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体育

加入中山大学探险协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2017-08-27体育

忽然在首页看到这个问题,心里咯噔一下,感觉时空穿越,这不是当年自己特别想问的问题嘛,哈哈 只不过那时候还没有知乎。(在知乎流浪了这么多年,却都没回答过几次问题,但这个问题还是禁不住的开始码字。)

哈哈 忽然不知道从何说起,就把自己的跟探协结下的「孽缘」和自己经历写下来吧,放一些手机里仅存的些照片。

前方废话、图片连篇,慎点......

edmund同学的回答很是客观,训练累、要花钱、过命的友情、一股清流、长线很累。想要锻炼能力的绝对有平台。哈哈 实在!


(特别注明:这都是十年前的情况哈)
---------------------我是一条分割线-------------------------

本人是2007年珠海校区入学,大一的时候也不知道为啥没听过这个社团,大二的时候(2008年)机缘巧合在一个好朋友的介绍下,在「百团大战」中以「会员」身份加入了探协。从此之后便走入了一条不归路,整个心路体验应该有以下几个节点:

节点1(会员身份) 原来这就是「户外」,原来学校里还有这么群人...

最开始的感受就是每周要跑步打卡,参加训练多,就会多积分,多积分才能参加活动。然后每周周末大二、大三的「老人家」带着一群大一的「野孩子」到珠海的各种地方爬山、露营、溯溪、篝火、观星、观鸟、烧烤、站在冰上喝啤酒(那时候每届探险协会的传统,哈哈,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

第一次活动到现在都记得很清楚,那就是经典活动——「夜爬板樟山」,人生第一次接有「领队」的户外活动就是那天晚上开始的,那时候才知道原来还能这么玩,原来去爬个山还有那么多「小诀窍」和「小规矩」。一路上一边爬,一边听领队们讲以后有很多活动,可以去海边露营、登山什么的,特别兴奋,想着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参加「高级别」的活动。

(夜爬板障山)


在坚持了不断的训练之后,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人生「破处」,第一次露营、第一次搭帐篷、第一次背高过头的60L的登山包、第一次站在山顶、第一次溯溪、第一次生存大挑战、第一次连续行走18小时......

(淇澳岛观鸟)

(高栏岛露营,那时候协会里有个大黑锅,每次晚餐煮面的时候,一群小伙伴围着吃着盐水煮白面,狼吞虎咽。后来听说高览岛被开发了,不知道还有没有漂亮的西沙滩。)

(西沙滩露营)

(沙滩上篝火)

那时候基本每次周末露营回来后,蓬头垢面,一群人背着登山包,一身泥、一身脏走在逸仙大道上,旁边路过的人异样的眼光,偶尔听到一两声「哇 他们好像就是那个探险协会的」 .... (班里都道我一到周末就夜不归宿,其实我并没有去伍舜德开房.....)

加入这个协会做会员,基本上以后就是经常与体育场为伍,跑步打卡,每两周基本一次小活动,一个月一次大活动。基本就是身体倍儿棒,体力倍儿好,皮肤倍儿黑,心情倍儿好。

总之呢,就是学校里一群热爱大自然的孩子,组了个团,平时锻炼身体,周末去山上、海边、湿地、海岛、溪流各种户外环境里,一起玩一起high一起保护环境。每到周末,它应该就是珠海校区的乌托邦,远离了校园、人群,走到地图的边缘。

节点2 接触探协的「元老圈儿」 跟协会内部的更有经验的兄弟们一起参加「生存大挑战」、穿越乳源大峡谷一些相对更高一点难度的3-4的天穿越路线...

(乳源大峡谷穿越)

节点3(选入登山队)这是一个变态的选择......

某一天,在体育场,当时的会长忽然通知大家,现在协会要重启登山队计划(过去中大是有登山队的,但由于安全原因,学校在2005、2006年暂停了登山队计划)2009年,协会的几位师兄在学校老师的支持下,又重启了登山队的建设。那时候的选拔很是「随意」,所有愿意参加的同学,绕操场跑30圈。 当时听到这个30圈的时候走了一大半人,剩了二十来个同学,跑步开始 跑到十几圈的时候,又走了一半,剩了十几个同学继续跑,实际上跑到第二十多圈的时候,当时的越野队长就暂停了,说还在跑的同学就是登山队的雏形了 ,成立了越野队。(那个和我一路跑下来的兄弟,也变成了之后一起登山的最好的朋友之一)

这个队伍的训练基本上是变态级的,每天训练,6-8圈是热身,接下来就是原地单脚蹲起、变速跑、教学楼绕圈跑(是的没错 就是那个最长教学楼,从A区山上到逸仙大道再到F区的山上...一圈一圈又一圈)、珠海校区绕圈跑,总之把学校里面能训练的地方全部利用起来。

这个过程中,偶尔的机会在岁月湖餐厅,听到了八月份几位师兄刚刚攀登哈巴雪山的故事,那时候我在想 什么时候自己也能站在那个雪山之巅。于是一发有不可收拾。

(图书馆背地砖训练,照片略渣,原谅那时候的摩托罗拉手机..)

2009年的寒假,在北大山鹰社的指导下,与厦门大学登山协会一起训练攀冰、做保护站、雪坡行走、滑坠制动等各种登雪山需要的技巧。那时深刻的感受到,中大登山队在高校登山队中的弱势。

(北京天仙瀑与厦门大学登山协会联合攀冰)

(北大山鹰社岩场合影)

遗憾的是,由于那时候登山队资源缺乏,而且队员受到的训练也很受限制,一直到大学毕业,都没能跟随登山队一起去攀登雪山。不过有句话这么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个在探协埋下的种子,在毕业后还是一路开启...

节点4 毕业之后

毕业之后,还是和登山队的小伙伴一起走过了很多路,船底顶、武功山、四姑娘山各种,再后来就是和以前的好朋友一起组了个小的登山队,每年去外面登登山,吹吹风、看看雪。

(2011年10月跟着当时的登山队长四姑娘山穿越)

(2012年,笃行登山队,穿越武功山)

(2014年,与大学时的好兄弟一起终于走上了哈巴雪山,虽然未登顶,却在4000海拔的小木屋看到了中大探险协会的印记)

(2015年 与两兄弟攀登半脊峰,人生第一次登顶雪山)

(2016年 尝试攀登阿尔卑斯 勃朗峰)

(2017年初 四川攀冰)

(2017年 6月 继续二次攀登勃朗峰 并有幸登顶)

虽然毕业后参与的国内雪山的攀登,很多都是商业队模式,与大学登山队的全自主还是有很大不同,但是在生活中,每年能有那么几天与最亲的兄弟们一起面对如此震撼的、令人敬畏的大自然,让自己在毕业以后还能保持那份追求「内心」的动机和对待生活的「热情」,着实十分感恩。

所以,哈哈 话说回来,可以说当时探协的一次活动,蝴蝶效应的改变了生活的轨迹,如果你热爱自然、喜欢户外、愿意有更多的时间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待在远离人群的深山、海岛、湖边、山巅一起围着篝火讲故事、踏着海浪抓螃蟹、躺在山间数星星的话,这个协会一定会给你的大学添色不少!好了 废话完了...楼主快去入会吧 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