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亲子

陪孩子玩游戏时,有没有哪些玩具也治愈和放松了大人?

2023-07-28亲子

真有这么件玩具,孩子童年的「幸福」,多半是它给的.....也有我们一家人爷爷、奶奶和爸妈的各种脑洞大开、稀奇古怪的「点子」。

也难怪积木搭建类的玩具和游戏,在全世界都是孩子和父母亲的最爱,像变魔术一般的搭建效果总能引起孩子兴奋的情绪。

这就是积木,简单、开放性好,拿起来就能玩!

我觉得能得到孩子、大人一致喜欢的的最大感受就是,开放型强,说白了,谁拿起了都能搭点什么,越玩花样也越多!没有搭不出来的,只有想不到!

现在回忆这个过程,我觉得可以从这几方面说,内容比较多,包括了如何引导,搭建的主题,用积木做早教、思维,以及对我育儿的一些启发,请大家直接挑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来读。

1、孩子为什么喜欢扔和推倒?

这差不多是妈妈们问的最多的问题。

真的,除了搭建,轰然倒塌是孩子玩积木的令一大乐趣!

积木的推倒也很容易,只听「哗啦」一声响,整个建筑的「瓦片」散落在地。孩子也非常喜欢推倒的过程,这意识他们体会物体重力作用的探索过程,真的很刺激。

我们给孩子买了积木总是希望孩子或者不断的示范给孩子看,祈求搭建出各种结构,我们热衷于漂亮的建筑,因为 这些能带给我们视觉上的满足和搭建的成就感

其实和孩子的吃、喝一样,搭积木孩子也是有从慢慢熟悉积木并从中获得乐趣的行为发展规律。

像朋友说的

宝宝18个月,几乎没有搭建出造型过

这是非常符合这个阶段宝宝的特点的,其实完全不用担心,因为这时孩子还没有发展出抓、拿起、移动的能力,更不说搭建中的堆高、平衡,对称。

多数只会将积木拿在手中,抱在怀里或者扔的到处都是——通过这些探索,孩子能慢慢掌握积木的各种特性。比如质地,重量,气味,或者放到嘴巴里尝尝味道。这是在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触觉、视觉、嗅觉和听觉。这种积木随之带来的深度多重感官的刺激体验是非常的宝贵的。

这时呢,作为家长我们和孩子可以从触觉、味觉、嗅觉等等体验感受积木:

  • 捡起一块积木,在手里感受一下木头的质感,用宝宝的小手指尖划过积木的表面,看看是粗糙的,还是光滑的
  • 把积木放到鼻孔下,闻一闻积木,是否能闻到木头的香味呢?是阵阵清幽的松木香吗?还是橡树?枫树?
  • 看一看积木的花纹,是不是每个积木都不同的?木头上的纹理疏密也是不同的。
  • 拿起两块积木,将一块放到令一块积木上,让孩子听一听,当它们轻触时,发出柔和的敲击声。
  • 孩子总是搞坏

    多数情况下孩子也是在探索,探索积木落地的声音,或者轰然倒塌的快乐感,从不同的高度落下来的声音是不是也不同?越高是不是有更响、更有冲击力的撞击声。

    可以在落地的地方尝试放些不同材料的物品,比如软的布或者地毯,硬的金属盆等等,或者一堆米粒,看看落在不同物体上,声音也是不同的。

    2、附孩子玩积木的科学发展规律

    针对搭积木,哈莉特·梅丽尔·约翰逊针也提了几个玩耍阶段,我从几个年龄段梳理下,随着宝宝慢慢长大,希望能对陪宝宝玩积木的爸爸妈妈有个参考:

