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新闻

央行决定 9 月 15 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0.25 个百分点,将产生哪些影响?

2023-09-14新闻

不发钱,但是积极的推动信贷优惠,这种做法从有个逻辑可以说得通,那便是发出去的钱等于「送」出去了,贷款是借钱,是一定要还的。

换句话说很多诸如城投、交投、水投等地方国企作为募资平台、融资平台,他们借钱是要还的,从逻辑上来说还要还利息。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似乎没什么问题,但是近些年随着内债不是债理论被一些人宣传,这件事朝着越来越不对劲的方向发展。

债务不会消失,只会转移,包括坏账(免除),各大城市的地方债规模已经非常夸张且无力偿还、目前主要依赖于拆东墙补西墙的阶段,各大银行鼎力支持。

内债不是债最大的问题是,如果这些贷款最终是坏账或者印钱解决,本质上和给民众发钱一样都是「送」,并且坏账(免除)和印钱远不如发钱更加均匀的分配财富,这些钱全都「送」到有能量的群体手里了,毕竟各地的融资平台与地方国企并没有「养」太多的民众。

可能有人说,全球各国都如此,美国发债也没打算还清本金,依旧也是债务置换债务,这个没错,但是因为美元是国际货币,因此全球范围内都成了美元的内债。

地方债无法和美国国债类比的原因是还需要修改下场景,即国内各城市的地方债竞争更加激烈一些,同时减少地方对部分金融绝对的「引导力」,因为如果很多地方虽小但是对银行有绝对的「指导权力」,那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泉。

其实从地产就能看出来了,我们似乎想走软着陆的路线,不像日本那般走硬着陆,让高杠杆参与泡沫经济的机构和个人承担主要后果,我们更希望把后果「匀」一下,减少冲击力。

想起互联网短视频平台一句梗,「这样的女生到底什么人在谈啊?」,回到这个准备金下调到的问题那便是,「现在到底什么样的人和企业还在借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