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新闻

两会之声|上海黄浦区委书记杲云:黄河路不会按影视剧复刻,将注入市民服务

2024-01-26新闻
02:15
2024上海两会期间,上海市人大代表杲云认为,影视剧里上世纪90年代的黄河路不可能在现实中复刻,因为当年建筑的安全标准,霓虹灯、广告的标准等和现在都不一样。澎湃新闻融媒轻骑兵 邹娟 张呈君 何羽茜(02:14)
在上海黄浦区,历史风貌保护街区街巷总量占整个区域41%,优秀历史建筑289栋,仅外滩核心区域优秀建筑就有177栋,城市更新如何布局?
1月25日,上海市人大代表、中共黄浦区委书记杲云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详细披露。杲云表示,城市更新要在原来基础上与时俱进,除了「第二立面」的改造,老城厢的更新改造已展开。
热播剧【繁花】带火了黄浦区好几条道路,成为网红打卡地。杲云透露,影视剧里上世纪90年代的黄河路不可能在现实中复刻,但黄河路、进贤路、茂名路将注入更多市民所需的服务功能,目前尚在规划中。
老市府大楼3月完成更新改造,已启动招商
上海外滩临江建筑36幢,是外滩「第一立面」;非临江建筑141幢,即「第二立面」。而今,「第二立面」众多历史悠久的建筑也在经历一场华丽转身,成为城市更新的典范。比如,修缮改造后的外滩中央广场,就是外滩「第二立面」的标志性建筑。
杲云告诉澎湃新闻记者,黄浦区历史风貌保护街区街巷总量占整个区域41%,优秀历史建筑289栋。「现在‘第一立面’的改造基本完成,接下来就是‘第二立面’,包括外滩源二期的改造。」
2024年1月20日,上海黄浦区160街坊上海老市府大楼,是外滩第二立面更新改造的先行启动项目,也是上海城市更新的示范项目。视觉中国 图
比如,黄浦区160街坊上海老市府大楼,将于2024年3月完成更新改造,现已启动全球招商。
公开信息显示,老市府大楼始建于1914年,1922年完工,被誉为「远东第一围合式建筑」,最早是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大楼,1989年被列为市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和市文物保护单位。1949年5月28日,新中国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大楼正式成为上海市人民政府的办公驻地。同年10月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在此升起上海第一面五星红旗。
改造后的老市府大楼,地上面积约4.2万平米,地下面积约2.6万平米,包含办公、商业和文化功能,将成为大开间现代办公和海派老建筑历史空间结合的外滩新地标。
「整个老外滩地区0.8平方公里有177栋经典的老大楼,我们怀着对一个城市的敬重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工作,希望这个区域能够重现风貌,重塑功能。」杲云说道。
影视剧中的黄河路不可能在现实中复刻
杲云表示,随着旧改不断推进,城市更新成为黄浦区的中心工作之一。
除「第二立面」的改造外,黄浦区老城厢的更新改造工作也已展开。规划设计要求充分挖掘老城厢的历史文化,在未来的建设更新过程中,把历史文化、名人故居、文物点、优秀历史建筑修缮恢复出来。
杲云表示,大新天地地区,既要统筹改善老百姓的生活居住条件,又要修缮老街区建筑。北京路沿线的一些地块,绝大部分征收工作已完成。
此外,黄浦按照「一街一路」品牌要求,加快各类街巷,包括黄河路、进贤路、茂名路等的更新,注入更多市民所需的服务功能。
755米的黄河路,因为电视剧【繁花】的热播成为沪上「顶流」,也成为今年上海市两会代表、委员的热议话题。
杲云认为,影视剧里上世纪90年代的黄河路不可能在现实中复刻。因为当年对建筑的安全标准,对各种霓虹灯、广告的标准等和现在都不一样。
「城市更新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要在原来基础上与时俱进,既要有过去的回忆,又要有时尚感、现代感,还要满足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工作的需要。」杲云说道。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