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亲子

牧之野:讲一些实在的话,说一些真诚的建议

2023-12-02亲子

星球里读者们问得最多的话三类问题,第一是房产的选择,第二是宏观形势的讨论,第三便是职场的困惑。

实话讲,我也不是职场达人,相反是个边缘的性格,边缘的人物,只是对自己有个非常清醒的认知,性格如此,年纪到这,优点和缺点都非常之突出,扬长不补短可能是个比较好的选择。

我能看明白一些事,但是不想再去掺和,同时内心也不会挣扎,有就有,没有也就没有。

这几点其实都很重要,只有对自己的定位清楚,才能平和接受很多结果,同时保持一种能说服自己的正向自我激励。

这两天,两位读者不约而同发来信息,都是top2的本硕,人中龙凤,职场备受打击,她们最大的问题,不是不够优秀,真的就是看不明白,意识不到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大家要明白,如果你不是稀缺度特别高的领域(比如理化生拥有核心技术,项目组没你不行),那么所谓「工作能力强」的执念,不仅可能不会带来加分项,反而会让你产生很多的误判。

但凡如果有「我工作能力特别强」的感觉,那基本上会产生南辕北辙的效果,落差会非常大。

在民营企业,大部分的工作可以用财富来衡量,你是什么价值,取决于你能为企业带来的财富收入,相对好量化一些。

但在其他很多单位、团体,你到底是什么价值,在很大程度取决于你人情练达的能力。

读书好是一回事,进入社会是另一回事,两者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千万不要把这个优越感自然地传导下来。

过了学历门槛后,基本的素质要有,文字表述强一点更好,不能也没有关系,这些都是锦上添花的选项。

我们所从事的大部分事情,特别是文科生(也包括部分理科生),是沟通协调的工作。

好多事,你以为是专业领域的问题,其实不是,症结是沟通得不够好。

换个角度,你在学校学的大部分文科类的知识,并不能帮你转化成现实中的生产力,即便是法学这样还算有壁垒的文科。

但如果你认不清形势,没办法体察这个社会,甚至完全没有感知能力,那么,做得越多,失落必然就越多。

张雪峰说过,社会第一批淘汰的,就是淘汰「无意识」的这些人。

无意识是很可怕的,可怕到你可能辛苦埋头工作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到最后,什么都不是你的,而且,只有你自己蒙在鼓里,就像楚门的世界。

然后你会感觉特别难受,特别冤枉,特别无辜,特别失落,特别愤怒,自我否定。

你可能会笃定得出结果:别人都是有关系,提拔都是不公平。

可是,真的是这样的吗?

并不一定的。

其实大家都付出了很多,只是你在业务领域付出得多,可能很多专业的事都是你弄的,大的项目都是你策划的,你感觉功劳最大。

可是你看看那些飞鸟尽良弓藏,兔死狗烹的事,中国历史里的那些「有作为」的人,那些大将,比如韩信,比如文种。

他们的死,不是因为自己「能力不强」,反而是「能力太强」又未去用人性的角度驾驭。

但是,有很多人也在不同方面在付出,并且,还不那么「恃才傲物」。

你做了多少项目,立了多少大功,不少都是平台给予的,其实换一个人,当然不一定没你做的那么好,但也能过关。

所以,「能力」这个东西,看你怎么定义了。

需要你的时候,可能会表扬你「小张不错啊,能力非常强,很优秀」,也可以说「小张挺优秀的,能力也确实挺强」,后面一个字也不说,但如果你不懂那个「确实」是什么意思,以及积累已久的不满意,那么,你的路径本身就错了。

当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场景不同,结论也完全不同,就要看这个所谓的「路径」是不是你所追求的。

如果你非常在意上升的速度和进度,那么,这条路径必然可以定性为「错」。因为你付出了很多,却没有实现现实中与掌握你命运需求中的契合。

如果你更专注自己的成就感获得感,不在乎外部的殊荣,那么,就无所谓错对,那只单纯是别人对你的看法,不重要。

最高级的方式,是事你做的漂亮,人你做得地道,这才是优中选优,让人心服口服。

我见过一些家庭背景极好的人,不努力就可以大富大贵一生的人,他们反倒没有我们这样普通人的那种抱怨和惰性,又努力又认真又谦卑。

大家聊的比较常见的,可能是人际关系的钻营,一时的小人得志。越往下走,情况越多。

所以,你要以什么标准去要求自己,才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

你完全可以做第一种人,犯不上天天去贬低后者。

因为那除了自己气鼓鼓,毫无意义。

这里面有几种解决方式:

第一种是彻底的醒悟,发自内心去改变自己。不是说你要去学会溜须拍马那一套,而是知道抓住重点的沟通环节,起码意识到哪里出了问题,看能不能补救。

但这种,相当于是涅槃,极为困难。

以前父亲跟我讲,去了战场回来,好多事都看淡了。

所以,没有这样的经历,或者大彻大悟,几乎不可能。再加上部门都呆了那么久,你说你突然转变,外部环境掣肘太强,年纪也大了,很难改。

但真能转变的,都是翘楚。

第二种是扬长避短。

就是在自己专业的领域再磨尖,提升稀缺性,因为领导总要用人,你活干得漂亮,可能还要学会牵制,学会表达不满,学会闹,才可能获得本就该你得的那部分。

因为,如果你自己都不在意自己的发展,等领导良心发现,那是不可能的,然后内心又难受得要死,像个受气的小媳妇,到最后,结局是一定的:

活也干了,人也气病了。

职场上,如果必须牺牲,首先一定是那个老实人。

你要把你的专长,放在那些别人不太容易干得好的地方。

第三种是躺平或摆烂。

躺平和摆烂是有区别的,躺平是一种正常的工作状态,绝不再投入一点心力,完成任务就行,摆烂则是对着干。

就是,爱咋地咋地,无欲则刚。

这种负面的情绪,其实伤害别人的同时最后也会困扰自己,毕竟读了这么多年书,总要对得起自己的人格。

自己活成了废物,其实那感觉也非常不好。

百病由气生。

写这些,如果是年轻的读者,你们一定还是要很好的去处理人际关系,人都有善恶那一面,尽量能让别人的善朝向你,办事的前提是与人沟通,顺畅与否决定了工作顺利与否,千万不要秉承「公事公办」的念头。

尽可能的换位思考,替人考虑,大部分人还是有不错反馈的。

如果是像我这样中年的,很难再改的,那么,就尽量选第二条吧,起码还有个积极的念头。

不要太去负面的看「人情世故」这种东西,这不仅仅只是东方社会的传统,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国外也不例外,只是表现方式不同罢了。

前天看了一篇评论沙利文的文章,就是讲他的成长过程是怎么成熟,怎么练达的,这还是在美国,都是混圈子的。

微软谷歌的印度帮,哈佛入学的推荐书,阿根廷的新总统都在入犹太教,那不是都差不多吗?

如果你觉得在西方社会就不需要搞这些,人际关系「很简单」,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

你压根就不在主流社会。

不带你玩,你爱咋弄咋弄,那当然感觉自由了。

在亚洲社会当然更复杂,但其实你不用那么费时费力钻营,但完全开口就不接地气,四处伤人,也没必要。

特别是如图这位读者的情况,其实很普遍,非常优秀,但是根本不知道自己输在哪里。

要不要想通,那还是看你自己了。

只是,千万别搞得自己很难受就行了,没那么复杂,人生就这么多年,尽量让自己开心一点,如果天性真的就学不来,那也就找到自己生存的路,也可以。

比如,学理工科,少学文科,就是一条耿直性格更好走的路。

那些花很多钱在国外留学学了文科再回国就业的,真的是很难适应,三不沾。所以,如果决定以后要回来就业的,文科留学一定要谨慎选择。

如果真的到了一个很不开心的职场环境,又完全摆脱不了,那么,向内求也是你唯一的路。

要么拼尽全力争取,要么就淡然让渡,都可以换来相应的结果。

不管这个世界是怎样,别人是怎样,如果你有了更高的理解维度,原来很多困扰你的事,可能就在一瞬间就不是任何问题。

很多时候,躲藏在那些你引以为傲「能力」背后的让你恐惧和不敢面对的东西,才可能是你真正进化的钥匙。

而当释然来临的时候,你也就不是过去的你了,而是更好的你,原来不敢想象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