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新闻

俄乌战争,最可怕的结局是什么?

2022-02-27新闻

一、如何评价俄罗斯在俄乌战争中的表现?

纵观本次俄乌战争,俄军无论是战术还是战略表现并不好。尽管俄罗斯占了先手,而且在战争之初心理战用得也非常好,通过宣传俄军已经占领乌克兰,短暂地动摇了乌克兰守军的意志。但俄军也过于轻视了乌军的战斗力,乌军这几年经过北约输血,接受了大量北约武器,也接受了北约的正规训练,战力相比2014年明显提升。更重要的是,经历克里米亚危机和乌东叛乱后,西乌地区的军民抵抗意志已经大大提升。这些年来乌克兰政府大力宣传俄乌历史仇恨,包括上个世纪30年代乌克兰大饥荒,使乌克兰民族整体涌现出仇俄情绪。毕竟都是斯拉夫人,乌克兰还是有血性的。

但如果仅是这些,乌克兰也无力抵挡俄军,毕竟俄乌军力不是一个量级。造成今天这种僵局的,既有俄罗斯的战略失误也有泽连斯基的超预期发挥因素。

俄罗斯方面,最开始普京政府对乌克兰是存在低估的,其依旧认为乌克兰政府军抵抗意志和2014年相差不大,俄军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歼灭乌军。为了收复民心,降低舆论压力,俄军选择了缓慢推进的策略,在城市攻坚的过程中限制重武器的使用,企图用围困的办法让基辅断粮,以图策反基辅内部。为了增加心理战效果,叠加经费不足,俄军并未通过电磁压制的手段让基辅断网,以方便让基辅军民接受到俄罗斯宣传攻势。这就给了乌克兰机会。

泽连斯基在基辅保卫战中的表现大大超出预期:

泽连斯基虽然存在战略短视问题,轻信美国可以让其加入北约的诺言,贸然对东乌叛军动手,引起俄罗斯反弹。但在基辅保卫战中,泽连斯基在智勇双全方面却大大超出预期。首先他把家人安置在基辅,而且在开战前就拒绝了英美让其逃亡国外的建议,选择留在基辅,与当地军民共进退(当然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俄罗斯控制了基辅的机场,泽连斯基想逃也逃不出去)。这种勇气大大鼓舞了基辅军民的士气。

另一方面,作为演员出身的泽连斯基,充分地发挥了表演天赋。最开始的时候,泽连斯基急于与普京谈判,这就迷惑了普京,使其以为乌克兰不堪一击,出于收复民心的考虑俄军放慢了进攻脚步。之后,泽连斯基又发表了乌克兰已经被北约抛弃的言论,使整个乌克兰都陷入了一种悲伤的境地,但俗话说,哀兵必胜,骄兵必败。作为哀兵,乌军虽然整体实力与作为骄兵的俄军有很大差距,但乌军却被激发出了很强的战斗意愿。再之后,泽连斯基又通过手机视频直播的方式,一次又一次地鼓舞乌克兰军民,保证自己与基辅同在,并强调这场战争不仅是为了保卫乌克兰,也是为了保卫欧洲。呼吁欧洲各国公民都积极加入乌克兰这一边,与俄罗斯战斗。

欧洲多国人民游行,要求政府支持乌克兰。

欧洲民意失控也造成欧洲对俄罗斯经济制裁大大升级,欧盟宣布向俄罗斯飞机关闭欧盟领空,把俄罗斯一批银行从SWIFT系统剔除,筹备停止与俄罗斯央行之间的汇款业务,同时冻结俄央行在欧盟国家的资产。客观来说欧盟这么做未必符合其自身利益,因为离开了俄罗斯的油气供应,欧盟也会受到很大损害,且欧俄对立的结果就是便宜了美国。但当下欧盟的政策已经完全被民意倒逼着走,欧俄对立有失控风险。

俄乌战争应该是移动互联网兴盛以来第一次大型战争,战前大多数政治家都没能想到视频直播和互联网传媒能对民意和外交政策产生那么大影响。普京没想到,马克龙和朔尔茨没想到,拜登也没想到。如果普京提前知道会是这种结果,俄乌战争绝不会是这种打法。

这就使得俄罗斯相当被动,俄军之前的策略是想围困基辅以迫降,减少平民伤亡,不战而屈人之兵。但由于北约武器的流入,现在俄军报上去的战损率非常高,大量坦克被乌克兰反坦克武器击毁。要知道一辆坦克得上百万美元,一枚反坦克导弹仅十多万美元。照这么打下去,俄军会吃很大亏。

