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文艺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宋金峪
「为推动‘百千万工程’建设加力提速,建议依托特色资源,推动‘山’‘海’共进。」1月24日上午,政协第十三届广东省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环节,广东省政协委员、民进省委会副主委、江门市副市长周佩珊带来题为【念好新时代「山海经」 推动「百千万工程」出实效】的发言。
周佩珊
在周佩珊看来,为促进广东省在区域协调发展上更快更好取得新突破,要念好「山」「海」这两本「经」。
一方面,念好「南岭」经,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绿美广东建设赋予新动能。
大力挖掘绿色资源价值,丰富林地流转形式。建立「森林生态银行」,发展林下经济、森林康养、林产品精加工等「林业+」生态产品产业,在梅州、河源、韶关等粤北山区打造一批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协调互补的「百千万工程」绿色资源示范区。在强化生态价值补偿上下功夫,提高生态价值补偿资金在转移支付中的占比。
全力打造岭南特色「土特产」品牌。在品牌化上下功夫,结合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等,着力打造一批兼具特色、潜力和效益的农产品品牌,推动乡村电子商务建设,形成中国式现代化 「靠山吃山」的标杆典范。
全域推动和美乡村旅游。在活化上下功夫,用好用活当地红色基因、文化基因、古城基因等,加快「旅游+农业」「旅游+文化」「旅游+互联网」深度融合,打造现代化岭南新乡村。建议以惠州南昆山、韶关丹霞山、肇庆鼎湖山、河源万绿湖「三山一湖」为龙头景点,做强县城龙头、做实乡镇节点,形成和美乡村旅游新模式。
另一方面,周佩珊认为还要念好「南海」经,做大做优做强海洋文章,为海洋强省建设注入新活力。
完善贯通沿海交通网络。抓紧推进滨海公路贯通工程。按照规划,广东滨海旅游公路将建成一条交旅相融、撬动发展、普惠民生的黄金海岸干线。建议尽快实现全线贯通,并对公路与乡镇的结合部进行整体打造提升,推动沿海地区乡村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加快粤东城际铁路建设,更好满足城乡交通一体化需要。
强化提升沿海港口设施。统筹规划沿海14个港口的功能定位与布局,加快推进珠三角港口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全面推动粤东、粤西港口集群协调发展,整体提升港口现代化服务功能。以港口为战略支点,推动与陆地城市交通高效联通,全面实现铁路和高速公路进港,促进海上能源、临港工业与城市产业协同发展,点线面带动腹地乡镇、村庄经济高质量发展。
打造沿海乡村现代化新广东。加快海洋渔业转型升级步伐,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海洋渔业经济体系。发展海洋牧场,建设「蓝色粮仓」,完善精深加工、交易集散、渔民生活服务等海产品上下游产业,「接二连三」构建「海洋渔业+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坚持海陆统筹、联动发展。对海岛、海岸进行整体开发,打造一批「最美海岛」「最美海滩」「最美滨海小镇」,辐射带动沿海镇村振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