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新闻

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如何持续共建?三地省市人大代表「云对话」

2024-01-24新闻
万州城市大景。
封面新闻记者 李茂佳 喻言 曾业
川渝毗邻地区相继设立10个区域发展功能平台,万达开地区是其中之一。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支持万州、达州、开州共建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
近年来,万州、达州、开州三地树牢「一盘棋」思想,扎实推进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改革出台,探索出一条区域一体化发展新路子。未来,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如何持续共建?在川渝两省市的两会期间,封面新闻分别对万州、开州的重庆市人大代表和达州的四川省人大代表进行了专访。
重庆市人大代表,万州区发改委主任吴双:
三地锚定打造5个目标,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贡献
重庆市人大代表,万州区发改委主任吴双接受封面新闻专访。
「万州区将联合达州市、开州区,锚定打造川渝地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样板区、全国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川渝东北重要经济增长极、川渝东北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双城经济圈统筹发展创新先行区等5个发展目标,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贡献更多力量。」重庆市人大代表,万州区发改委主任吴双表示。
吴双介绍,2023年,万州区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取得了亮眼成绩。具体而言,在交通物流互通上,首列四川东出铁水联运班列发车,万达直线高速公路、新田港二期工程2个川渝共建项目的年度投资完成率达142.6%,西部陆海新通道万达开云铁海联运及跨境班车成功发车。
在产业发展上,万州经开区、达州大竹经开区获批第二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万达开云工业精品博览馆、工业互联网信息协同平台提质建设。
在高品质生活宜居上,万州携手达州、开州、云阳成功举办首届「三峡人才节」、招才引智3500人,联合组建万达开云职业教育联盟、万达开产教联合体和医联体,推出第二批12项万达开特色通办事等。
在改革创新上,共同签订【万达开协同创新示范区建设框架合作协议】,创建首个川渝共建省(市)级综合类技术创新中心,建成万达开科技专家库,共享专家资源1004人,万达开技术需求库、科技成果库加快建设,联合推介科技成果300余项,川渝首个跨省远程异地评标活动成功开展。
吴双表示,2024年,万州区将联合达州市、开州区紧紧锚定打造川渝地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样板区、全国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川渝东北重要经济增长极、川渝东北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双城经济圈统筹发展创新先行区等5个发展目标,共同建设新田港二期工程、万达直线高速等重点项目。同时,协同推进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区域市场化一体化建设等重大改革,合力建好工业信息协同平台、川渝东出智慧物流港、万达开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
「特别是重点聚焦交通物流互联、产业合作示范、科技协同创新、生态环境共保、乡村全面振兴、区域应急救援、助推国家战略腹地建设等关键领域,深度谋划一批标志性合作事项,精心塑造一批具有辨识度的亮点成果,高标准打造省际交界统筹发展新范例,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贡献更多力量。」吴双最后表示。
重庆市人大代表、开州区发改委主任侯大平:
「四驾齐驱」跑出开州高速度 全方位推进双城经济圈建设
重庆市人大代表、开州区发改委主任侯大平接受封面新闻专访。
重庆市人大代表、开州区发改委主任侯大平表示,2024年,开州区继续以重庆市委「一号工程」为总牵引总抓手,推动川渝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在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提速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等四方面齐发力,积累合作「加速度」,跑出开州「高速度」,全方位推进双城经济圈建设。
「2023年,开州区聚力重大平台、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改革加速推进,以开州一域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局。」侯大平介绍,在重大平台蓄势赋能上,在开州高质量召开万达开第三次党政联席会议,形成「1+3+N」政策机制体系,谋定十大标志性合作事项、25项年度任务并合力推进,完成率分别为90%、88%。
「同时,万达开技术创新中心获川渝两省市科技部门联合批复支持建设,开州运营主体正加快建设。开州浦里新区获批川渝首批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市级高新区、市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小江航道提升项目开工建设,着力打造川东北进入长江最短距离的黄金水道。」侯大平说。
开州区的汉丰湖。
而在重大政策落地见效上,开州以【推动川渝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总体方案】为引领,编制基础设施、产业集群、开放合作、公共服务等「5+3」专项方案,印发六个重大功能载体工作方案。全面承接两批43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便捷行动事项,有序落实三批311项川渝通办事项,创新实施2批31项万达开特色通办事项,在开累计办理跨区域事项2.1万件次。
在重大改革提质增效上,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联合印发【推进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若干措施】,明确6个方面28项93条改革任务举措。探索实施跨行政区域合作项目财税利益分享,明确总部经济、项目合作共建等7类财税分配办法。
「2024年,开州区将从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提速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等四方面齐发力,全力推动万达开一体化发展。」侯大平代表介绍,具体来说,在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共同抓好川渝合作事项,谋划推动形成一批万达开辨识度、标志性成果,及早提出并加快推进开州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2024年「四重清单」。
在提速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网络方面,加快建设成达万高铁、渝西高铁、巫云开高速、开万梁高速、小江航道等级提升项目;推动开州物流运输机场、开州港二期工程开工。谋划一批突破航道港口、货运铁路、物流机场等瓶颈制约的重大项目,加快推动广巴达万铁路扩能改造、达开万段过境设站开州并提前开工,尽早建成三地首条直连直通的货运铁路。
在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积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抢抓机遇,努力承接一批东部地区、沿海地区战略性产业转移项目,联动争取共建国家重要战略物资储备基地、重要产业战略备份基地。全面融入重庆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锚定开州「1234」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深入实施补链延链强链行动。
在全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探索以铁峰山为载体与万州开展碳汇合作,以风光电为共赢点与周边实施共同开发,提升产业「含绿量、含金量、含新量」。坚持打「生态牌」、吃「生态饭」,高质量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达州主城区天益广场俯瞰。龚伟/摄
四川省人大代表、达州市委常委、纪委书记袁洪:
在推进三地协同发展上加力
今年四川省两会上,省人大代表、达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袁洪带来了关于支持推进川渝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的建议。
袁洪介绍,地处川渝陕结合部的达州,位于重庆、成都、西安三座国家中心城市腹心地带,成达万、西渝两条高铁十字交会。达州始终把自身放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进行战略考量,从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格局进行系统谋划,全市上下正扎实推动战略项目化、具体化、政策化,谋划一批重大项目、重大事项、重大政策,为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谋取更多的政策红利和发展机遇。
袁洪谈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万州、达州、开州共建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2023年1月,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推动川渝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发挥西部大开发省部联席落实推进工作机制作用,协调解决区域内体制机制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对外开放合作、重大项目建设等跨区域、跨领域的问题,强化跟踪分析和督促检查」。
「目前,万达开三地虽然已建立'党政联席会议、分管领导协调会议、联合办公室+专项工作组'工作机制,但由于三地跨省级行政区,目前还缺乏一个强有力的统筹协调机构,对于推动重大事项落实和关键核心问题解决协调力度不够。」袁洪建议,四川省政府呼吁国家层面成立联系指导机构,建立联系指导直通绿色通道,加强对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的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推动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取得更大成效。
袁洪还建议,省政府积极争取设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支持川渝毗邻地区重大平台项目建设。
「目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划纲要】等系列规划已谋划推进了一批重大项目,省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2024年成渝地区要做好「相互赋能、相向发展」大文章。然而,万达开地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偏小,融资能力较弱,要推动跨省域合作重大项目取得更好成效,需要专项资金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在重大项目建设方面,要给予川渝毗邻地区平台更多倾斜和支持。」袁洪最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