乌克兰公路线路图:

不过在某种程度上,本次俄军在战略上也存在一定问题。既想限制重武器使用以避免平民伤亡、收复人心,又想快速推进、利用时间差和空间差来占领大半个乌克兰,这样是不现实的。值得学习的是三国时期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为了蚕食陇西三郡,诸葛亮派出了多支部队阻击魏军。比如赵云、邓芝等人兵出箕谷,迷惑并吸引魏军主力;再派马谡、王平镇守街亭,利用地形优势堵住魏国援军。自古以来高明的战略一定伴随着分兵和迂回,但在本次俄乌战争中,由于俄罗斯太自信能快速拿下基辅,并未大量分兵。

其中俄军本可以有两种策略以避免当下困局:

1、动员大部分兵力,起码得50万人,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全力进攻乌克兰,并取消对重武器的的限制,将空军也全部派上用场,一鼓作气将乌克兰切割成两部分,之后再迂回包抄东乌守军。二战期间德国为了入侵波兰发动了90万大军,这还是有苏联配合的情况下,才完成了对波兰的闪电战。普京自信满满以为20万人就能打垮乌克兰,犯了轻敌的错误。这也是因为之前俄军在叙利亚和哈萨克斯坦的行动太顺了,以致于普京以为俄军也能在乌克兰复制之前的战果。

2、如果非要缓慢推进,靠封锁基辅来劝降。那就应该进行分兵,调一支5万人的精锐部队从乌克兰西北方向杀入,快速机动,绕开大城市和人口密集区,沿着公路线和铁路线南下,掐断交通线;部署S400防空导弹系统,控制空域,锁死欧盟援乌之路。黑海舰队对敖德萨州主干道进行破坏,阻止来自罗马尼亚方向的物资流入。这样俄军就能封锁住乌克兰边境线(摩尔多瓦不是北约国家,且跟乌克兰有领土纠纷,应该会恪守中立,乌摩边境不需要封锁),欧盟想援助乌克兰就会变得很困难。毕竟等乌克兰积雪融化,到处都是沼泽,在公路和铁路都被封锁的情况下欧盟的运输车辆只能在泥泞之中行走,物资运输就会变得很困难。等欧盟物资交到乌克兰军队手中的时候,基辅说不定已经被攻下了。

总之,当前来看俄军有点骑虎难下的感觉,北约有很多高精尖武器,能对俄军造成大量杀伤。举个例子,假如美国为乌克兰提供AIM—120空对空导弹,俄罗斯的空军优势就有可能被逆转,因为对于第三代战斗机而言,空空导弹性能比战斗机本身性能更重要。

普京现在有点进退两难,因为俄罗斯相当于在跟整个欧洲打,乌克兰现在有枪有人,根本不怕跟俄罗斯持久战,这也可以理解为什么俄罗斯要开启核威慑,就是想阻止北约援助乌克兰。不过在当前的欧洲舆情面前,俄罗斯的核威慑不知道会不会适得其反。另外俄军本身战力也不算很高,跟解放军比起来差了一大截。由于经费缺失,俄罗斯缺乏足够的精准制导炸弹,面对平民聚集的大城市束手无策,俄罗斯电子战水平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高,至少现在已经无力再让基辅断网。再这么打下去普京可能会着急,因为进攻乌克兰的俄军很多都是普京的嫡系部队,特别是空降伞兵更是其战略王牌和心头肉,如果在乌克兰战场大量消耗会损伤普京的政治资本。因此之后俄罗斯可能会选择先让基辅疏散一部分平民,然后放开对重武器的限制,猛烈攻坚,誓把基辅或哈尔科夫攻克下来。

二、假如俄军失利,可能会出现的场景?