    2.1 阶段一 2岁左右 小小搬运工,搬运忙

    这个时候孩子已经发展出抓住、拿起以及移动玩具的能力了,但是还没有能力建筑建筑物,所以在这个阶段他们最喜欢把积木搬来搬去,或者把积木装到篮子里、小车上、口袋里。

    家里有学步车的话,手推车之类的,孩子特别喜欢把积木装上,装下的当货运输。

    孩子也非常喜欢将一堆积木推倒在地上的感觉,尤其是当他们发出了巨大的声响的时候。依然喜欢通过听觉、触觉、嗅觉等等了解积木的各种属性:质地、重量、气味、味道等等。

    2.2 阶段二 3岁左右 堆叠,盖高楼

    在3岁左右,孩子就可以用积木搭建一些简单的建筑了,比如把积木堆起来是一座房子,出门路上看到的警察局、幼儿园等,用积木垒出一个尖尖的说是高塔,或者并排铺砌出一条路。

    通过反复的尝试,去理解怎么搭建的更加稳固,是把大放在底下还是小的呢?哪个做底座可以搭的更高更稳固。这时他们非常享受搭建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如果问他:你现在搭建的是什么呢?很多宝宝可能会一脸茫然——他们是为了建造而建造,有时也清楚自己在搭建什么,可能就是在了解学习积木的物理属性。

    2.3 4岁左右 封闭结构 开始角色扮演

    4岁左右的孩子就会开始摆放出封闭的结构了,比如在动物周围围成一圈做栅栏,或者用积木把自己包裹起来。这时也开始思考,是不是要做个门,不然小动物们怎么进出呢?

    这时孩子也慢慢用搭建好的积木来玩角色扮演,过家家,积木搭建的结构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

    2.4 阶段四 5岁左右抽象化

    随着搭积木的经验的慢慢积累,孩子创造的作品也会越来越丰富,在5岁左右的时候,孩子会达到搭积木的最后一个阶段——「抽象化」,并一直持续到童年结束,他们能把脑海中的想法用积木实现出来,现实中看到的,或者图片上的。比如我家孩子最近特别喜欢多米诺,以前都是用积木相互推倒,这次因为玩球,想到了用小球撞击,结果几次下来都没能把房子撞倒。

    这时的孩子也开始喜欢创造各种花纹和对称的图形,开始注意搭出积木的平衡性、美观等等。

    比如我们爬山看到的石窟群,回家后就迫不及待的用积木去搭建。

    这些看似简单、灵活的积木,孩子能创造出100个,1000个游戏,而且都是开放的,有创意,动手实践的,对大人也很轻松!

    我很喜欢和孩子一起搭建,看着他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天马行空的建筑、动物或者是空间结构,这是冬天纷纷扬扬的雪花,那是天上的星星,大海里的灯泡鱼。

    另外一点特别想和大家说的是, 没有最好的玩具和游戏,别家的孩子喜欢的未必适合自家,我们只要了解到孩子各个年龄段的成长和游戏需求,投其所好的玩,那么孩子创造的就是他自己最好的游戏!

    3、发动下爷爷、爸爸,想法碰撞出别样的玩法,他们也乐在其中

    我家爷爷喜欢高,每次来家都和还是比试比试谁搭的高。

    爸爸喜欢新奇,今天搭建个核电站,明天弄个电池厂,孩子也愿意跟着他玩。

    我喜欢讲故事,用积木演绎幼儿园了,饭店点菜.

    说直白了,积木就是那种每个人,孩子,大人都不枯燥。如果是孩子喜欢,大人不喜欢的话真多很难投入,而且投入的时间也非常有限。

    一旦,孩子,大人都喜欢,那就皆大欢喜。

    和我在搭建一个小红火车的故事,中间需要跨越两根木条的宽度年作为火车的挂钩,完成后得意的和我说:我和爸爸一起搭的比这个还惊险、刺激呢!

    同样是木条,爸爸想出的活动和玩法确实让他体会了别样的满足和探索乐趣,其中的勇气、探险、鼓励和勇敢的尝试,以及带给他的自信和妈妈有时确实是不同的。作为妈妈们,我们也需要放手,逛逛街、看看电影,把孩子和木条交给爸爸吧,回到家说不定有大惊喜噢!

