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大战中国是必胜,完善的供应链,庞大的市场,决定了结果。
中国目前是不能生产最先进的芯片,而不是不能生产芯片。美国商务部对中国最新的封锁也仅仅在最先进制程的芯片上。
我们国家在2020年8月出台了【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政策中强调了我们2025年的目标,芯片国产化率提高到70%。目标艰巨了,因为2019年我国芯片的国产化率还不足30%。
对于这个目标,我们心里也清楚,要快速实现7纳米、3纳米的这些制程不现实,但当下市场28纳米以上制程的芯片占市场份额的77%,14纳米以上制程的芯片占整个市场的90%以上,这就意味着我们只要搞定14纳米制程,就能解决90%以上市场的芯片问题。而且,基本上14纳米芯片几乎就能满足芯片需求了,包括手机芯片也一样可以,只是性能稍差而已。
中国目前芯片生产能力在10纳米以上的通用品之上,因为全球半导体的实际需求大部分是在上一代技术领域。前两年的半导体短缺导致世界各地的汽车和消费电子制造商悲鸣的是因为技术上10纳米以上的通用品买不到。
半导体上一代技术,中国企业不会受安全保障上的制约,在美国的监管框架之外,中国制造商几乎可以自由出口到世界各地。美国可能忽略了中国的价格破坏能力。
比如我们常用的扫地机器人,不需要多先进的芯片,大家也不会去关心他用的什么芯片,扫的干净最重要。
这让人想起之前的钢铁行业。日本和世界的一些大型钢铁企业,被中国压倒性的生产力量打败而被淘汰。虽然在他们技术上赢了,但在市场上输了。
芯片也是一样,中国强大的生产力可以生产出大量10纳米以上的芯片,抢夺市场,赚取到的利润可以投入研发,形成正循环最终实现超越,我们中国人在0-1这个方面是不如别人,但我们强在1-X。也就是发明不是我们的强项,我们的强项是应用。
根据中国海关最新数据,2023年第一季,中国从海外进口芯片的数量为1082亿颗, 同2022年第一季度相比,减少321亿颗,同比下降 22.9%。
我们再看看去年的数据,2022年第一季的芯片进口数量为1403亿颗。另外一个数据,2022年前5个月,进口芯片数量比2021年同期减少280亿颗,同比下降 10.9%。 2022年全年进口芯片数量减少970亿颗。
从海关的数据我们也可以看出芯片进口数量的减少也预示着中国芯片国产化率在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