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亲子

我是一名全职妈妈,忙的时候会控制不住自己情绪冲孩子吼发火,然后又后悔,我该怎么控制自己的情绪?

2017-09-02亲子

今年夏天,我老婆和她姐姐相约带着各自孩子回娘家避暑。

姐姐带着她9岁的大儿子和1岁半的小儿子从武汉出发,她带着3岁半的儿子从北京出发,打算在自己爸妈家住上一个月。

一开始我预想她们姐儿俩会拥有一个和谐、美好、解放自我的暑期生活,三个孩子可以相互陪伴、一起玩耍,姐妹俩想逛街拎包就能走,想聊天找个咖啡馆就能呆一下午……

但是,在到达的第一天,我老婆的就彻底打破了美好愿望:三个娃确实能一起玩耍,但是并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类似于坐在爬行垫上一起搭积木或者一起玩过家家,安静祥和。而是互相追逐打闹,拿起玩具枪来个警匪大战;要不然就是爬上沙发再跳下来,上蹿下跳大声吵闹……

姐姐只好在一旁苦口婆心地劝说三个孩子不能这样不能那样,要注意安全等等,但是效果甚微。终于,三个孩子因为在玩闹期间,不知道谁不小心撞到了谁,闹起了矛盾,老大打了老二,老二打了老幺,老幺打不过两个哥哥,把嘴里含着的一口米饭吐到手里就往两个哥哥身上扔。

忍无可忍的姐姐对着三个孩子大吼道:「你们三个给我住手,谁再吵我就揍谁!你们现在把地上乱七八糟的东西给我收拾好!」三个孩子并没有听从姐姐的要求收拾地上的残局,而是悻悻地跑开去找外公寻求庇护了。

看着姐姐气的脸红脖子粗,在一边旁观的我老婆却不可抑制地笑了,因为从小到大脾气温和、耐心十足,连说话都温声细语的姐姐,居然也有河东狮吼的时候。姐姐无奈地表示,从大儿子学会说话开始,就发现做一个「温柔妈妈」的愿望越来越渺茫,经常甚至是每天总有那么一刻,都被孩子气到脾气濒临爆发的边缘。

很多家长认为:「不能揍?吼总行了吧?!」

很多家长都知道体罚孩子是错误的,会对孩子造成身心上的损伤。但是孩子不听话,让他做什么偏不做,让他不能做什么偏要做,凡事都喜欢和你对着干,总是试探你的底线,挑战你的权威和耐心。不能揍不能打,唠叨说教孩子把你当耳边风,那我用「吼」的总行了吧?!

是的,「吼」让家长觉得有诱惑力的地方在于效果立竿见影,能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让孩子听到了我们的要求,虽然不是正确地交流方式,但是孩子听到了,能让孩子立刻停止当前的行为,看起来很管用,至少暂时很管用。

但是,习惯采用「吼」来管教孩子的家长会渐渐发现,我们的声音越来越大、语气越来越糟糕、言语越来越尖锐,而孩子却越来越云淡风轻,对我们的「吼」产生了免疫力,开始充耳不闻;甚至孩子也学会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转而对我们大喊大叫起来。研究表明, 经常采用大喊大叫的方式来约束孩子的父母,养育出的孩子更有可能出现人身攻击、语言攻击和社会退缩的现象,而且缺乏类似分享和同情等社会利他行为。

你想改变吼的问题,就要先明白,孩子越「吼」越不听话。

「吼」很多时候不是管教,而是示威。当家长因为孩子的「不配合」和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而情绪爆发,进而冲孩子大喊大叫时,真正表达的不是看法和观点,只是单纯地把你的愤怒发泄在孩子的身上,只想让孩子服从自己的意愿。

但对于家长突然爆发的愤怒情绪,孩子只会感到迷茫和害怕;而因为害怕导致不得不选择服从,乖乖听话,做个妈妈口中的「乖宝宝」。但是,家长却容易忽略,孩子其实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也需要掌控感。家长通过各种方式显示自己的权利,只会逐渐激怒孩子,进而向家长「宣战」,学会通过激怒家长来展现自己的掌控感:你要求我做的事,我偏不做;你让我不能做的事,我偏要做。如果你控制不住大喊大叫发脾气,那我只要无视你,你就会更生气,因为你对我无可奈何。

就算孩子不会「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也可能因为被吼而觉得很受伤。习惯于采用「吼」解决问题的家长可能并没有意识到,在你对着孩子大喊大叫的时候,已经伤害了孩子,让他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为什么爸爸妈妈总对我生气?他们是不是不爱我?他们是不是很讨厌我?我是一个坏孩子吗?」让他们误认为自己在这个家庭里是不被认可的,是被拒绝的;久而久之,他就会开始认为父母对他的爱取决于他的好行为而不是他这个人,甚至破罐子破摔:既然你们都不喜欢我,我为什么还要想尽办法做讨你们开心的事呢?

