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新闻

摄影师成千上万的照片如何智能存储?

2016-10-09新闻

有成千上万照片视频的野生摄影师、旅行作者,说起图像数据存储备份我真是一把血!泪!史!不知道丢失了多少珍贵旅行记忆,花了多少冤枉钱,才终于找到一个符合自己需求、既方便快捷、又安全可靠的存储方案。

先说结论:私有云才是终极解决方案。

一、经过血泪教训后否定的存储方案

(心急的知友可跳过这part直接看第二段,但有时间还是建议看看,我踩过的坑你们就别再踩了!)

数码时代,不管你使用相机还是手机拍摄,只要你爱好用影像记录生活,就会有大量数据需要存储备份。生活每一秒都值得记录,拍下的每张照片、每个live都不舍得删,丢失了什么都会好心痛!

1. 大内存手机

我问跟我旅行过多次的闺蜜怎么存照片的,有没有付费买iCloud空间。她说没有,全靠手机内存撑着,每次旅行只保存少量精选照片。我的第一反应是:手机丢了怎么办?

哪怕买1T内存的手机也要考虑数据备份。当年去伊朗30天的长途旅程,偏偏在旅行的最后一站丢了手机。手机上大量照片视频,还有我一路录下的旅行口述日记都完全没有备份。都快10年了,现在想起来还是感到十分痛心。

从那以后,我在手机上装了百度网盘,设置自动备份手机照片。但百度网盘用起来还是有不少限制,具体我后面再说。

2. 多带相机存储卡

如果一趟旅行很出片,就会产生大量素材。光是多带几张存储卡还是让我缺乏安全感,毕竟卡也可能坏掉或者丢失。我甚至还犯过低级错误,在删除旧照片时选了删除全部,虽然马上按了取消,还是把旅程前面几天的照片给删掉了。

3. 固态移动硬盘

最稳妥的还是随时备份。相机照片可以备份到手机,但手机内存很可能不够用,最好还是能存到移动硬盘,同时上传网盘,多重备份。这么一来,旅行就需要带上电脑和移动硬盘,让追求轻装旅行的我很纠结。

固态移动硬盘似乎是一个解决方案,它只有半个手机大小,小巧轻盈,可以直连手机和平板。这样不需要带电脑出门,就可以通过手机把相机里的照片备份到固态硬盘,又能在平板大屏上选片修片了。嗯,似乎很完美。

直到今年初,我发现固态硬盘里的照片神秘消失了!文件夹还在,但里面的东西没了!后来我才知道, 固态硬盘如果连过安卓手机/平板,再连苹果电脑,或者反过来,就会丢数据!

嗯,数据修复花了我750大洋。

4. 机械移动硬盘

今年我怕是跟数据备份有仇吧。存着我十几年旅行和潜水照片的主力备份硬盘读写数据变得很慢很慢,后来变得接上电脑后要等老半天才能读到硬盘。

拿去做数据修复,说是有坏区,「旅行」的那个大文件夹没修复过来。

5. 网盘

网盘倒是没丢数据,但用过的都知道,免费版有各种限制,比如不能从手机上传视频,下载速度比上传慢,下载大视频巨慢。我不是坏了个4T移动硬盘么,虽然大部分照片都在网盘有备份,但这么巨量的数据怕是要下载到后年马月!没办法,只能怒充会员。

简单总结一下:

以上1-4都属于硬件存储,5属于云存储。过去多年来我都以4+5为主要存储备份方案,但我也在思考有没有更安全、更便捷的解决方案。

二、技术小白友好的私有云

有摄影师朋友说,他的照片都是存在服务器上的,建议我自己弄一个。我一个文科女生一听到「服务器」这个词就头疼,知乎倒是有干货贴,但满屏都是超出我理解范围的陌生名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了解到极空间,查看官网似乎比较小白友好,就下单试试。我选择的是极空间的入门产品Q2C。

Q2C实物是一本厚字典大小。按照产品说明书安装硬盘,几分钟就装好了,比组装宜家家具还快LOL。随后下载手机端和MAC端极空间应用,注册账号,上手即用。没想到居然这么简单!

极空间MAC端的界面跟电脑桌面一样,还能更换桌面图片, 使用起来感觉就是电脑多了个外接硬盘。 但它又不是普通的外接硬盘,无论我身在何地,只要有网络,就可以随时远程连接,也就是 只属于我个人的云存储,功能又比网盘丰富得多。

极空间一共有30个功能,我把个人空间、极相册、记事本、下载、网盘备份等几个常用功能放在桌面,其它隐藏。虽然才刚到手几天,没来得及开发全部功能,只是用了对我个人比较重要的几个功能已经觉得很香,迫不及待地上来知乎答题分享~

