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了一上午博物馆,都学到了什么,跟爸爸说说」
「看到很多恐龙」
「都有哪几种恐龙」
「记不住」
「合着爸爸开了半个多小时,买了3张门票,花了一上午时间,你光看什么都没记住啊。」
趁着春节假期,带女儿去博物馆,在门口就听到,一位爸爸在考孩子博物馆里,学习到了哪些知识。 父母带孩子去博物馆、科技馆的目的性太强,很在意孩子知识的获取,这样带孩子逛博物馆的方式,是错误的。
博物馆里经常看到父母,每到一个展区,开始对照着介绍牌,让孩子记住「这棵植物叫什么名字,属于什么门、纲,有什么特点。」这种 孤立的知识点,与孩子生活相关性不强的,孩子很难记住。
博物馆的英文是「museum",它的词根是」muse",意思是古希腊和罗马神话女神缪斯,给人灵感、创作冲动的源泉。 带孩子去博物馆,重点不是孩子记住了哪些知识点,而是引起了孩子多少思考,是否能够提出问题。
逛博物馆不是要求孩子记忆多少孤立的知识,让孩子带着好奇心,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产生关联,引起思考,唤起求知欲,主动提出问题,回来后翻阅书籍,寻找答案,才是孩子逛博物馆的正确姿势。
1、挑选适合孩子年龄段,「会动」的博物馆
01、孩子对「会动」得更有兴趣
孩子对会动的东西,特别是能够互动的,比较感兴趣,带孩子去科技馆、海洋馆,比文化馆、物品静态展示的博物院,孩子会更有兴趣。
孩子从婴儿时期开始,就有科学家思维 ,宝宝从扔东西开始,就通过观察物体运动,探究因果关系。
宝宝在4-5个月时,会不断地扔手上的东西,宝宝会很仔细的,观察怎么扔得远点近点,不同的物品扔到地上,发出不同的声音。
所有宝宝扔东西的时候,父母不要认为孩子淘气,甚至教训宝宝「不许再把手上的东西扔了。」 宝宝们其实在和科学家一样,通过不断重复的实验,在寻找答案,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扔东西是孩子熟悉陌生世界的一种方式。
会动的展品对孩子有更强的吸引力,引发孩子的好奇心,驱使孩子去探索。设计好的博物馆,有很多激发孩子兴趣的小机关。
02、博物馆环境要符合孩子的年龄段
女儿4岁的时候,我们带她去闽台缘博物馆,进去不到十分钟我们就出来了。馆内为了烘托气氛,只有展品有聚光灯,其他区域灯光昏暗。还有逼真的蜡像,还原的历史事件场景,女儿有点害怕,进馆后就让埋着头不敢看。
所以在选择博物馆前,特别是路程比较远的,要 提前花几分钟,登入博物馆的官网浏览下,展示的物品和环境,是否符合自己孩子的年龄段 。每个阶段的孩子都有其发展特点,及感兴趣的东西。
2、逛博物馆的正确姿势
01、引导孩子提问
「爸爸猴子为什么爱抢吃的,熊猫怎么就爱呆着不动呢?」带孩子去博物馆,就是希望孩子能有「问为什么」的过程。了解几块石头、几棵植物,仅仅是记忆孤零零的知识点,和记录于书本的知识没有区别,孩子无法将它们,与自己的生活产生关联。
新知识没有和旧知识建立连接,没有思维的碰撞,很难被孩子的长期记忆记录,以后也很难在需要时,从大脑的记忆提取信息。
有次带女儿,在博物馆看到远古石器,女儿只当做形状奇特的石头欣赏。我就引导孩子去思考
「橙子,这个石头和我在河边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河边的石头是圆圆的,这里的是尖尖的。」
「为什么古人要把石头,磨得尖尖的呢?」
顺着话题,孩子就可以把博物馆里,静静躺着的石器,和孩子见过的鹅卵石、斧头等建立连接,知识不在是孤立枯燥的。如果孩子有兴趣,自己还会去探索,石器与斧子的力学原理。
在课堂上,孩子学习到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就不在是死记硬背的物理公式,而是浮现出,在博物馆里看到的,那把远古时期的石器斧头。
孩子能够提出问题,是一项重要的技能,比单纯接受知识,记忆知识更重要。
02、学会放弃,不追求一逛到底
很多时候我们到博物馆,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想要把博物馆每个角落和展品都看完,不然就觉得对不起门票和出门花的时间。
博物馆里也经常看到,孩子在认真地观察,父母却一直催促孩子「你转过来,妈妈给你拍个照片。」带孩子逛博物馆变成跟团旅游,一直忙着拍照片。一趟下来,父母的朋友圈凑齐了完美的九宫格,但孩子却没有能好好观察,自己有兴趣的展品。
带孩子逛博物馆要学会放弃,不要一味追求逛完,让孩子跟随自己的兴趣,自由地探索 。应该让孩子觉得,去博物馆是一件轻松、愉悦的事情,而不是通关游戏般做任务,朋友圈打卡晒照片。
博物馆是为了孩子有机会接触更多的东西,激发孩子探索热情,点燃孩子的好奇心。
如果带孩子逛博物馆?记忆知识点是次要的,重点是引导孩子思考和提成问题。父母提前做功课,选择适合孩子年龄段,「会动」「能互动」的博物馆,不追求逛完,关键是激发孩子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