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 @森山 ,这是2024年我的第一篇扫地机文章。
今年我还会花大量精力在家电新品的体验测试,特别是智能家居产品领域,因为基础家电的技术相对成熟,核心技术趋于稳定,而2023年AI技术的突破将会给家电产品注入新的创新窗口,我也很期待接下来的一年,会出现什么样的新品。
今天测试的新品是 美的灵眸扫地机W20 ,用一句话概括它的特点: 具备活水拖地的扫拖机器人。
先看看基础信息
具备扫拖功能:可以单扫、单拖、同时扫拖三种模式;其中拖地采用了履带式拖布。
8000PA吸力:目前行业旗舰水平。
基站集尘功能:这也是近一年扫地机中端以上新品的标配。
传感器方面:核心是LDS+结构光。
基站和主机的体积中规中矩,整机外观如下:
基站正面那个圆桶打开是用来放清洁液的:
履带式拖布
美的W20的拖布并不是市场主流的双旋转擦布方式,而是采用了履带式结构,它和旋转式拖布比,各有优劣。
它在拖地时,这个履带式会动的,就像坦克行进时的效果。
履带式的摩擦速度并没有旋转式高,但是它的单次擦地面积大且完整,是长方形的,而且在擦地时,每个点的力度是保持一致的:
拖地好坏因素有这么几个:摩擦力度、摩擦速度、拖布厚度和材质,含水量等等。
从侧面看,这个履带式拖布,厚度还行,但受限于传动结构,太厚不容易实现,因此整体厚度比旋转式薄:
机身带水箱
机器后部,有个紫色开关,一按下去,透明水箱就弹出来了:
这个是污水箱,工作一段时间后,能拍到里面确实堆积了污水。
清水箱也是有的,因为工作一段时间后,我发现APP上提示水箱缺水,返回基站补水,但是我找了半天没找到清水箱的位置,这部分等以后如果拆机再补了,拆开来会一目了然。
受限于机身尺寸的约束,清水箱的水量应该不会那么大,我测试在高湿度+深度拖地的模式下,清洁了26㎡,耗时28分钟,它提示要回去补水:
扫地实测
在吸力方面,最大8000pa,我用最低档(一共有4档)轻柔吸力下,较大的茶叶碎片也能完整吸入:
放一段一镜到底,50倍速加速的扫地测试视频,扫地性能是没问题的,第一遍横向清扫后去除了90%以上垃圾;第二遍竖向清扫后把遗留和击飞的也处理干净了。
https://www.zhihu.com/video/1730321863786561536拖地实测
拖地测试,用的是豆腐乳,用脚踩踏,风干半小时左右,视频放大看会很清楚,拖地表现我认为无可挑剔,履带式+活水清洁,下压力足够的前提下,效果不错:
https://www.zhihu.com/video/1730323959042613248传感配置
核心传感是机顶LDS、三条线激光、RGB摄像头视觉的融合方案,其中LDS主要做建图、定位、导航和辅助避障,三线激光和RGB做主要的避障功能。
本次测试还未拆机,其中不完全确定的是RGB摄像头配置,从美的官方宣传看,可以识别宠物,以此推测具有RGB方案,后续拆机如果有误再来纠正。
看一看红外采集的激光传感器动图:
此外,常规的超声波地毯传感器也是有的,在机器底部:
避障性能实测
先看看拖地细节情况:
同样再放一段全局一镜到底视频,看完再做结论:
https://www.zhihu.com/video/1730327521038594048前半段的避障其实可以打到90分,扣掉的那10分是黑色的电源线。
后半段问题较多,但后半段其实是第二遍扫地,变化的因素有路线的纵横差别,以及从右侧窗外射进来的强烈阳光。
这台机器体现了目前扫地机行业中避障的难点,在适当的室内环境下,它的避障处于理想状态,但是对于线材、透明的物质还是有缺陷,并且这种效果会随着外界光线的变化而受到干扰。
基站的新风功能
我一直建议扫地机用户,尽量使用单扫或者单拖模式,是因为干湿垃圾分开处理对机器本身的干净更有好处,因为拖地时同时吸尘,会把湿垃圾带入尘盒,也会在回到基站时被吸入集尘袋。
但普通用户拿到机器是不会这样想的,他们更喜欢扫拖同时,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尘袋里会有湿垃圾,各种细菌、微生物在潮湿环境下就会滋生更多有害物质。
美的W20加入了这个集尘袋的微气流,理论上,能防止里面的垃圾闷着发臭:
为了防止微尘外溢,它在基站风口处增加了一层hepa滤网,考虑比较周到:
这一点是美的W20的一个特色功能。
总结
美的W20扫地机的重要功能和单项功能测试基本上都覆盖到了,还有需要了解的朋友,也可以留言或者私信,机器可以提供进一步的测试。
我对这款机器的评价:拖地功能优先(活水拖地),避障性能、吸力具备目前主流旗舰水平,美的扫地机虽然不是传统扫地机的四大品牌,但技术水准尚可,可以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