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三番五次推到我面前。开始我想大概是因为我回答过武术问题吧;推得多了觉得可能没那么简单,就把问题下几个高赞回答看了一遍。
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这是不是知乎希望我拯救问题的答案啊?
"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这句话不适用问题的所有回答,但肯定适用我看到的所有高赞回答。
赤果果的武人相轻、同行互踩:
「太极、咏春之流,都是考验演技。我自己本身也是一个习武之人,我练的就是八极,也学过一些综合格斗,跟咏春交过手,咏春的短板很明显,太小家子气,下盘不够灵活,无法做到真正的硬碰硬,可能真的是因为由于是女人发明的拳法吧。对付咏春,直接上去大开大合的打他一套,上步、蹬、拳、肘,侧踹,他根本无法招架,什么日字冲拳,我站在那里给你打还差不多。」
引文链接:https://www. zhihu.com/question/3635 03391/answer/1019330943 (下同)
下段引文中的「都只是」,一下把少林武当形意咏春四大派都给灭了,只剩下他们家八极,就这样的回答还有好几百赞数。我吐吐先。
「当代武术届,不管是少林武当还是形意咏春, 都只是 在拿着国家的补助吃老本而已,他们靠什么生存?游客,游客只在乎你的动作漂不漂亮,他们并不在乎你能不能打。练功仿佛是上辈子的事儿了,现在一个个倒像是票贩子,办会员还送九阴真经的那种。」没有论证没有论据,把所有缘由向「李小龙」一推了之,这几乎是所有高赞回答的共同点。也许【叶问】电影之外,他们只知道李小龙,懒得去做哪怕一点点的认真考证。
「叶问能出名,完全是因为李小龙,最关键的是,李小龙也不是靠打咏春拳出名的啊,咏春拳真这么厉害,也不见李小龙用过啊。那些喜欢功夫题材的导演啊,可能只是觉得李小龙、黄飞鸿什么的拍腻了,想找点新鲜的。」有人给点赞,大概是被「练八极」的身份给唬到了,「我槽,这是练家子啊。」但咏春为什么风行,不是武术问题而是历史问题,就像你想知道「崇祯不差怎么明朝就亡了?」你不能去问其他皇帝你得去翻历史书。
任何认为咏春垃圾全靠李小龙才有今天的人,都躲不过两点质疑 :
质疑一:李小龙当初认为包括咏春在内的传武存在缺陷,才创立了截拳道。如果咏春风行仅仅因为李小龙的大名,那么从李小龙收益最大的应该是截拳道,大家应该学截拳道而非咏春。为什么实际情况是咏春风行,截拳道却略显后劲不足?
质疑二:李小龙学过太极、咏春、洪拳等多种武术,却只有学过咏春广为人知,且他的截拳道融合众家所长而以咏春为多。如果咏春真是垃圾,李小龙选择一个垃圾拳种作为自己武学的根基,那李小龙眼光得有多差?
李小龙对咏春的帮助有没有?有;帮助大不大?大。但如果认为咏春只靠了李小龙,那就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眼光如此短浅的传武,无论是八极还是其他什么拳,活该沦为大熊猫般稀有。
咏春的推广确实和李小龙有不小关系,但咏春自身也在很多方面,做对了很多其他传武没有做对的事情 。
问题问的是叶问,如果从叶问角度概括说就是: 咏春今天的传播,除了李小龙,很大原因是叶问为咏春建立了开放的传承体系,使得自叶问之后咏春门下高手、名师辈出。
细述起来有四点:有教无类,实战为王,开放传承,同门竞争 。
1,有教无类
在叶问之前,传授武术是一项费心费力的活,每个老师能够带的徒弟十分有限,而老师也要生活,所收学费自然不菲,这使得以前学习咏春的人多是富家子弟(包括叶问本人)。
但叶问将咏春的体系简化为小念头,寻桥,标指,木人桩等,降低了收生门槛,包括降低对学生资质的要求和收费价格,扩大了收生规模,贩夫走卒皆可学拳。
叶问通晓英语,打破成见广收在港洋人为弟子,为咏春在海外传播打下基础。
叶问对于弟子来去十分开明,带艺投师的弟子一样收,也不要求舍弃其已学武术。叶问弟子中,梁相学过蔡李佛,黄淳梁学过拳击,李小龙学过太极,都不影响他们投师;而弟子学成后改学改创其他门派,叶问也不认为是叛出师门。
仅收生教学上的这几点,五六十年代的民间传武大师又有几人能够做到?