    像孩子有段时间对核电站特别的着迷,对为什么爆炸了一直问个不停,他们又找来图纸,用吸管做燃料棒,做的有声有色,爷俩说这是个大工程,估计要做上一个星期。

    父子俩先用积木做了一个夜晚的核工厂。有时我很喜欢观察孩子和爸爸, 不在于他们完成了什么,而是他们专注的神情和沉静其中的乐趣。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无限的,适时的用老爸的想法碰撞激荡下,是不是很不一样?

    我自己的话更喜欢偏故事类的多一些。

    【搬过来搬过去】是孩子特别喜欢的一本绘本,我和他一起用乐高、木头积木演绎过过各种版本的故事,基本也都是搭建好鳄鱼、长颈鹿的房子,一个人扮演一个角色,搬过来搬过去的,这次因为有了卡扣,房子、鳄鱼、长颈鹿都可以移动了,不用担心掉落散架,更加真实的把绘本中的故事完全呈现出来。

    记得陪孩子第二次看【玩具总动员】,也让我再次感受到孩子们对玩具最根本的情感和认识,他们都是有情感、有灵魂的,霸王龙毛绒玩具、小火车、或者随便一颗乐高… 这种对待玩具的感情也多多少少影响了我给孩子买玩具,不再愿意随手买玩具再随便丢弃,一直提醒他不是特别喜欢、质感也一般的就在外面看看,不要带回家了,这也是我特别特别喜欢木头玩具的一个原因。

    慢慢的发现,越是开放、自由的玩具和游戏越能激发孩子主动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有些玩具仅仅是操作下按钮,音乐响起,自动挥舞臂膀,起初孩子很新奇,玩会儿就扔到一边去了。 后来在选的时候我不再看玩具本身是否有创意、智能的,能为孩子做些什么,而是想孩子拿到这个玩具会怎么玩,会做些什么呢。

    积木曾经让我沉醉在各种漂亮的建筑中,把我们书上、旅行的路上看到的建筑游览一番,从比萨斜塔,到北极的冰屋,埃及的金字塔,更重要的是让我更加的了解了孩子,不是美丽壮观的建筑,而是他们身边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

    4、 积木一倒塌,孩子就生气,急的的哭,怎么办?

    曾经有个读者来找我,说他家孩子7岁了,用积木竖直搭起来就倒,怎么办?而且说孩子一直有玩各种材质、形状的积木,为什么就是不能竖直摆放立着的积木呢?孩子很生气。

    初次接触新积木摆不上是很正常的,我录了一段小视频给他妈妈,但是不建议她直接教孩子,而是希望她能鼓励孩子自己多加尝试,这也是在锻炼孩子的受挫能力,作为反复体验失败的例子,积木可以算是成本最小的,倒了再搭,倒了再搭,能让孩子学会接受失败,用勇于去尝试,等到他自己完成的那一刻,心里也是会非常满足和快乐的。如果实在孩子很急躁,我们可以在旁边演示,孩子也会能get到的。

    在搭建积木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比较常见的有:

    1)倒了或者达不到自己想要的孩子容易发脾气
    2)遇到倒了,孩子不知道怎么办,不愿意尝试自己去解决问题 3)和人一起玩的时候,不愿意承认错误,推卸责任。

    如果我们能在孩子玩积木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疏导他的情绪,引导他换个思路或者重新尝试一次,那么再遇到其他问题的时候他也会尝试自己去想办法解决。

    记得第一次孩子搭多米诺的时候,倒了自己跺脚大哭,哭过之后说,妈妈我还想再玩,又来了一次,还是中间倒了前功尽弃,第二天早晨一起床自己就下楼来搭,后来兴奋的跑过来拉我去看。

    再后来,我们就一起尝试了很多种玩法的多米诺。

    首先希望我们能记住的是,积木、玩具是要表达孩子自己,没有标准答案!

