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亲子

孩子问「世界上的画那么多,为什么有的画就是名画」,如何回答?怎样带孩子赏析名画?

2022-05-24亲子

名画之所以是名画,原因有很多。不仅仅是画技高超就够了,还有其背后的创作故事,蕴含的文化、历史价值,离奇的流转经历,繁复的制作工艺……

今天,我挑几个名画的例子,给大家讲一讲名画出名的原因。

1.【蒙娜丽莎】:被偷竟然能扬名?

【蒙娜丽莎】达芬奇创作于1502年,现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

【蒙娜丽莎】是意大利人达芬奇最出名的作品。我们常常把重点放在她神秘的微笑上,这也是这幅画的点睛之笔。可以看出来,画面中景物的走势以及衣服的纹路方向均指向人脸,引导着看画人把焦点聚集在她脸上。

但是,这幅画的出名,绝不仅仅是因为它高超的绘画技术,更有观赏者的热情参与和离奇的失踪经历。

【蒙娜丽莎】的首次出名来源于它的头号粉丝——拿破仑。 拿破仑在枫丹白露宫首次见到【蒙娜丽莎】时就深深爱上了,毫不犹豫地将其带回了巴黎,并将它悬挂在卢浮宫很显现的位置,使其闻名于法兰西。

但真正让它闻名于世的,还是离奇的被偷经历。

【蒙娜丽莎】被偷事件占据了巴黎各大头版头条,轰动整个欧洲

1911年8月的一天,【蒙娜丽莎】在卢浮宫内神秘地消失了。当时,【蒙娜丽莎】还没那么出名,馆内的工作人员以为这幅画只是被拿去做研究了,直到反复确认后才意识到,它被偷了!

卢浮宫为此闭馆一周调查,欧洲各大报纸头版头条报道此事,很多侦探和警察纷纷参与其中……此事甚至一度调查到当时在法国生活的毕加索身上,但后来发现,罪魁祸首是给绘画做玻璃框的卢浮宫员工佩鲁贾。【蒙娜丽莎】的离奇失踪引起了整个欧洲的轰动,就此出名。

而让【蒙娜丽莎】地位再次升级的,是一次重要的展览外交活动。 1962年12月到1963年3月,【蒙娜丽莎】被借到美国展览,但是因为社会舆论的关系,无法以官方的名义将这幅画送到美国。两个国家都不愿意轻易放弃,最后决定由戴高乐的夫人以个人名义担保向卢浮宫提出外借申请,再由她转借给肯尼迪的夫人,以肯尼迪的夫人作为担保借去美国纽约和华盛顿展出。

在纽约展览时,170万人为了一睹真容,争相排队观看。因为现场人数太多,每个人只能在丽莎夫人面前停留20秒。这次成功借展,直接奠定了【蒙娜丽莎】在国际艺术界至高无上的地位。

2.【丢勒的犀牛】:画作界的模仿与超越

上图为【丟勒的犀牛】,丟勒创作于1515年,现藏于英国大英博物馆;下图为来自里斯本的素描

丟勒是最早开始维护自己著作权的艺术家之一,几乎在所有的作品上都会加上自己设计的,可以称之为商标的字母A和D的签名。

他所有的作品中,最具神秘感的就是这幅木刻版画【丟勒的犀牛】了。 这幅画特别在哪里呢?特别在于丟勒根本没见过犀牛,却画出了数百万欧洲居民心中的犀牛形象。

1513年5月1日,葡萄牙国王里斯本的曼努埃尔从印度引进了活体动物——犀牛。遗憾的是,这头犀牛还没踏上意大利的土地,就死在了来的路途中。原来,运载犀牛的轮船离开港口后,不幸遭遇了强大风暴,船上所有人员全部遇难,犀牛也难逃厄运。

虽然无法见到真正的犀牛,可丟勒硬是凭借着一张印度犀牛的的素描,层累叠加地完成了对犀牛形象的精细化创作,成就了欧洲居民想看犀牛的强烈愿望。

3.【花瓶里的十五朵向日葵】:友情的终结

【花瓶里的十五朵向日葵】,梵高创作于1888年8月,现藏于英国伦敦国家画廊

梵高最擅长用强烈的金黄色画向日葵。这些富有活力的向日葵,就像梵高的高声呐喊,用色彩诉说着对生命的渴望。

【花瓶里的十五朵向日葵】之所以特别出名,在于它是梵高与高更友谊的「祭礼」。

1888年的夏天,梵高在阿尔勒试图邀请一些画家来组建画家沙龙,但是最后只有与他彼此欣赏的高更答应赴约。梵高非常高兴,日思夜想地盼望着好友高更的到访,甚至准备画12幅向日葵来装点自己租住的小屋以示欢迎。