乌克兰卖给中国的「瓦良格」号航母(现为海军「辽宁」舰):

因为前些日子发了一些关于俄乌战争看法和探讨收复台湾窗口期的文章,最近我遭到了很多台独分子和境外势力的围攻。不过说实话,就个人情感而言,我并不喜欢俄罗斯,也不崇拜普京,历史上俄罗斯毕竟从我国手里面掠夺了大量土地。抛开立场的话,我反而更喜欢乌克兰,因为90年代乃至00年代的时候乌克兰对我国军事工业有很大帮助,乌克兰曾顶着西方压力,向我国出口了「瓦良格」号航母(也就是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R27空空导弹、伊尔78空中加油机、「野牛」大型气垫登陆艇等先进武器,这可都是好家伙,从其他地方很难买到。中乌之间没有历史仇恨也没有地缘冲突,很多乌克兰科研人员后来跑到中国效力。另一方面,还是抛开立场看问题,当前乌克兰所面临的局势和上个世纪30年代中国所面临的局势类似,在台湾丢了以后,东北又被日本蚕食,日军步步紧逼,甚至产生了鲸吞中国的想法。因此对于乌克兰人民的决意,我多少能感同身受。

本次俄乌战争,俄罗斯和北约都要承担责任。首先是近几十年来北约步步紧逼,持续压缩俄罗斯战略生存空间,威胁俄罗斯国家安全。但俄罗斯这次向乌克兰发动进攻,又和普京的军事冒险主义有关,这种军事冒险主义甚至会牵连中国。因此中方才会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呼吁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靠对话的方式来管控分歧。

另一方面,本次俄乌战争爆发得太早,以致于中国在还没完成经济转型和国防现代化之前就面临牵连。现在的问题在于,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俄罗斯可能会陷入战争泥潭,俄军伤亡就会持续增加,俄罗斯国内反战情绪升温。如果乌克兰地方武装通过游击战的方式骚扰俄军补给线,那俄军后勤压力就会大幅上升,俄军士气也会下降。从俄罗斯官方宣传来看,普京政府的最低战争要求应该是拿下乌东三州并攻克基辅,扶持一个亲俄的新政府,并修改宪法,保证永远不加入北约。在这个问题上,普京很难退让。假如俄军在乌克兰失利,就带来很大的麻烦。俄罗斯反对派可能会得势,普京有下台的可能。但这个不是最差的结果,最差的结果是俄罗斯亲西方派上台,执掌俄罗斯国家大政方针,那我国就会面临很大的地缘和外交风险。

当前局势仍在俄军掌控中,但在北约干预的情况下,俄军无论是强攻还是封锁均会增加军队伤亡,动摇普京执政根基,这是普京不能接受的。俄罗斯的核威慑以及遭受的欧洲民意反弹,让我国陷入了很大的外交被动,如果之后事态进一步升级,应该谨慎处理与俄罗斯关系,避免被其外交绑架。还是那句话,中俄是合作关系,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我们没有担负对俄罗斯的军事义务,也不应该被其拖下水,导致中欧全面对立。

三、最坏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什么?

拜登上台以来大力推动「美日印澳」四国机制:

自奥巴马时代以来,美国已将中国视为头号竞争对手,从奥巴马的「重返亚太」政策和拜登的「印太战略」均可以看出这点。拜登上任以来,先是挑唆乌克兰危机以激化欧俄矛盾,让欧盟代替美国来制衡俄罗斯。然后通过阿富汗撤军和重启伊朗核协议谈判来撤出中东,让以色列、土耳其和伊朗形成三角制衡关系。在亚太,美国一方面加大对亚太地区军事部署,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印太战略」,先是打造「美日印澳」四国机制,然后又试图将东南亚、北约卷入,形成一个反华包围圈。未来来看,美国可能会举全力对付中国,我国外部压力不容乐观。

本次俄乌战争最大的风险在于,如果俄军失利,甚至是战败,普京执政的合法性可能会受到动摇,俄罗斯反对势力可能会抬头,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未来政局存在变数。无论是普京提前下台,还是在2024年大选中失利,新政府是否会继续执行俄罗斯原有的外交政策值得担忧。

最坏的情况下,如果俄罗斯亲西方派上台,俄外交政策可能会试图倒向西方。由于当前美国将中国视为头号竞争对手,美国可能会采取联俄反华的政策,如果届时是共和党上台,这种概率会更高。美国就有可能将俄罗斯拉入西方阵营,以白种人和基督教为缔盟基础,共同打压中国崛起。

届时,我国将陷入地缘噩梦,东有美日,南有越南,西南有印度,北有俄罗斯,这些国家都跟我国存在地缘矛盾/竞争关系。事实上全球有几大强权——美国、中国、欧盟、俄罗斯,印度和日本各算半个,如果海外强权在遏制中国崛起方面都达成一致,那我国外部环境会极度恶化。

中国东北方向和蒙古方向是两大地缘缺口:

假如俄罗斯加入西方阵营,我国将面临海陆受限的局面。印度和中国之间隔了青藏高原,日本和中国之间隔了东海和朝鲜半岛,从地缘上来看当前印度和日本对我国威胁并不大。但俄罗斯不一样,我国北方防线最大的两个缺口,一个是东北方向,一个是蒙古方向。从中俄边境的三江平原发动进攻,顺着京哈铁路,就可以直抵锦州,卡住我国生命线。从蒙古方向发动进攻,就有可能快速推进至张家口,威胁京师安全。如果俄罗斯加入西方阵营,我国将面临海陆受限的局面。因为俄国远东区域能对我国形成地缘压制。再加上美国国力加持,或使我国面临两线作战的局面。

另一方面,日本和印度与我国存在地缘冲突和历史问题,日本外交政策被美国捆绑,印度则希望承接因为中美交恶而从中国转移出来的生产线,因此印日也有动机加入美国主导的反华包围圈。在失去俄罗斯威胁后,欧盟虽然不太可能全面倒向美国,但可能也会对我国使绊子,因为中欧在经贸上也存在竞争关系。

一战的德国面临两线作战的难题:

这样一来,中国就有可能会陷入一战前德国被四面包围的的局面,19世纪末德国最大的地缘噩梦就是法俄结盟。俾斯麦主政的时候对这点心知肚明,他一直推行德奥俄三国同盟,尽力去调和奥匈帝国与俄国的矛盾。但俾斯麦之后德国却疏远了俄国,导致俄国最终与法国走向结盟,德国的地缘灾难就此爆发。

作为后起之秀,德国与法国存在历史仇恨,与英国存在利益冲突,但如果德国只是面对英法的话,尚有喘息之地,因为法国国力与德国有很大差距,英国虽然海军很强但陆军不太行,因此单靠英法,是搬不倒德国的。但加上俄国后,局势就失去了平衡,德国要在海上与英国竞争,在西欧与法国展开对抗,在东欧与俄国展开较量。俗话说双拳难敌四手,虽然德国是欧洲第一强国,但也无法同时打败那么多敌人。一战爆发后,德国执行施里芬计划,试图利用俄军动员缓慢的时间差,先在西线打败英法联军,然后再掉头向东解决俄国。但最终却因为铁丝网、壕沟、机枪的发明而导致计划失败,德国陷入持久战,最终被拖垮。

如今的中国或多或少也面临当初德国所面临的地缘问题。中国与日本、印度存在地缘冲突和历史纠葛,与美国则面临修昔底德陷阱,如果只是美日印都还好解决,如果有一天俄罗斯倒向西方,那我国就会面临被四面包围的地缘灾难,我国的地缘环境就有可能回到上个世纪60年代。

假如俄罗斯倒下,中亚国家可能也会改旗易帜,我国将陷入海陆包围网:

在最悲观的情况下,假如俄罗斯倒向西方,那东欧、中亚和中东的很多国家可能会改旗易帜,比如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等,如果美军加大对中亚的军事部署,届时我国西北部也会出现防卫上的缺口,新疆地区可能会更容易被渗透。除此之外,包括伊朗、朝鲜、巴基斯坦等国家对华政策也可能会摇摆,不排除这些国家部分倒向美国的可能。届时,我国所面临的将不再是以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为主的海上包围圈,而是一个以美国为主导,包括了日本、韩国、东南亚、印度、中亚、俄罗斯在内的海陆双重包围圈,欧盟也乐于在中美对抗中渔翁得利。这样一来,我国的地缘环境就会比现在更加险峻。毕竟在中俄联手的情况下,我国可以重海轻陆,如果俄罗斯倒向西方,我国就只能同时维持庞大的海军和陆军了。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可以有两种选择:

1、怂恿中国周边国家与中国进行军备竞赛,逼迫我国大力砸钱发展海军和陆军,用对付苏联那样的办法拖垮中国经济。

2、复制乌克兰模式,美国怂恿台湾加入北约,逼迫中国大陆出手,然后联合西方共同制裁中国,使我国陷入战争和经济泥潭。

不管是哪种方式,美国都可以以很小代价拖垮中国经济,曾经美国靠军备竞赛拖垮苏联,现今美国靠乌克兰危机削弱俄罗斯。假如未来俄罗斯因为扛不住而倒向西方,下一个被对付的目标就是我国。