    如果我们仔细蹲下来看,孩子用积木搭建房屋、塔楼、城堡、迷宫和各种各样其他的作品,在做这些的过程中, 他们建造的不仅仅是房子,他们也在发展问题解决和抽象思维的能力,他们在一个个创意之间构建起联结,同时还能从中学到合作、沟通、谈判和联系。

    而且爸爸、爷爷、外公有时间的话也欢迎一起加入。

    他们想出的活动和玩法确实也能让孩子玩出了不一样的满足和探索乐趣,其中的勇气、探险、鼓励和勇敢的尝试,以及带给他的自信和妈妈有时确实是不同的。

    5、 全情投入,从陪伴者变成了「享受者」

    早期我也给孩子买过很多玩具,有的玩玩就扔了,后来他喜欢的就多添置一些,无关紧要的就不带入家里了。不管是是积木、磁力片、还是乐高、画画,孩子能喜欢投入一个就足够了。

    静下来想一想,乐高,画画,编程,积木也好,最核心的是什么?是孩子的想象和创意,通过这些载体传递出孩子的想法,然后动手创建故事,游戏,最后把作品用语言表达分享给身边的人。

  • 你拼搭了什么东西?
  • 为什么要这么搭?
  • 解决了什么问题?
  • 都有谁参与了这个活动?负责哪部分?
  • 当你们陪孩子玩积木时,也不妨多尝试把故事融入到孩子的积木世界中。

    曾经群里有个读者,她家是个女儿,孩子很喜欢小马宝莉,会说英语、日语两种语言,每次都是喜欢平着搭建小马宝莉中的故事,而妈妈又希望她能多搭建一些大型的立体多建筑、房屋,为此妈妈还特意找到我,说是不是孩子动手能力不强。孩子脑海中有故事又愿意搭建出来,真的不需要强求应该搭出什么。

    相对来说,在开始接触的时候男孩子更喜欢搭建一些有挑战的大型项目比如桥梁、房屋等等,女孩相对喜欢过家家的场景更多些。

    陪孩子在家玩积木,需要花些时间和精力。学习儿童的发展规律,不同阶段的心里特征。你懂得越多,就会对孩子约有耐心。不用着急地期待孩子完成超越自己阶段的能力,反而会对每一个进步更能够敏锐捕捉,并感到喜悦。

    你会从一个「焦虑结果」的家长,转变成「享受过程」的陪伴者!

    最后,总结几个我们玩下来特别好的品质的木质玩具品牌:

  • 德国的Grimm's 配色大胆,手工感十足,各种造型大家也非常锻炼想象力和创造力
  • 荷兰 Wobbel board, 只要想到就能玩出来,占地也不大,可以当平衡板,也能当玩具,也可以亲子互动一起玩 泰国Plantoys 获奖无数的泰国玩具品牌,手工特别的细腻,天然的橡胶木制作,从生产一年前开始就不再使用农药,摸在手上就会爱上。
  • 法国Kapla 看着就一些简单的木片,确是花样百出,从几岁玩到几十岁的,建筑、日用品,没有搭建不出来的,特别锻炼孩子的想象力,还有反复试错的能力。
  • Oohnoo 欧洲的小众品牌,它的推出特别出名,颜值很高。
  • 西班牙的Lubulona,色彩丰富,造型很可爱,它家代表性的是它的建筑系列。
  • 瑞典的brio 假扮游戏最好的木质玩具之一,无论孩子想当消防员还是火车司机,总能实现他们的梦想。
  • Cuboro除了完美逃生。还有另外玩的最多的是经典的滚珠积木块。
  • 收纳的话,我家主要是用的宜家筐、小车等等。太麻烦的孩子也不太愿意。

    我希望收纳不只是为了整洁、美观,更是希望能以一种开放的环境留给孩子,鼓励他自由的探索,身在其中,他也是感到舒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