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亲子

「经常抱」和「经常躺」的婴儿,长大之后,差距会越来越大

2024-01-15亲子

文|莹妈

01

国外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专家华生曾经做过一个非常残忍的实验,9个月的小艾波特被用来做实验,跟白鼠,兔子,狗,猴子等一些小动物待在一起,刚开始的时候小艾波特对这些物品不感到恐惧,还会跟它们玩。

后来在小艾伯特11个月的时候,在跟小白鼠玩的时候,华生就用铁锤来敲打悬挂的铁棒发出非常响亮刺耳的声音,小艾波特在听到这些声音的时候就感到恐惧,如此反复几次之后,当小白鼠再次出现在小爱波特面前的时候,小艾伯特开始感到害怕。

在实验17天之后,只要是带毛的东西,小艾伯特都会感受到害怕,这个实验华生得出的一个理论:恐惧的情绪是可以通过条件反射后天习得的。

而这个作为实验对象的小朋友,却长到了几岁之后就死掉了,也有可能是在这个残酷的实验环境中受到了心理的刺激。

因此他还衍生了一个哭声免疫教育法,也就是孩子哭的时候不要抱不要哄,让他自己知道哭是没有用的,这个哭声免疫法当时在国外流行了一段时间,后来还传到了中国。

我记得在20年前,我有个同事就非常推崇这种哭声免疫法,他们家孩子从小的时候哭是不抱的,就等孩子哭够了不哭了才会给孩子吃的喝的,才会抱孩子,他说他们家孩子很懂事,一段时间之后想要吃要喝的都不会哭……

后来听说他们家孩子上初中的时候就不愿意上学就休息了,因为觉得老师同学都不喜欢他,最后这个孩子还被送去了心理医院去救治。

02

其实孩子在一岁之前,特别是6个月之前,他是不懂得什么规则意识的,他是需要父母的时候他就会哭闹,因为哭声是他的语言,哭声是他的求助信号,哭声是他不安的表现,这时候他父需要父母的怀抱,所以我们建议孩子在6个月之前一定要多抱抱孩子。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就提到了一个「原始母爱灌注」,他观察了6万多对母婴关系就提到了,在孩子小的时候一定要全心全意地对待孩子,这样才能让孩子感受到安全感。

而经常抱孩子就能让孩子感受到妈妈的呼吸,心跳,温度以及味道,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加容易感受到自己是值得爱的,这个世界是安全的。

有一些家长就说带孩子没有时间,经常放孩子自己躺在床上,孩子哭了也没有及时拥抱,这其实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对孩子的一种放弃,孩子就觉得自己是不值得爱的,因为爸爸妈妈都不爱我。

所以在婴儿时期,经常得到拥抱和经常躺在床上的孩子,长大后会出现很明显的差距。

小时候「经常抱」和「经常躺」的宝宝,长大后会有以下这些差距

差距一:自信心

一个人只有内心充满爱他才会更自信更阳光,在小的时候得到父母足够爱的孩子,经常得到拥抱的孩子,他会觉得自己是值得爱的,无论他的外表是怎么样,无论他的成绩好不好,他都能勇敢的去面对,所以非常有自信心。

但从小没有得到父母拥抱的孩子,内心的安全感是不足的,因此更容易自卑。

差距二:挫折商

孩子经受挫折时候能不能扛得住挫折,有一些孩子被批评就觉得万念俱灰,有一些孩子被批评之后反而知耻而后勇。

如果小的时候经常得到拥抱的孩子,他内心是非常富足的,内心也是非常安定的,也是非常有安全感的,这样的孩子在经受挫折的时候,他不会认为自己不行,他只会去想我要怎么做才能把这件事情做好。

而从小经常被父母放任躺在床上,连哭都没有人抱的孩子,内心里面对这个世界是不放心的,对自己能不能获得别人的喜爱也是没有信心的。

所以自卑的孩子在经受挫折之后他就会给自己贴上标签,「我是不行的」「我是不好的」「我是不值得爱的」这样的孩子经受挫折之后很容易崩溃。

作为家长在孩子一岁之前一定要多抱抱孩子,要多关注孩子的需求,只要孩子有需要就及时地满足孩子,这样才能让孩子以后自信勇敢,才能经得起社会的千锤百炼,才能更有出息。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