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宠物

为什么铲屎官和猫说话时,会不自觉的用「夹子音」?

2023-11-01宠物

不一定。我有时候也会用谦大爷母亲的腔调——嚯哈!哈!哈!

辛巴打小就是个烟嗓,我以前的恶趣味之一就是捋着胸前并不存在的胡子,粗着嗓子跟辛巴说话。开始它会特别难以置信,眼睛瞪得溜圆,一副「我妈怕不是疯了吧」的困惑。不过没几次它就习惯了,报玩了。

「小烟嗓」辛巴

咳咳,说正事。铲屎官们到底是咋「夹」起来的呢?

1. 定向性的「加密语」

人们在于猫咪交流是会使用一种特殊的语气和语调,被称为猫咪定向语言或者CDS(cat-directed speech)。 显著特征就是语句较短、多重复词和叠词,以及高音调和增加的音高变化 (熟悉的夹子音出现了)。

2022年巴黎南泰尔大学行为学认知发展实验室,通过对比主人与陌生人,分别对猫咪使用正常语调(ADS)和猫咪定向语言(CDS)交流,观察猫咪的不同反应 [1]

实验显示:比起正常语调,当主人用CDS呼唤猫咪时,猫咪会有更明显的反应和回应。 (陌生人呼唤时这种对比并不明显)。

2. 被偏爱的「夹子音」

猫咪为啥会更喜欢夹子音这种定向语言呢?

首先,猫咪的听力范围是在45-64000Hz, 这其中2000-6000Hz是猫咪更容易听到的声音, 有说法解释这个频率的声波刚好是小猫的叫声。

其次, 猫咪「传统美食」啮齿类和鸟类都是更擅长发出高音调的声音, 而可能捕食猫咪的动物通常更常发出的是低音调的声音(比如蟒蛇)。

而猫咪偏爱的声音在人类这里恰巧就是高音明显的「夹子音」, 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流浪猫更喜欢碰瓷女生的原因之一。

网图,侵删

3. 幼态脸的「蛊惑力」

无论是脸还是恰恰好的体重,猫咪都具备了baby schema (怜幼触发特质)的特征,这就是的猫咪在人类眼里完全就是个「需要被怜爱的小baby」,这也是我们觉得它们「可爱」的原因。

baby schema是由奥地利 动物习性学 创始人 、诺贝尔生理学 或医学获得者,康拉德·洛伦兹 (Konrad Lorenz)提出。婴儿图式 指定了人类儿童或年幼动物的幼态比例,尤其是某些面部特征,比如大眼、大头、短鼻等能够引发成人的养育之心,刺激人类的育幼行为 。

巧合的是,我们对着人类baby也习惯使用「夹子音」,而这两种「夹子音」非常相似,都具有高音调和增加的音高变化。 [2]

ADS-正常语言;PDS-宠物定向语言;IDS-婴儿定向语言

更有意思的是这种会对baby使用定向语言的现象并人类的专利, 科学家在猕猴、松鼠猴、斑胸草雀、瓶鼻海豚、大猩猩等动物身上都观察到了这种微妙的转变。其中瓶鼻海豚和人类有相似的长期母子育幼期,而海豚妈妈在小海豚身边是,发出的标志哨声(signature whistle)明显音调更高、频率范围更广 [3]

由此可见「夹子音」这事,还真是一场主人与毛崽子之间的「双向奔赴」啊。

嚯哈~哈~哈~哈~。

网图,侵删

关注小方,解锁更多撸猫热知识~

参考

  1. ^ Discrimination of cat-directed speech from human-directed speech in a population of indoor companion cats (Felis catus) Animal Cognition ( IF 2.7 ) Pub Date : 2022-10-25 , DOI: 10.1007/s10071-022-01674-w https://www.x-mol.com/paper/1584952665412472832
  2. ^ Pet-directed speech draws adult dogs' attention more efficiently than Adult-directed speech. Scientific Reports ( IF 4.6 ) Pub Date : 2017-07-10 , DOI: 10.1038/s41598-017-04671-z https://www.x-mol.com/paper/303160
  3. ^ 和寶寶說話忍不住變成娃娃音?新研究發現:海豚媽媽也這樣! https://animal-friendly.co/wild/41677/?am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