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必须承认,中医和传武在历史上肯定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不是异端邪说,不是小众,圈子内的自嗨。我国历史上有好几次民族大融合,中医和传武能在多民族的医术武术中起突出作用或者兼容并收,奠定其在汉民族中的主流地位,绝不是自嗨,也绝不是有些人说的医治率低,存活率低。
如果说医治好一两个人是瞎猫撞上死耗子,那么中医在对抗大规模流行病的作用,则是有非常多的史料可查。
而武术则是最基本的逻辑了,你觉得古代人打架,会比现在文明多少?你觉得大家动手,都是摆开个花架子推手粘手么?传统武术的对抗形式叫做散手,某种意义上是散打的前身,80年代有过非常多的比赛且有影像资料,大概是87年前后,四川那一场无规则散手赛,传武风格浓重,且有影像资料。
黑不黑,粉不粉,都不是逻辑上,道理上的问题,数据上,有许多相关专业的学者做过大量研究,写过专业论文发表出来,上个知网搜一搜都能看到文献里的实验数据。所以第一步,从历史角度,要对中医和武术做出肯定。
第二步,是一个逻辑学上的概念。是不是所有学中医的人都能代表中医?所有学传武的人都能代表传武?他们当中,严格遵循古法古谱练习的人有多少?哪些人有资格可以按照哪些标准作为我们实验的对象采集数据?
这里讲到中医的传承,如果按照中医自己本身的说法,几年都只是用来打基本功所用。古代中医是专项职业,和我们现代先接受普遍基础教育不同,古代从小童开始就可以送去跟师傅学习最基本的知识,待到三十岁时,这个小童可能已经经历了三年药理,三年认身,三年病理,三年看方等等一系列的学习。现在接受了十六年的基础教育,大学再去学五年,在过去,充其量也就是入门的水平,怎么可能出来行医?在一二线城市中医院四五十岁的那些医生,想挂他们的号有多难?六七十岁的老医生想见面都得托人,这个实情一问便知,怎么不说一说?
至于传武,过去主要就是军队,世家,村庄,王公贵胄。军队有兼职有全职,核心项目是身体素质和阵法以及兵种专项(箭,枪,刀盾,火铳,投弹,小队……)但也有厉害的军营技术流传开来,比如戚继光,俞大猷,吴殳的书。
世家一般就是带姓的武术,一般也和村庄共同存在,比如什么洪刘蔡李莫,陈杨武吴孙,朱,刁,周家教,岳派,张派等。以前的村庄宗族之间为了水源田地多有械斗,尤其是南方以祠堂为核心的村子。这个大把地方史料。
至于王公贵胄,则是像清王府,桑园叶问,姚才,阮岐山之类的有钱人,为了兴趣爱好学功夫。也有钱,可以当做消遣。
还有镖师和护院,以及部分民间反政府组织。
但无论哪一种,训练时间都比我们现代传武训练的时间要长,传武在现代不具备经济性,大多数爱好者只是兼职,业余。反而现代搏击具备了职业化的发展方向,也具备了高强度训练和对抗的能力。就一个不会打架的天天当工作一样挥拳打架,别说一年半载,三六个月都能打很多人了。毕竟对时间和空间的把控,还是得实打实练出来。很多传武师傅是有功力的,但不会打也是真的。一个零基础的人训练训练都能打几回合,你以为练了传武智商会下降?
所以就是,现在我们要比较,要批判,连实验对比的样本都还不能确定。历时的角度没法比,共时的角度也没法比,要怎么比较?怎么服众?
第三,中医和传武今后,一定也是要不断发展的,但是发展的前提是在保留核心的基础上。那么中医的核心是什么?且举药方做个例子,过去的药为什么要煮这么久,五六碗变一碗?因为没有更先进的技术提取浓缩液。那么核心就是在药,新的技术则是新的萃取手段。
武术呢?古今中外武术之间的区别到底是什么?
招式么?中国武术体系庞大,散打,拳击,泰拳,空手道,哪一个动作不能在传武中找到相对应或者类似的技术算我输。人就两只手两只脚,攻击的空间就这么三维。能区别到哪里去?
训练体系么?翻一翻古谱,很多武术都有力量,速度,抗击打,轻身,对抗的训练,训练器材更加是多种多样,脑洞大开。连在水里训练,负重,无氧这种玩意都有了,在训练思维上绝不逊色于当今。但在科学把控,器材先进性,肯定没法子和现在比。说只会站桩扎马练气功的那些人,那是连书都没看过几本。
我个人认为,传统的特色,在于搏击思维的多元性,和身体用劲的多样性。中国人搏击和中国人打仗一样,绝不「只」依靠绝对力量。而是战略和战术。一来讲究拳种的因地制宜,特长取舍。水陆巷林,平原田地,都有不同的打法。在特长上就像属性英雄,爆发高的讲究位移和时机,但是可能脆皮,抗打的出肉装,但是可能伤害偏低或者行动稍缓,有些重擒拿摔打,是控制性英雄。而且有阵地战,游击战,偷袭战。反正思路千奇百怪,多种多样。统一拿到擂台上去比较,本来就不可能公平,你咋不和我拿上兵器干一架?
至于劲力的问题则相对专业了,自己也不懂。
反正这个问题,我给出了自己三个维度的看法。
1.从历史角度,要肯定
2.从共时角度,谁都没有没有拿出合理的比较形式
3.从未来角度,两者都具备很多可以与时俱进的部分,但仍要找到,继承,保留自己的核心部分。否则全盘西化,那就是历史虚无主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