没想到,他刚画完第4幅向日葵,高更就来了,还带来了一些新颜料和黄麻材质的画布。梵高用高更带来的新材料又画了第5幅向日葵。但是不久之后,两人因为艺术理念的不同爆发了强烈冲突,情绪过激的梵高甚至用剃须刀割下了自己的耳朵。高更惊恐之余,很快离开了阿尔勒,离开了梵高。

1889年1月,为了挽回高更的友情,梵高决定在画风上做一次妥协。他特意在花瓶里插了15朵向日葵,并调整了自己的风格,消除了一切可能带来现实主义联想的细节。

然而,失去的总归是失去了。高更走后再也没有与梵高见过面。这6幅【向日葵】也就成了梵高与高更友情终结的铁证。

4.【清明上河图】:还原真实的历史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现藏于故宫博物馆

【清明上河图】中每一艘船只、每一辆车、每一个人的衣着、每一间店铺的装饰、每一幢楼房的样貌的描绘都是真实的。

张择端希望通过【清明上河图】向宋徽宗展示一些社会顽疾:

  • 汴京城市管理失控,小摊贩占道经营严重;
  • 城市和河道缺乏管理,无人值守,大船通过桥洞,没有提前放下桅杆,差点造成撞桥事故;
  • 城门前后、城墙上下竟然没有一兵一卒把手,北宋的门禁制度已然彻底涣散;
  • 衙门口的兵卒或打瞌睡,或跷二郎腿,或干脆趴地上睡觉,衙门官员太懒散了;
  • 坐轿的文官与骑马的武将街头相逢,互不相让,手下的士兵们个个张牙舞爪,恨不得要吃了对方;
  • 码头运到了即将转往官仓的官粮,却没有一个官员到场监管,船主们纷纷指挥码头工人将国家的粮食运往私仓;
  • 消防设施望火楼无人把手,形同虚设……
  • 表面上盛世繁华,实际上危机重重,在这幅【清明上河图】中,我们能找到很多北宋朝廷衰败的蛛丝马迹。

    5.【千里江山图】:18岁天才少年的杰作

    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

    王希孟是中国绘画史上最奇特的一位作家,18岁以后就再无踪迹,仅仅流传的这幅【千里江山图】,还入选了中国十大名画!

    这幅画看起来简单,画起来却特别麻烦,绘制过程相当于反复画了5次,需要花费半年之久。

    第一遍绘墨稿描底,又称为粉本;第二遍是赭红色上色,以展现冷暖对比;第三遍是石绿上色,有绿松石和孔雀石制成;第四遍是再叠加一层绿色,增强视觉上的立体感;第五遍是石青上色,寓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除了制作工艺,这幅画的颜料也极其珍贵,很多都是从稀有矿石和中药材中提取的。【千里江山图】可以做到千年不变色,依旧保持色彩持久而鲜艳,依靠的正是这些天然矿石。

    6.如何带孩子赏析名画

    除了给孩子们讲名画背后的故事,我们还可以把名画当成看图说话或者视觉大搜索来玩。这样的形式可能更能引起孩子的探索欲与好奇心,让孩子发现,原来名画是如此有趣好玩。

    插图来自【谁在画里捉迷藏】

    先来看看弗朗茨·马克的【马厩】。你见过这么稀奇古怪、色彩艳丽的马厩吗?你见过长着蓝色尾巴的大白马吗?

    第一次看这种具有视觉挑战的画作时,可爱多超级兴奋,很轻松就找到了画中的3匹马。但是第4匹、第5匹却迟迟找不到。经过一番认真仔细地推理,才慢慢找到线索。

    埃德温·兰西尔的【制定法律】(1840年)

    你能想象,法庭上的成员不是人类,而是一群狗吗?这只白色的卷毛狗是什么角色;你能通过这些狗狗的表情判断它们的心情吗,是无聊的,激动的,开心的,疑惑的,紧张的,还是顽皮的;它们在商量什么事情,是关于吃的、住的还是玩的……

    带孩子赏析画作时,可以提一些与孩子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引领孩子去细细看画与思考。

    雷尼·马格利特【个人价值观】(1952年)

    这个云朵墙面的房间里有什么?我们在房间里面还是外面,或者既在里面又在外面?哪些比我们实际生活中大,哪些又比我们实际生活中小;如果你住在这个房间里,是需要变大还是需要缩小呢?

    在游戏的过程中,让孩子学会观察名画的色彩、线条、形状、明暗;在想象的世界里,让孩子「钻进」画中,去切身感受画作传达的情感;在生活的体验中,去找寻画作中的共同点,让孩子明白生活与艺术其实是一回事……这就是带孩子赏析名画的最佳渠道。

    参考资料:

    1.【懂名画的孩子有气质】,卓克、罗翔/编著

    2.玩着玩着看懂名画系列:【谁在画里捉迷藏】、【画里发生了什么】

    @知乎亲子 @知乎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