因此俄罗斯决不能在现在这个时候倒下。 未来10年中国崛起还需要俄罗斯当挡箭牌,为我国分散西方火力。即便俄罗斯在这场战争中受到很大削弱,也要避免其倒向西方,否则未来我国将独木难支。现在不应该再那么地关注股票、楼市之类的问题,而是应该高度重视俄乌战争风险,虽然只是小概率事件,但一旦发生,将深刻影响到14亿人的命运。

虽然当前战争主动权仍掌握在俄军手中,但假如之后出现俄军接连失利甚至是战败等小概率事件,我国可以及时出面调停,充当俄罗斯和西方之间的润滑剂。谈判的条件可以很灵活,比如说:1、乌克兰不加入北约;2、双方回到战前状态;3、欧盟取消对俄罗斯Swift制裁;4、继续维持东乌自治和【明斯克协议】等,争取都给俄乌双方一个台阶下,避免对俄罗斯政府威信造成太大冲击,这也符合我国追求和平与对话的外交惯例。

四、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容易造成舆情失控,影响国家政策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信息传播效率大幅提升:

俄乌战争是移动互联网普及以来所爆发的第一次大型战争,很多人都通过手机在线观看了战争过程。移动互联网的一大特点是大幅提升了信息传播效率,甚至有时候会使舆情越来越难以得到控制,以致于出现民意绑架政府的现象。

本次俄乌战争,一开始普京的判断是:由于俄德之间有深厚的能源合作,因此如果俄罗斯进攻乌克兰,德国可能会袖手旁观。事实上德国一开始确实是这么做的,仅为乌克兰提供了5000顶头盔和野战医院。但在战争爆发后,由于手机直播的原因,欧洲民众大多通过直播观看了战争过程,再加上泽连斯基出色的表演,大大激发了欧洲的民意,欧洲民众开始大规模游行,要求政府对俄施压。由于欧洲舆情失控,欧盟各国政策被民意绑架,出台了很多与俄罗斯两败俱伤的政策。比如将俄罗斯部分银行踢出Swift、加大对乌克兰致命性武器援助,德国甚至打算中断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重新搞煤炭和核电。假如欧俄之间的能源合作破裂,那欧俄之后可能会进一步丧失合作空间。

欧俄关系破裂的最大受益者是美国,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太空军会以马斯克的名义为基辅提供「星链」技术支持,因为保持乌克兰网络通讯畅通能够更好地激化欧洲舆情,使欧俄进一步对立,走向两败俱伤的境地,毕竟将俄罗斯剔出Swift的成本大部分由欧盟承担。另外,现在美国也不担忧俄乌战争结果了,因为无论乌克兰是加入欧盟还是被俄罗斯侵吞,最终都会导致欧俄之间失去缓冲国。而且美国通过激化欧洲民意,使欧盟间接以军事手段介入乌克兰局势,那美军也无需再大量增兵欧洲,可以将精力拿来对付中国。

局势发展到这种程度的话,必要的时候我国应该出面调停。因为欧俄对立现阶段并不符合我国利益,事实上中俄德法如果联手的话亚欧大陆传檄而定,完全有可能将英美赶出亚欧大陆。之前中俄之间油气采用欧元结算就是为了争取欧盟,德法两国领导人也一直反对北约东扩。欧俄对立会导致亚欧大陆东西联动的战略破产,一带一路和中欧班列也会受到影响,这并不符合我国利益。因此,之后如果战局陷入持久战,且美国迟迟不向欧洲增兵,我国应积极充当欧俄之间的调停者。

五、如何看待美国介入尼泊尔局势?

这些年舆论有一种倾向,喜欢盲目贬低国外。比如拜登,经常被认为是「老年痴呆」,比如印度,经常被认为落后而愚蠢。这种过分情敌的论调可能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比如这次俄乌战争,俄罗斯就是失误在低估了乌克兰的抵抗意志,也低估了泽连斯基作为理想主义者的坚守决心。因此我们应该引以为戒,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其实研究拜登上台后的政策,可以发现他内政一塌糊涂,比如3万亿的「重建美好法案」泡汤、没有控制住新冠疫情、也没能执行反垄断政策,但那也是因为美国国会党争太厉害,各方都有自己小算盘,以致于很难达成一致。但在外交政策方面,拜登显示出了他从政50年的老辣经验,外交水平比特朗普这种政治素人强太多。特朗普虽然对外很强硬,但务虚不务实,经常选择鱼死网破的打法,他在任期间,德国和俄罗斯眉来眼去,「北溪2号」也有序推进,如果特朗普一直在任,那今天「北溪2号」估计都投入运营了,德国和俄罗斯也可以携手并进,带领欧洲走向辉煌。特朗普执行期间还粗暴地撕毁了「伊核协议」,也未能及时撤出阿富汗驻军,导致美国继续深陷中东泥潭。而且特朗普经常对北约盟友施压,一会索要经费,一会加关税,导致美国盟友对其离心离德。