1. 空间大、传输快

百度网盘免费版容量仅305G,会员版5T。而Q2C有两个硬盘插槽,单个NAS硬盘最大容量22T,也就是说,Q2C最大支持22Tx2。

同样一个3G视频文件,从百度网盘(SVIP)和极空间下载和上传的速度没有明显差距。

百度网盘(SVIP)下载大视频
极空间下载大视频

下载上传多张照片,百度网盘(SVIP)和极空间的速度对比如下图,而百度网盘免费版当然是比SVIP慢很多的。

百度网盘(SVIP)下载照片文件夹
极空间下载照片文件夹

备份同一个手机相册,百度网盘需时如下图,极空间还没来得及截图就已传输完成。

百度网盘(SVIP)上传手机相册
极空间上传手机相册

2. 自动备份

上面提过,百度网盘能自动备份手机照片,而极空间的自动备份功能不限于此:

1)手机备份,包括相册、微信文件、手机文件夹和手机文件。

2)可通过MAC的「时光机器」自动备份电脑。

3)可绑定网盘账号(目前支持百度网盘、天翼云盘、OneDrive),网盘和Q2C硬盘之间直接上传下载,还能设置自动下载,一旦网盘内容有更新既自动同步。

强大的自动备份功能,让丢过手机、坏过硬盘和电脑的我拥有了满满的安全感。

3. 相册

把图片传到极空间后,可以生成相册:

1)查看图片:可以像手机相册一样,按时间线浏览;支持RAW格式预览,多格式视频播放。

2)AI整理:自动识别拍摄地点、人物和场景。虽然场景识别还不是很精准,但还是有所帮助。

3)虑重:扫描相册,整理出相似或重复照片,进行清理。

这些功能跟手机相册基本一致,而电脑并没有这个功能。把图片统一导入极空间后,手机、电脑、网盘素材融合管理,可以更高效地整理图片。

4. 记事本&文档同步

这两个功能值得单独介绍,堪称我的 远程办公神器 ,数字游民、出差党福音。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作为文字工作者,我习惯随时用手机便签/电脑备忘录记录灵感,出门旅行和潜水时更要随手记。这就导致我每部手机都有大量待整理的文字,以前也没什么好办法,都是从手机便签复制黏贴到微信文件传输助手,再从电脑端复制黏贴。

有了极空间就很方便了,无论从手机、平板还是电脑打开记事本编辑,所有终端都是双向同步的。它还有历史修改回溯功能,防止错误编辑丢失。大爱!

手机端记事本
电脑端记事本

同样的,以前稿子没写完要出门,都是把word文档扔到微信文件传输助手,再存到手机/平板上。在手机/平板上写完,还得记得把最终版本传回电脑保存。

极空间就简单了,直接选定我电脑上的「约稿」文件夹,设定文档自动双向同步。这样我出门在外也可以很方便处理文稿了。

无论是文档还是影像文件,多设备多终端的互传和同步都是个耗费精力的事情,网盘只能单向备份,不能双向同步。有了极空间, 才算真正拥有了一个统一的数据中心, 整理强迫症患者表示极度舒适。

5. 家庭影院

极空间不是简单的网络硬盘,它还可以是你的家庭影院。

首先它可以用迅雷直接下载电影,还支持4K播放,播放流畅丝滑,比起用网盘播放看着看着就缓冲、或者要先下载到本地再播放,观影体验up up up~ 它甚至可以智能分析匹配影视海报,按照影视名称、演员名字来搜索内容。

虽然我买极空间主要目的是存储整理照片,还未充分开发利用影视功能,但对于影视爱好者来说,光是冲着这一条也值得考虑入手了。

6. 安全

数据存储在公共云盘是否安全是许多人包括题主关心的问题。首先极空间是私有云,就大大降低了了数据泄露风险,而且每次有新终端登录极空间,APP都会弹出提示。

另外,你还能可设立多个独立账号,方便跟家人、同事、合作伙伴共用,并进行传输加密、数据加密,把身份证、银行卡、私密照片等存进保险柜。

7. 价格

Q2C是极空间的入门产品,功能对于我来说已经很够用。活动价899元,4T版(内置4T西数红盘PLUS硬盘)1549,比分开购买Q2C和NAS硬盘要便宜些。但Q2C硬盘版最高只有4T*2,如有更大空间需求还是要单独购买NAS硬盘。

无论使用私有云还是移动硬盘备份数据,硬盘都是刚需,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 搭建私有云的成本是899元。 值不值呢?

  • 百度网盘SVIP会员298元/年,私有云约等于3年的百度网盘会员;
  • iCloud+ 2T空间68元/月,私有云约等于13个月的iCloud+;
  • HUAWEI Mate 60 Pro,256G 和1T 版本的差价是1500元;
  • iPhone 15 Pro,256G 和1T版本的差价达4000元;
  • MacBook Pro,256G 和512G的差价是1500元。
  • 可见,购买大内存手机或电脑是最不经济的方式,而且依然需要云备份以防硬件损坏或丢失。而私有云的功能比普通云盘强大很多,使用年限越长,成本越低。 一次投入换来一劳永逸,在我看来还是十分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