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女人

2011年尚于博从楼顶一跃而下年仅28岁,只留下18个字和母亲的眼泪

2024-07-05女人

2011年10月23日,一个阴沉的秋日,尚于博拨通了母亲的电话。他的声音低沉而无力,充满了绝望。

毛爱珍心中隐隐不安,却未曾料到这竟是儿子的最后告别。

两天后的早晨,尚于博独自一人来到高楼的天台,拿出手机,给母亲发去了最后一条短信。

发完短信后,他纵身一跃,28岁的生命就此终结。尚于博的离世如同晴天霹雳,震惊了所有人。

他的短信内容到底是什么呢?

演戏入魔

尚于博对表演极为投入,每次扮演一个角色时,他都会情不自禁地融入角色的情感。

起初,人们认为他非常敬业,并且对表演怀有浓厚的热情。

然而,逐渐地,一些充满悲伤与阴郁的角色开始对他的现实生活产生影响。

尚于博在拍摄现场因入戏太深,回到家后很长时间都难以摆脱角色。

有一次,他扮演一个因失恋而自杀的青年。拍摄结束后,他独自待在房间里,整晚像角色一样悲伤地哭泣。

演艺圈的竞争如此激烈,尚于博感受到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他一直担心自己会被其他演员比下去,每天都感到紧张和焦虑。

然而,他不愿让周围的人为他担心,常常强忍着笑容,展现出阳光开朗的一面。

26岁那年,尚于博的抑郁症状愈发严重,已无法再掩饰。

他开始出现严重的失眠症状,夜复一夜地辗转难眠。

白天也是萎靡不振,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急剧下降。

尚于博的家人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便陪同他去看医生。

医生确诊尚于博罹患重度抑郁症。

听到这个结果,尚于博感到万念俱灰,仿佛陷入无尽的黑暗。然而,他依然怀抱着战胜病魔的希望,渴望重新找回生活的光明。

尚于博开始尝试撰写「快乐日记」,每日记录生活中那些让他感到愉悦的小事情。

此外,他严格遵守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并坚持进行运动锻炼,努力积极配合治疗。

过了一段时间,尚于博的病情似乎有所缓解。

他欣喜地向家人报告,他已经痊愈。

然而,好景不长,2011年,尚于博陆续参演了几部情感剧。

剧中那些饱受痛苦与挣扎的角色,再一次深深地触动了他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他愈发频繁地被悲伤和绝望的情绪所包围,抑郁症再次卷土重来。

为了控制病情,尚于博开始大量服用抗抑郁药,但这些药物带来的副作用让他备受折磨。

他的体重迅速增加,身体虚弱无力,整个人都变得浮肿。

身为一名演员,尚于博对自身的外貌格外关注。

药物引起的身材变化无疑对他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尚于博觉得自己陷入了一个无法打破的循环中,工作与治疗之间的矛盾让他进退两难。

他开始慢慢地对生活失去信心,未来在他眼中变得毫无希望。

尚于博曾对朋友说道:「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被命运操控的提线木偶,任凭它肆意玩弄。无论我怎么努力挣扎,都看不到尽头。」

绝望的告别

2011年7月,尚于博的抑郁症再次发作,且病情比以往更加严重。

他感觉呼吸困难,内心的痛苦几乎将他淹没。

为了暂时摆脱这种痛苦,尚于博建议和母亲一起去旅行放松心情。

在旅途中,他努力保持开朗,以免母亲察觉到他的异常。

尚于博不愿意成为他人的负担,他通过精湛的演技,全力掩盖内心的伤痛。

在尚于博跳楼的前几天,他甚至连剧本都看不清楚了。

他手握几份剧本,走向母亲,恳求地问道:「妈,这几部剧我应该挑哪一个?」

母亲随意地用抓阄的方式为他做了决定,然后开车把他送到了剧组。

离别时,母亲和儿子仅仅进行了简单的告别。母亲万万没想到,这竟然成为了他们最后一次道别……

10月25日,尚于博在楼顶徘徊了三个小时,最终发了一条短信给母亲,然后纵身一跃。

短信上写道:「妈妈,我爱您。可是我实在太累了,已经无法继续坚持。对不起,您的儿子……」

「我的死亡与他人无关,请不要责怪任何人。」

化悲痛为力量

在儿子的遗体告别仪式上,毛爱珍悲痛万分,几乎要昏厥。

她无法承受自己年仅28岁的儿子就这样离世。

这次打击使毛爱珍深刻体会到了抑郁症的可怕之处。

然而,毛爱珍并未完全被悲伤所击倒,她决定以另一种方式缅怀儿子。

2012年,毛爱珍创建了「北京尚善公益基金会」,积极推动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呼吁社会关注抑郁症这一「隐形杀手」。

多年来,毛爱珍一直致力于普及抑郁症的相关知识。

她四处奔走,举办讲座,讲述儿子的故事,期望能够引起更多人对抑郁症的关注。

她的坚持逐渐得到了回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抑郁症的严重性,并主动去学习相关知识。

尽管尚于博已经离世多年,但他依然被人们铭记在心。

在他逝世周年纪念日,依然有大量影迷在网上留言,追忆这位英年早逝的演员。

大家都感到惋惜,一个原本应当大放异彩的生命,竟被抑郁症无情地夺走了。

在尚于博生前,他曾帮助过许多人,其中就包括他的好友杨瑾。

杨瑾是一位电影导演,有一次在拍摄电影的过程中,遇到了资金链断裂的难题。

在得知情况后,尚于博毫不迟疑地伸出援手,提供了资金支持,助杨瑾度过难关。

之后,这部电影在东京电影节上映,赢得了观众和评委的一致好评。

然而,这一天尚于博却未能等到。

为了缅怀这位亲密的朋友,杨瑾特意在电影的片头写下了「献给尚于博」几个字。

结语

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它不仅仅是情绪低落,而是可能威胁到生命。面对抑郁症患者,我们应减少偏见和歧视,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唯有全社会齐心协力,方能减少此类悲剧的重演。希望尚于博的经历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让更多人拥有健康快乐的生活。我们应铭记尚于博,更应向前迈进,用行动延续他的生命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