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习得母语(L1)的机制与后天学习二语(L2)的机制差别有点大,是不能混为一谈的。至于学习英语能达到的水平高度也不完全与你用母语(中文)相关,
首先,婴儿掌握母语的过程,属于母语习得的过程(L1),至于婴儿究竟怎么掌握母语的,其实没有谁能明确地给出一个定论,主要有两种假说:
20世纪初,行为主义认为,婴儿学会语言是基于「刺激-反应-习惯」模式学会语言的,婴儿在母语习得中,儿童通过模仿成年人的话语,并在使用语言时得到奖励或纠正,从而掌握了自己的母语。
比如,baby在无数次灌输中学会了「爸爸」「妈妈」两个词,TA就学会了区分不同特征的事物(男女),妈妈推着TA在外面散步,TA看到一个男人跟爸爸穿一样的衣服、高矮胖瘦也差不多,于是喊「爸爸」,妈妈赶紧纠正TA,「宝贝,那不是爸爸,那是叔叔」TA就开始进一步注意区分同一事物的不同属性(亲属),并可能进一步抽象出不同特征的事物共同属性(高矮、胖瘦、颜色等),TA就慢慢学会了一套词汇系统,并逐步进入双词句阶段,直至抛开形象化的事物,完全透过抽象化的语言去认识世界、认识语言本身。但是乔姆斯基(Chomsky)为首的形式语言学派认为,语言系统那么复杂,人类不可能仅凭一般的认知规律、有限的互动而习得语言。
所以,乔姆斯基20世纪60年代提出过一个「天赋性假说」来解释为何婴儿能习得复杂的语言。这个假说认为:儿童先天内置有先天语言知识(所谓的普遍语法UG),这些先天语言知识,是一些语音普遍的、内在的原则,而这些原则又是参数化的,参数有一些参考值(主要是二元对立的+-,类似于计算机的01开关),这些参数化的原则限定了一种语言可能的语法结构。婴儿先天具备从语言输入中感知并提取足够的信息来设置参数,并构建习得模型的能力,因而逐渐习得了母语。
比如,动词短语在补足语前还是后的原则(V'-结构内部词序问题),参数是位置(POSITION),值是[±前]。英语和汉语就是首前语,而日语则是首后语(展示他自己的照片 | Be showing picture of himself | 自分の写真を見せます )。参数是后天习得的,但原则框架是天生的,造物主已经给你准备好了,这就是为何大猩猩怎么也学不会说话,但是再笨的儿童也会比大猩猩聪明,至少能学会简单的话语,哪怕聋哑人也能学会手语,盲人也能学会盲文。乔姆斯基的这套假说,虽然这些年前赴后继,无数多理论语言学家不断迭代修改,但搞构式语法、认知语法的人经常跳出来怼他们。比如构式语法认为,语言中不规则现象(边缘现象)与规则的(核心语法)同等重要;比如,儿童对构式表达掌握跟句法没多大关系,主要还是通过概括反复出现的模式而获得填槽位的能力。
所以以托马塞罗(Tomasello)为代表的构式语法学家,认为语言习得是基于构式的,他们认为很多语言运用现象,可以借助短语构式的概率以及词语的配价属性来解释,甚至还运用概率上下文无关文法来为baby(2-3岁)的语法知识进行建模。其实他们这一套模型,涉及到复杂的特征与语法的纠缠,道理倒是简单了,但是不可避免地将语言问题与工程问题混在了一起,进行验证所需的语料资源和数学建模的复杂性,绝对是个头疼的问题(在NLP任务中的应用价值是另一回事)。
至于二语学习,又分两种,一种是置于二语学习环境的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一种是教师教导为主的学习(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至于用母语学英语,涉及到两个问题,要么就是翻译法学外语,要么是母语迁移对二语学习的影响。前者,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可能还有市场,当代早就被摒弃掉了;母语迁移倒一直是二语习得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下面会介绍到。
首先说,习得,就是环境下的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没有刻意地系统去学习;学习,就是你刻意地在别人教导下把语言当知识来学习、训练、掌握。
在二语习得/学习中,也存在一个共同的假说,即, 关键期假说(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 。该假说认为,从婴儿到11、12岁的少年时期,是学习一种语言的关键期,在这之前,无论是母语,还是二语学习,完全可能达到高水平,因意外事故失去语言能力,也能完全恢复;但过了这个时期,如果一个人没有掌握母语(狼孩),那么也就基本不可能完全掌握母语了,二语习得/学习者,在在语法或发音方面也无法达到以母语者的水平。 所以,学习一种语言要蹭早,年龄大了,则要对自己二语学习成绩有正确的期望值。
至于二语习得/学习的方法,也大致有几种理论:
一是,行为主义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早期二语教学没有与母语学习进行区分采用的方法。这种方法认为L1固有的特点和习惯对L2有促进或抑制作用,如果第二语言的结构与第一语言的结构相似,学习就会很容易,反之则难,因此二语学习/习得,就是不断地模仿、重复形成习惯、条件反射(可以考古了解一下李阳英语),同时学习者和教师要注意L1和L2的差异,在对比中学习,也差不多有点题主说的将英文翻译成中文再理解,但重点是在比较母语和学习语言的异同,方便掌握目标语。
二是,克拉申语言习得理论(Krashen's Theory),他这套理论包括5个假说:输入假说、习得-学习假说、监控假说、自然顺序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这个有点多,感兴趣的自己去看吧。【克拉申语言习得理论 】他这套理论在20世纪后三十年比较火,有可借鉴之处,但也一直伴随着大量批评,比如克拉申的「输入假说」认为外语学习的成功只能归功于输入,学习者和他们自己在追求语言能力的过程中所做的积极努力是不值得称赞的。
三是,理性主义受乔姆斯基天赋性假说启发,认为语言学习不仅仅需要大量的语言输入,还要掌握一套系统的原则,并在不断测试中迭代,并吸收认知科学与神经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认为个人意识、模块化处理、多种感知,对二语学习/习得也有重要作用。
四是,语言的可加工性理论(Processability Theory)。这套理论其实也是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说的,主要关注母语迁移对二语学习的阶段性影响,总结为一句话,就是二语学习都有相同的顺序性的阶段性特征(词条-范畴-词组-句子-从属),即二语学习阶段性是可预测的,各个阶段掌握什么、母语有什么影响,是有规律、可预测的,学习者和教师都不要瞎乱搞,要依据阶段性及特定语言的特点,讲究习得顺序,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二语。
五是,苏曼的文化适应模式假设(Acculturation Model),这个主要受萨丕尔-沃夫假说(Sapir-Whorf hypothesis)影响,文化适应模式的理论假设第二语言学习者目的语水平取决于他对目的语社团的「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总结一句话,就是你对所学语言的态度,影响你所学语言的输入,你的输入影响你的学习水平,这个也自己去看吧,不赘述【文化适应】 。需要指出的是,也有批评者认为,这个跟文化适应没啥关系,主要是因为学习者本身的智力、社交技能和语言学习能力的作用,但不管怎样,至少说明,二语学习,要积极主动融入所学语言的文化群体,关起门来学课本,很难学好,更别说达到母语水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