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过去三十年的「贫困」生活,一个家庭七八口人一起生活,似乎并没有感到负担重重。而到了后四十年的「富裕」时代,尽管家庭成员减至三四口人,却觉得负担加重。以我们家为例,家里有六个孩子,共八口人。农民们一年要工作三百天,每天的劳动仅能换来一到两毛钱的收入,算下来收益微薄。
那个时代的六七个孩子真的算是被养活了吗?实际上只能说是勉强糊口。孩子们出生后,因为大人们需要工作赚取微薄的劳动分,孩子们往往被放在床上,一早上只能吃一次奶。那时因贫困无法采取避孕措施,夫妻一同居住就可能怀孕,导致家中孩子众多。在农村,十个、九个、八个孩子的家庭并不少见,这些孩子缺少衣物,冬天甚至光着脚丫子。我村有一户人家生了九个孩子,只有一个能够上学,如今仍然贫困,没有受过教育的孩子出去打工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那时候的生活真可谓是自然存活。一些农村地方常说,家里多一个孩子,粥里多添一瓢水。新年期间,他们甚至无法煮米饭,一些孩子六七岁就不穿裤子,这在当时并不少见。那时人们的生活条件虽然简陋,却也相对自给自足,大家不相互攀比,孩子们的童年虽艰难,却也充满了值得回忆的美好时光。
关于那个时期的生产队生活,人们通常能够吃饱饭。每年秋收后,交纳国家所需的公粮后,剩余的粮食会按人头均等分配给每个社员。即便是刚出生的婴儿,也能得到与成人相同份额的粮食。家庭中虽然有些人力不足,但也能获得必要的粮食支持。
生产队的粮食分配体系包括基本口粮和工分粮两部分,其中基本口粮占总量的百分之七十,工分粮则占百分之三十。这一制度既照顾到了老人和孩子等无劳力者,也顾及到了能够出力劳动的成员。因此,家中若孩子众多,即便劳动力不足,仍能通过记录欠账的方式保证生活所需。
那个时代,家中孩子越多,其实生活越是有保障。因为按照生产队的分粮制度,「人七劳三」,即百分之七十的粮食按人头分配,百分之三十按劳力分配。有了孩子就等于有了额外的口粮分配,即使家中劳动力强大,也不见得比一个婴儿得到的份额多。
生活在那个年代,衣服由长辈传给晚辈,鞋子则尽量保证不受寒冷,光脚成为常态。尽管物质条件匮乏,孩子们依然无忧无虑地玩耍,到了上高中的年纪,才开始考虑将来的出路。那时的人们都意识到孩子的成长依赖于集体的帮助,这种互帮互助的精神令人怀念。
按照那时的标准,一个人能养活二十个孩子而不至于饥饿寒冷。那时候的孩子,不是单纯的「养」,而是「带大」,由家中的长兄长姐承担父母的责任。大多数疾病都是硬撑,只有在情况严重时才寻求帮助。我们镇上有一个塔,是为了安置未能存活的婴儿。
那个时代的高出生率有几个原因:一是缺乏避孕措施,二是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三是多生孩子可以分到更多的口粮。在那样的环境下,每个人的生存都不容易,尤其是在农村。
我出生于六十年代,那时农民家庭的生活虽然艰苦,但人们依然节约使用资源,即使肉鱼油少,粗粮杂食仍能充饥。那时市场上的商品稀少,人们也就不多想。在生产队生活的每个人都清楚,他们的孩子是靠集体养大的。因此,那一代人懂得感恩,珍惜集体和家乡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