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对「自我」的定义不一样,在不同年龄段的体会也不一样。
所以我们说,生命之旅也是一趟自我发现之旅。
自我概念 (self-concept)是一个动态的心理结构,它引发、解释、组织、传递、调节内心及人际的行为和活动。包括:关于你自己的记忆,关于你的特质、动机、价值以及能力的信念,你最想成为的 理想自我 ,你预期要扮演的 可能自我 ,对你自己的积极或消极评价(自尊);以及 关于别人怎么看待你的信念 。(【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格里格&津巴多,p.405)一定程度上,成为妈妈后,使我得以有机会重温已经被遗忘的童年。这带来了许多新奇有趣的发现,从这个意义上,对生命和生活的观察都得以扩展,这是三言两语难以说清楚的丰富体验。一个女性成为母亲,对于个人成长来说,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不仅是大家所说的责任、辛苦与幸福等。
孕育生命本身,让我们开始思索生命的意义。
这是非常震憾的,也可能带来迷思。对我个人来说,也是一次深入自己的内心,进行自我疗愈的机会——这不是拿养育儿童做为满足自我需要的工具,而是 养育孩子所带来的对生命的观察,结合我们已有的生命体验,使我们展开了许多不一样的视角和思考 。
成为母亲,让我产生了改变——其中一个改变是,读起心理学书籍时,比如上面引用的关于「自我概念」这一段,不再觉得枯燥说理,不知所云,而是能随文字思索,常常为一些 精准 的描述和概括而深深叹服。
我的自己一直都在,与是否成为母亲无关 。
从知道孩子在腹中扎根的那一天起,我确实调整了生活节奏,改变了阶段性的生活重心,甚至为了家庭团聚而变换了城市——这些不是什么大问题,我仍然是我自己。
婴儿出生后,会有一个与母亲的共生期,这里面有充盈的幸福和甜蜜。一个人变成两个人,而小人儿完全依赖着大人。激素也好,对新生命的关爱也好,都让这段时间过得安静而充实,仿佛觉察不到时光的流逝,一切都围绕着小婴儿的生活节奏来——他醒了,他困了,他累了,他无聊了,他需要换尿布了……妈妈的个人时间就是与婴儿共生的时间,走到哪里都带着孩子。
这个阶段我也不太记得了。与皮姐夫回忆起来,记住的是愉快的那些——被满足的孩子总是乐呵呵的,我们也就乐呵呵的。家庭生活上,除去必要的工作,一切也都照顾孩子的节奏来安排——带上孩子去参与多个家庭的小聚会,偶尔外面用餐,周末去公园,大假期回乡探亲……
人生有许多切面,养育孩子也是我想做的一个自己 ——诚然在孩子幼小的头几年,我顾不了太多,因为照顾孩子而错过不少眼皮下能抓住的机会。但我并没有觉得遗憾, 因为对我自己来说,这个阶段我最满足的就是亲自照顾我的孩子——还是来知乎后,我才发现大家对「生孩子」「谁带孩子」「全职妈妈」等有诸多讨论,老实说,整体来说,社区氛围对由妈妈亲自照顾孩子这一点上不算友好。从生物本能上来说,这其实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可我们觉得一个母亲放下自己的工作去照顾婴儿是很奇怪的—— 我们去看自然界,动物们没有像我们这样高度智能化、社会化、商业化(或可叫 被资本异化 ),小动物都是跟着妈妈的,母体在全心全意照顾幼崽的过程中,也逐渐修复产后的身体。这是多么自然的一个过程,但在我们的现在,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 母亲的本能被社会期待撕裂了,似乎对母亲这个身份最为严酷的,还包括女性们自己 。
幸运的是,在我全身心投入照顾孩子的阶段,我没有受到外在信息的打扰。我压根没想过别人的看法——记得那时总有人问「孩子的奶奶呢,为什么不带孩子」。我很自然地说,奶奶身体不好。我生孩子时已经36岁了,应该说是非常独立了,没有什么依赖心理,所以回答问询就是进行交流事实的对话,没有任何情绪波澜,我也不认为长辈有必定的义务来帮我们带孩子。 我们的痛苦常常来自于自己的观念,即,对事情的解释 ——假如说我认为祖辈有义务帮我们带孩子但没有帮或没有可能帮忙,我就更可能会心理不平衡,或因别人的问询勾起内心的敏感情绪。
我的自我中的一部分是散漫,这让我一直保持着很强的钝感,我反射弧比较长,缺点的另一面是我一旦下定决心做一件事,就会比较坚定。在决定亲自照顾孩子头三年这件事上,我也一样:看到知乎很多喷全职妈妈的话题,我一般看的时候都是笑容满面的,现在写下这些字时笑得都有点绷不住了。我为什么笑呢?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姿多态的世界,一刀切的事,在许多事上是行不通的。生活就是一个动态寻找、组建、积极承担责任的过程,婚恋生育也是,哪有非黑即白的事。职场妈妈,全职妈妈,都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的生活状态。 成熟的个人和社会是更加宽容的:能够尊重个体,包容多元 。我们这是在路上,不着急。
