辛辣生冷食物和刺激胃病药物。
以糖尿病患者为例,粥是高升糖指数的食物,喝粥会让血糖快速上升。糖尿病患者喝粥注意事项有很多,粥不可熬制过烂,不可仅食用白米粥,可适当添加粗杂粮;喝粥时可搭配肉、蔬菜;放慢喝粥速度;控制粥的摄入量。若是有长期喝粥习惯的患者,不宜进食太多、太烂的粥,最好搭配牛奶、芹菜等,大米可搭配麦片或用小米等粗粮煮粥。总之,糖尿病患者可以在粥里加入杂粮,减缓餐后血糖的波动。
汤泡饭不算粥,长期吃不仅不能养胃,还容易伤胃。
1. 咀嚼减少,消化负担加重
汤泡饭容易入口,无需多少咀嚼,这就使得唾液和消化酶分泌减少。食物未经充分咀嚼就直接入胃,会增加胃的刺激和负担,不利于消化。吃汤泡饭使咀嚼动作减少,会相应地减少咀嚼的反射作用,胃、胰腺、肝等不能分泌足够的消化液。而且饭里的汤会稀释消化液,使消化吸收功能减弱,不能充分摄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长期如此,容易引发消化不良等问题。
2. 营养不足,易致胃病
汤泡饭口感虽然比较好,但往往没有足够的营养。本身刺激胃液分泌较少,加上汤泡饭水分较大,进一步稀释胃酸。长年累月,胃黏膜萎缩,容易罹患胃病。汤泡饭会降低胃酸的浓度,影响蛋白质、淀粉等物质的消化吸收,严重时可导致营养不良。由于汤中的油脂成分较高,如果经常吃汤泡饭会导致过多脂肪堆积在胃部,引起胃壁细胞萎缩,使胃黏膜功能下降,从而增加患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的风险。
总之,汤泡饭对胃有不良影响,长期食用可能引发消化功能减弱、胃部疾病等问题,应尽量避免长期食用汤泡饭。
清淡饮食,荤素和粗细搭配、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水,尽量少吃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新鲜蔬菜和水果,如大白菜、梨、葡萄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对养胃有利。粳米和蘑菇等食物,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和多种微量元素,能够刺激肠胃蠕动,促进食物消化。银耳和黑木耳等食材,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对胃部有很好的滋养和保护作用。
避免烟酒等不良刺激,出现胃部不适要及时就医。养胃期间应避免辛辣食物、油腻食物、生冷食物、刺激性饮料、易产气食物、腌制食品和不易消化的食物等。同时,要注意保暖护养,天凉之后,昼夜温差变化大,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
养胃需要饮食、作息、适量运动、精神放松以及药物等方面综合调理。饮食方面,有胃炎胀气这种疾病的人可以吃小米粥,在熬小米粥的时候加点大枣、山药、枸杞这一类的食物能够有暖胃养胃的作用,能够调理脾胃,而且也比较容易消化。平时也可以适量的吃点瘦肉粥,蛋黄粥或者蔬菜粥,这样多种的营养,能够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增强抗病的能力。还可以喝香菇白菜汤,一种以香菇和白菜为主料熬制的清汤,非常鲜美且营养,能帮助养胃。
平时要规律生活,适当地参加体育锻炼,多参加户外活动,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最好的养胃方法。适度运动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加快食物的消化和排泄,有助于调理肠胃,但需要注意运动量的掌握,过度运动可能会对胃肠道造成负担。遵循科学的生活规律,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定时定量进餐,早睡早起。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压力、避免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也有助于维护肠胃健康。调整情志,情绪对胃病的影响很大,保持心情愉悦,产生负面情绪要及时疏导,避免压抑、焦虑加重胃病。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增加食欲,运动还可以促进肠胃蠕动,更好地消化、吸收营养物质。养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在遵医嘱治疗的基础上长期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多管齐下,养胃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