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台岛网的报道,台岛媒体最近透露,2月1日将是台岛立法院长选举的大日子。国民党和民进党是这场角逐的两大主要竞争者。
国民党方面的候选人有韩国瑜和江启臣,而民进党则派出游锡堃和蔡其昌。在2024年的选举中,国民党和民进党的席位几乎不分伯仲,分别拿到52席和51席。在这种情况下,拥有8个席位的民众党显得尤为重要。
台岛媒体还对立法院长人选做了个网络民调,大约有3.9万人参与。结果显示,56%的人支持韩国瑜和江启臣的组合,7%支持游锡堃和蔡其昌,还有35%的人认为民众党扮演了关键角色。
赖清德在1月13日的岛内领导人选举中获胜后,谁将成为立法院长就成了一个关键问题。这不仅影响到对赖清德的制衡,也涉及国民党和民进党之间的角力。如果韩国瑜成为立法院长,这将增强国民党的议会影响力,并可能重新洗牌国民党内部的权力结构。
大陆对「台独」的打击行动,也为国民党提供了反对民进党的助力。2024年选举结束后,曾被视为国民党内部团结的关键人物侯友宜的地位开始受到边缘化,甚至有人呼吁他卸任新北市长。
在2024年选举期间,国民党内部的种种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这包括郭台铭和侯友宜之间的竞争导致党内团结力量的进一步分化,以及尽管动用各种资源和承诺,但最终选战失败的反噬。此外,选举前夕国民党对前领导人马英九的态度也释放出一些信号。
马英九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表示相信大陆,并称如果统一能以和平方式进行,对台岛或许是可以接受的。这一言论一经披露,即遭民进党的强烈批评。国民党的侯友宜和赵少康等人迅速与马英九划清界限,甚至在选前活动中没有邀请马英九出席。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马英九在关键时刻的言论反映出国民党可能采取的一种两岸政策方向。这种方向是与大陆合作,推动两岸和平统一的进程。这一政策主张得到了洪秀柱等少数国民党人士的支持,而马英九对此持开放态度。
不过,国民党内如朱立伦、侯友宜等大多数人对此持较为消极的态度。朱立伦近期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针对是否应该靠近大陆的问题,明确表示国民党从未亲近大陆,始终坚持「亲美和中」的政策。在这种背景下,国民党在两岸关系上的作用仍然关键,但对其期望值不应过高。
至于韩国瑜是否能够在台岛当选立法院长,这并非是制约民进党「台独」行为的关键因素。真正抑制「台独」的力量来自大陆在各个领域的持续努力,包括军事、战略、外交和经济等方面的工作。
目前,两岸经贸合作协议(ECFA)正逐步被撤销,台岛对外的出口经济在各个方向都有所下滑。对大陆的顺差从千亿美元降至大约805.6亿美元。民进党可用的资金减少,这直接限制了其「台独」行为。同时,解放军在台海周边不断展开军事行动,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推进实质上也在促进两岸统一进程。
在国际上,继瑙鲁与「台独」断绝关系后,图瓦卢也可能做出同样的选择,这进一步缩小了「台独」的国际空间。台岛人民应该意识到两岸趋向统一的大势,远离台海地区的动荡,拥抱和平统一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