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重登。
我不敢说家族记忆的传承应该成为育儿的必修课。但有些记忆能增进代际间的联接和孩子的身份认同,是有益的。前几年写过一篇小文章和这个主题有点关联,选了一部分放上来:
(摄影:曾建萍)
父亲小时候生长在厦门,我小时候却是在外地长大的。小时候,每次春节随父亲回厦门过年的时候,他除了带我们去南普陀、虎溪岩、中山公园、鸿山寺等著名景点走走,吃油葱粿、面线糊、春卷、沙茶面,还会专门去沙坡尾的避风坞,也就是渔船避风的地方。父亲告诉我们,这就是厦门人口中的「厦门港」,也是这个城市最早的起源之一。地图上,这里只是一个小小的凹口,在现场看,也只能停百来艘小渔船。涨潮时像个「池塘」,退潮时露出黑色的淤泥,旁边是低矮陈旧的民房,周围的巷子名还保留了旧时的名称——大桥头、马鞍桥头、料船头等,带有浓郁的渔民生活味道。小时候父亲经常在和同伴附近玩耍。
毕业后,我留在了厦门工作。我经常带上孩子一起去海湾公园。远远地,这里能看见大小船只停泊在海面上,对岸的海沧区已从荒芜一片之地变成了高楼林立,厦金航线也通行了多年,豪华的邮轮有时会停靠在码头,现在的厦门港——国际集装箱码头可以停泊载重十万吨以上的巨轮……孩子在公园里一会儿奔跑,一会儿挖沙,一会儿在近海的石阶上找石缝里的小螃蟹……
这个时候,我想起台湾自然绘本作家邱承宗的那本【我们去钓鱼】。绘本以一年四季来比喻整个人生,一开始是作者跟着父亲去钓鱼,经历了童年的无忧无虑,青春期的敏感忧伤,以及成人后的浮躁自大。最终,秋去冬来,父亲年老离世,虽有无限悲伤,但身边也有了新的和自己一起分享「有鱼,有鱼」那种快乐的孩子。星移物换,下一个春天又开始了。
这是中国人典型的三代人对同一个地方、同一件事的情感连接,它常由三代人在童年里都做过的事穿起来,又带着不同的气息。就像绘本中三代人对钓鱼不同的感受,就像父亲、我和孩子对厦门这个城市的记忆。
与亲人一起品尝某种特色的食品,体验节日的风俗,了解「厦门港」昔日和今天,仿佛我们三代人共同拥有了一份属于这个城市的秘密,隐含着某种看不见的连接。
这也许就有一份意义在。
注:本文曾发表在2016年【父母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