年轻时的拜登:

但拜登上台之后,美国外交手段从简单粗暴转变为阴险毒辣。比如挑动乌克兰危机,将盎格鲁撒克逊人挑拨离间、离岸制衡的手段发挥得淋漓尽致。事实上当前来看乌克兰危机给美国带来的利益比拜登之前预测得还要高,不仅欧洲资本大量回流美国,欧盟甚至都间接卷入战争之中。所以不应再继续贬低拜登能力,而是要深入了解拜登离岸制衡政策的精髓,研究应对之策。

尼泊尔是中印之间缓冲国,假如美国介入,中印边境恐得太平:

这不,乌克兰危机还没结束,拜登就开始图谋尼泊尔了。我们知道世界有三大缓冲国:乌克兰、蒙古、尼泊尔,分别是欧俄、中俄、中印之间的缓冲国,乌克兰已经被美国搞了一波;由于中俄关系比较牢固,蒙古美国拱不动;因此拜登又开始把坏心思盯向了尼泊尔。

近日,尼泊尔批准了与美国签署的 「千年挑战计划」协议(MCC),该协议规定美国政府「援助」5亿美元用于尼泊尔国内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建设315千米长的双回路输电线路、改善道路条件等项目。表面上看只是经济协议,但实则不然,美国可能想以经济援助为诱饵,将尼泊尔拉拢到「印太战略」里面。俗话说吃人嘴软,冷战期美国就是通过马歇尔协议将西欧拉拢至自己阵营的。随着美资进入,尼泊尔亲美势力可能会抬头,保不准哪天美国就顺势诱惑尼泊尔加入其印太军事同盟。

当然美国不会真心实意保护尼泊尔的,它会干的事情就是把尼泊尔丢给印度,让印度来协防。印度经济和人口重心都在北面的恒河平原,早就想在青藏高原建立缓冲区。如果印度政府没看清局势,一贪心就把尼泊尔给「军事化」了,那中印边境就再无宁日。

中印边境和中尼边境长度相差不大:

中印边境长度1700公里,中尼边境长度1400公里,两者相差不大。如果印军进驻,尼泊尔也军事化了,那中印地缘矛盾会变得非常大,如果不丹也加入进来,那意味着中印之间有三千多公里长度的边境线,长期军事对峙将是很难避免的事情。

就当前来看,中印边境主要分为西段(阿克赛钦)、中段、东段(藏南)等区域,过去双方在此产生过军事对峙和冲突。如果之后尼泊尔也加进来,情况会复杂得多,西藏的交通大动脉——新藏公路、西藏的重要水源——雅鲁藏布江都会受到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卫西藏安全,我国可能就得加大在西藏地区的军力部署。我们知道青藏高原气候恶劣、海拔非常高,对人力和装备都有很大损耗,需要比对面印军驻派更强的军力才能保持地缘平衡。这样一来,我国就必须消耗大量资金用于在国土西南面部署陆军,用于发展海军的军费就会受到影响。

更糟糕的是,如果美国通过撬动尼泊尔这个地缘杠杆以破坏中印关系的阴谋得逞,印度可能就会被绑架到美国的反华战车之中,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先锋。好比此次乌克兰危机,明明欧俄都会因此受害,但双方都别无退路。

因此,为了防止尼泊尔成为下一个乌克兰,中印之间应该携手合作。当今的形势是中俄共同面对西方围堵,因此印度的立场很重要,印度与中国有矛盾,但与俄罗斯关系较好,与美国则既有矛盾也有合作。在当前的节骨眼上,应该摒弃成见,主动推动中俄印友好协作关系。假如俄军在乌克兰受阻,应该争取让印度一同帮忙缓和乌克兰局势,共同成为调停的第三方。中印也应该联手反对所谓的「千年挑战计划」协议,共同反对美国将尼泊尔问题政治化。毕竟在反对美国霸权方面,印度也有一定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