2,实战为王
如果叶问只是将拳术标准化、简单化,收的弟子多,那今天的咏春不过是另一个太极拳翻版而已,因为同样做法太极拳也曾经做过,但与太极拳逐步演化为健身运动不同,叶问在普及咏春的过程一直强调咏春的技击性,注重对实战有一定帮助的黐手训练,鼓励门下弟子讲手切磋和走上擂台,尽可能保留了技击武术的特点。
比如,叶问的著名弟子黄淳梁(电影【叶问】中黄晓明的原型),很早就已经走上擂台比武。虽然1957年一度因轻敌冒进被台湾腿王吴明哲踢下擂台,但至少说明咏春当年重视实战的传统。这是咏春拳馆开遍世界,以致进入多国警察、部队训练中的的重要缘由。包括李小龙,所学武术甚多但从咏春受益最为人知,也因为咏春对实战的注重。
3,开放传承
异于几乎所有传武名家,叶问不那么重视传承脉络的严谨性、唯一性,生前很少强调某某弟子是自己的法定传人。
叶问的儿子叶正、叶准都和叶问学拳,按照中国传武子承父业的做法,指定儿子为咏春掌门或传人顺理成章。但叶问没有这样做,他的两个儿子和他的众多弟子,在传承关系上几乎没有轻重之别。
叶问也从来没有向某个弟子、儿子密授一把八斩刀、一座木人桩、一本咏春秘籍,作为合法传承的衣钵信物。上世纪七十年代,李小龙提出以一套洋楼换取拍摄叶问亲身示范木人桩法,被叶问婉拒。
叶问似乎刻意不让某个弟子掌握独家秘技,不向弟子颁发独门证书,所有弟子一视同仁。以致大多叶问弟子只能以一张合照证明自己和叶问的关系。
没有指定掌门和传人的结果,就是大家都可以做自己门下的掌门、传人,只要你有本事、能推广咏春,你就是大师父。
目前咏春势力最大的分支不是叶问的儿子叶正、叶准,不是拜师最早的伦佳、郭富,不是最早成名的黄淳梁、张卓庆,而是入门最晚,甚至叶问直传弟子身份都被质疑的梁挺,就是这种开放传承的结果(据说咏春200万海外弟子有100万是梁挺门下)。
4,同门竞争
因为开放的门派传承,叶问弟子一旦出师,就天高任鸟飞、自立山头。这种结果也导致咏春门内纷争不断,各人都强调自己是咏春正统。
举两个栗子:
栗子一,叶问弟子张卓庆在澳洲等地推广咏春,名重一时。梁挺派弟子亚敏·波士铁假借与师伯请教,通过偷袭将张卓庆打败;
栗子二,伦佳是叶问早期弟子,梁挺弟子塔瑟斯与七十多岁师伯伦佳「切磋」时,突然发力让伦佳吃亏,塔瑟斯方面还拍出视频,配上了有利于自己的解释字幕。
这些门内相斗的事情在其他门派难以想象,的确不少人不齿梁挺及其弟子徒惹事端、暗下黑手。但也正是门派内的互相较劲,叶系咏春各个分支非常重视自己体系的繁衍,不断扩大连锁分店,丰富咏春理论、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对学拳者的吸引力,全力培养、扶植自己门下的精英,使咏春在叶问之后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
也正是因为叶系咏春的开放,今天的咏春枝蔓繁生,鱼龙混杂,支系之间的学习、训练方法天差地别。既有教学很传武的师父,也有重视格斗训练的武馆。
大家可能不时听到某个咏春「高手」出丑了。由于拳种内部的竞争,一个支系如果在擂台输了,另一个支系大多只会抱与已无关,甚至幸灾乐祸的心态。
咏春是内部差异性最大、最不团结的中国武术流派。
看一下B站的欧美咏春拳视频,无论是习武者的身材还是速度、力量,已经不是我们印象中的「传武」:
下面这个视频是简基富的某个弟子根据街头实战需要对咏春的改变——叶问的徒孙都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咏春进行改进,正说明咏春的发展活力。
其实咏春能不能打我也不知道,写这篇只是想说:从武术的推广来说,即使参照咏春已经做到的,传武也需要加油。
-----------2020-03-13--------------
有个别人没有看明白我的文字,所以做一次澄清。
1,我不否认李小龙对咏春传播的推动作用。小龙对于咏春就相当成功的形象广告。如果将咏春当作商品,广告对商品畅销帮助很大,但不能说商品畅销仅仅因为广告,商品畅销和商品质量、商品经营都有关。对于咏春这个商品,小龙在质量和经营方面都没有参与。我这篇答文就着重从商品经营角度,即咏春传承者做了哪些,分析咏春推广成功原因。
2,我的答文没有一字吹捧咏春是很强的武术。咏春是否厉害,这是一个武术问题,我没有学过武术,对此没有发言权;但咏春怎么传播开了的,这是一个武术史的问题,我关注武术史,这个我可以说。懂的就说,不懂的不说。
3,同样,历史上真实的叶问能不能打、武术造诣深不深?也和这个话题没有关系。可能近现代有不少武术家比叶问厉害,但咏春就是冒出来了,这才值得分析;即使叶问没有那么能打,但欧洲咏春拳显现出有别于传武咏春的形态,这也值得分析。对吧?
4,还有人将咏春的传播完全归功于电影【叶问】,这和事实不符。电影【叶问】的确大大提升了咏春和叶问在普通人中的知名度,但电影上映之前,咏春拳在海外就是一种很有影响力的拳种。有个简单的方法可以考证这点:上文提到叶问有一个弟子叫梁挺,梁挺教的咏春在国际上英文叫WingTsun,武术界只有叶问系梁挺的弟子才用这个英文单词称呼咏春。用google或者简单点就用Bing搜索一下,看看国际上有多少WingTsun武馆、武术班?这些武馆成立于何时?武馆的师父何时学拳?就大致知道咏春什么时候开始有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