以上是问题,下面是建议。

当家长对着孩子「大喊大叫」时,你的情绪是处于失控状态的,是一个成年人在发脾气,无辜的孩子成为你发泄胸中怒火的出气筒,这并不是一个健康的交流方式。而 作为父母,要学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课程就是:平心静气地与你的孩子交换意见。想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学会用「回应」代替「反应」。因为回应是冷静的、坚定和非控制的,它绕过情绪进行理智交流。

例如当家长向孩子提出将满地玩具收入箱子的要求,却迟迟没有得到孩子的反馈时,家长心中的怒火积压到一定程度,就可能无可抑制地开始指责孩子:「我告诉过你把那些玩具收拾好!现在马上给我做,不然以后别想再玩玩具!」在这段短短的几句话中,从「我告诉过你」就能体验到家长强硬的态度和愤怒的情绪,从「现在马上给我做」可以看出家长在试图控制孩子的行为,而家长已经预设到孩子不会轻易服从,因此提出了「以后别想再玩玩具」的惩罚。

而真正的「回应」需要做到以下四步:

首先,解读孩子的行为或情绪

家长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他当前的行为:「宝宝,妈妈知道你很想继续玩玩具,你正玩的很开心,但是现在满地都是玩具,把客厅弄得乱糟糟的,而且容易把人绊倒或者硌脚。」让孩子知道:妈妈知道你正在做什么,而这件事对你来说很重要或这件事让你感到很开心。

其次,冷静地向孩子表达感受

如果此时家长已经感觉到愤怒,也无需一味地压抑自己,因为这样容易让自己情绪崩溃。孩子都是充满同情心的,即便是刚出生不久的孩子都能很好地与他人共情,因此家长可以大方地、冷静地向孩子吐露自己的感受:「宝宝,现在满地都是玩具,把客厅弄的乱糟糟的,我很生气。」让孩子认识到家长对于当前状况的感受和看法,培养孩子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再次,坚定地提出要求并提供选择

不要试图采用「命令式」的话语去控制孩子,但是家长可以坚定地向孩子提出要求并提供选择:「我请求你把玩具收拾好。如果你现在收拾的话,我可以帮忙一起收拾;如果你希望再玩一会,那么请你结束后收拾可以吗?」用恰当的方式让孩子体验掌控感和选择的权利。

最后、给孩子预留「五分钟」的过渡时间

每个人正在全神贯注做某件事的时候,都不希望被打断,这样会让人感觉很糟糕,孩子也一样。如果孩子正在用玩偶编排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过家家游戏,而家长突然打断,强制孩子穿好衣服鞋子外出时,很有可能引发孩子的强烈反抗。因此,家长在完成计划或执行行动时,不防给孩子预留一定的过渡时间:「宝宝,马上就要到睡觉时间啦,咱们再玩五分钟,就把玩具收拾好,然后上床睡觉好不好?」事先让孩子知道接下来的形成安排,提醒孩子什么时候应该结束手上的事情,甚至家长应该给予孩子说「不」的权利,与孩子共同讨论「再玩多长时间」更合适。

如果你还是「吼」了,请记得道歉。

当然啦,父母不是圣人,无法做到每时每刻都保持良好的情绪。如果一时没忍住,吼了孩子怎么办?请家长坦然地向孩子承认错误。

我老婆曾经也被孩子气到暴跳如雷,冲孩子大吼发脾气。但是在孩子不到两岁的某一天,她因为孩子玩玩具拒绝睡觉的行为大发脾气,随后摔门把自己关进书房,我跑过去安抚孩子,我儿子却也冲我大吼:「不要你管!」然后也是摔门,把自己关进了次卧。

我老婆突然意识到了「吼」带来的不可挽回破坏力。于是马上开门向孩子承认错误:「宝宝,对不起,妈妈刚才乱发脾气。妈妈知道你很想继续玩玩具,但是我很担心如果你不早点上床睡觉的话,明天上学会起不来迟到,所以我有点着急。妈妈爱你,请你原谅我可以吗?」

她向孩子表达了自己的歉意,也说明了自己的感受,而我相信,这次道歉,保护了孩子的成长,也让妈妈自己得到了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