除母亲身份之外,第一次感觉自己需要一些自我支配的时间,大约是在孩子6-8个月的时候,我急于恢复身材,每周由皮姐夫照顾孩子一两个小时,我好去健身。这要算好孩子哺乳的时间,睡觉的时间,也要防止他醒来找不到妈妈而大哭。所幸非常顺利,我们把时间定在每周六下午,一直坚持了近一年。但我的身材并没有如期恢复,这可能是高龄生产的一个不利之处,或者说是我意志力没有集中在这件事上——身材恢复,七分吃三分练;另外,恢复有一个度,岁月逝去是一件自然的事,我并不打算苛刻自己,让60岁的脸,仍像16岁。
随着孩子的长大,我做的第二件事是恢复了自我阅读——之前的阅读都围绕着养育孩子,渐渐开始恢复自己的兴趣范围。在孩子大约2.5岁+的时候,我开始(部分)恢复不需坐班的工作,以及写知乎(到如今刚刚好两年)。几百个答案记录了我在知乎上的所思所想,而对我个人来说,写字带来的是整理、提炼、反思,评论区常有高人现身讨论,并能倒逼阅读。
我并不是一个擅长活色生香生活的妈妈,厨艺偶尔发挥ok,通常很渣,最重要的我对吃的也不太重视,如何保障和搭配营养我倒是进行过钻研(推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但实际操作上真的不是太耐烦泡在厨房里。兴致来时也倒腾一下,平常都是简单、快捷,每餐有一两样孩子喜欢的,就差不多了。营养这件事好办,生活这件事要意趣,我喜欢那些热爱生活的人,也会被带动,但我的乐趣不全在此,全职的主要目标也不是为了灶台和家居。我带孩子倒也不全是牺牲感:孩子玩我也在玩,孩子们可比固化的大人们有趣多了。
孩子现在4岁多,我并没有恢复全职坐班工作,因为我觉得这 暂时 不是我最想要的。我不知道其他人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人们这么描述全职妈妈不愿/不能重返职场:
emm,都有道理。但是不全是这样的,起码对于我这样会主动选择吃苦头的人来说,看到只是笑笑——找一份混日子或过得去的工作,难道不比我上下求索更轻松?最好玩的是,是不是我得向他人证明我是有能力工作的,或是自由职业比「有一份人们眼中的工作」更有意义(划掉)挣得更多啊……但当我开始想要自我解释和争辩时,就大雾了:
开口便错。我已经40岁了,我不知道我的生命长度有多久,我当然想创造价值,无论是对爱我、和我爱的人,还是对陌生的更多的人……就是写一写知乎,我也不断让自己追问初心,希望文字里能够流露出真诚。我们不要轻易说,与人相关的活动都是无意义的,像我认真写下这个答案,对我个人没有多少可折现的实际意义——但可能对某个无意看到的人有意义,那么这个氧气泡就产生了化合作用,就产生了意义。 我相信人与人之间真诚交流的意义,不想赋予交流太多的功利 。
对于我个人来说,我不想过自我欺骗的生活,那是真正的懒惰 。这个不足为外人道也,如果我们都不想背离自己,那么进行高质量的阅读吧,与深刻的思想和艺术对话;那么认真地劳动吧,与创造和建设对话。享受主动的生命意义吧,包括给予另一个生命爱的影响力。
在这个生命阶段,我 主动选择 做了一些与自己、与他人、与新生命相关的事——成立一个小家庭、成为一名母亲,我会积极承担自己这部分责任,并永不放弃追寻和探寻自我。 我的生命是独立的,独立于丈夫,独立于孩子,独立于父母,关于我自我生命的工作,只能由我自己来完成,而我可以带给他人影响力,我尽量选择,益于自己、也利于他人 。
我们都只是在各自的路上,不要把人生看成一成不变的某种模式——你可能变换职业、变换生活的城市、改变熟悉的生活轨迹,我们不再是所有人都有一份从20岁干到退休的工作,我们行进在变化中,顺应变化,完成各自人生一段又一段的旅程。各位小伙伴,就是成为了妈妈,我们也势必在不同的生活状态下,基于自己的现实情况,做出能够自我承担的选择和取舍: 如其恐惧,不如拥抱 。在与我们心灵相关的事情上,很多话语听起来真的很像鸡汤,但我还是想说:
如果自己在某方面很积极,那么生活一定会换种方式回报。我们不要曲解了回报——在做人上,要懂得礼尚往来,但不要有太重的回报心;而尤其是在做父母上,不能以回报心来养育子女——但回报可能悄无声息的来到,只是以某种方式。
各位成为妈妈后的朋友,我们或是普普通通,或是一路高歌,但 我们难道不是一直在做着自己吗?不是一直做着自己想做的事吗?不是一直在想自己下一步还想做什么吗 ?
不要停下,投入地去生活。
该休息时休息,持续不断地增长你的力量,越做功越有力,越主动越敞亮。
@知乎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