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河南卫视刚过去的【中秋奇妙游】晚会,以「文化+创新+技术+融合」来输出高质量的国潮文化。晚会中非常出彩的一个节目,就是名满盛唐的霓裳羽衣舞。
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亲自看一下完整的节目视频。
https://www.zhihu.com/video/1694685170450616320节目创意以一位唯品会女性买手在选品时穿越的见闻为线索,贯穿了整个故事:
世人只知【长恨歌】里「惊破霓裳羽衣曲」的叹息,却少有人知道,白居易还一直有个执念,想要复刻这盛世歌舞。
她看到白居易与元稹四处搜寻布料、挑选舞者,看到他们争论是否要有倾国倾城之色才能重现这部伟大的作品。
霓裳羽衣之妙,并不只在舞者的身姿容貌,它是一种盛世之容、华裳之美,是一种大唐才有的从容之美、自信之姿。
白居易认为这部作品的伟大在于它内在触动灵魂的美,这种美只要训练得当,普通舞者也可以再现并传承下去。
听此一言,她仿若看到有女子身着华丽的霓裳羽衣,在圆台上起舞……
为什么把霓裳羽衣舞放在中秋主题晚会呢,也是有渊源的。
【太平广记·卷二十一·神仙·罗公远】中有记载:
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
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清丽奇绝,宛转动人!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虽说「玄宗游月」只是民间传说,但艺术来源于生活嘛,唐玄宗确实沉迷修仙,道教也一度成为了国教,修道之人又总爱说些「天上的故事」,这个版本的中秋传说在民间流传起来也不奇怪。
不过真要论起霓裳羽衣舞的来源,这传说就一点也站不住脚了。在【资治通鉴】中关于霓裳羽衣曲的由来的部分,就已经否定了这个民间传说的真实性:
玄宗时,河西节度使杨敬述献【霓裳羽衣曲】十二遍。……俚俗相传,以为帝游月宫,见素娥数百,舞于广庭,帝记其曲,归制【霓裳羽衣舞】,非也。
由于史料缺失,关于【霓裳羽衣曲】的由来也是众说纷纭,但流传较广的是以下两种:
一种说法是唐玄宗登女几山时,获得了创作灵感,自己创作了【霓裳羽衣曲】。
这一说法主要来源于刘禹锡的诗作:
刘禹锡的【三乡驿楼伏睹玄宗望女几山诗,小臣斐然有感】中提到:「开元天子万事足,唯惜当时光景促。三乡陌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
但如果霓裳羽衣曲真是唐玄宗自己创作的话,那么在新旧【唐书】和其他一些记载唐玄宗音乐活动的文献中,不可能完全没有记载,我觉得很难认可。
还有一种说法是由杨敬述进献的【婆罗门】改名而得,这一说法有更多史料支持:
【资治通鉴】中提到了「河西节度使杨敬述献【霓裳羽衣曲】十二遍」。
【唐要会】中记载「天宝十三年,太乐署曾经将【婆罗门曲】改为【霓裳羽衣】」。
白居易也在长诗【霓裳羽衣歌】中明确地断言:「杨士造声」又在其自注中作了简要说明:「开元中西凉府杨敬述造」。
河西即我们现在的青海甘肃,也就是当时的西域,这首曲子在音律方面确有很多西域乐曲的风格在,可以参考白居易的【霓裳羽衣舞歌和微之】。同时在霓裳羽衣舞里也有融入敦煌壁画中的舞姿,我个人也觉得这个由来更为可靠。
【霓裳羽衣曲】不但是唐代宫廷音乐的巅峰之作,同时也是歌舞集大成之作。
作为霓裳羽衣舞的首演及编舞者,杨玉环和霓裳羽衣舞可以说是互相成就,千百年来只有她所呈现的作品最负盛名。
白居易在【江南遇天宝乐叟】一诗中写到:「贵妃宛转侍君侧,体弱不胜珠翠繁。冬雪飘飖锦袍暖,春风荡荡霓裳翻。」在【长恨歌】中也有形象的描述:「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盛唐时【霓裳羽衣曲】主要在宫廷演出,由技艺高超、容貌昳丽的乐师身着华美动人的舞衣,编织出这一场宛若天人的幻梦。而唐代中后期【霓裳羽衣曲】逐渐转入民间,也不再执着于表演者的容貌与技艺,乐舞的形式变得更加灵活多样,可以根据表演者所处场合与心境不同演绎出不一样的作品,更加注重作品的精神内核。
【中秋奇妙游】中的霓裳羽衣舞,就再现了盛唐时期的极致之美。
在节目中有这样一段台词:「霓裳羽衣,并不属于任何一个人,也属于所有人,每个人的心中都可以有自己的霓裳羽衣舞。」
我想,以唯品会女性买手作为穿越见闻的主视角也是发自这一中心思想的。像唯品会这样买手制的电商平台,可以把「美」带到我们身边,通过「买手制好货」与「好价好服务」,让美属于我们任何一个人,这也是唯品会选择植入这档节目的核心目的。
撰写文章之余,我也亲自体验了一下,翻看了唯品会平台上的国风服饰,倒有不少让我眼前一亮的款式。
看着它们不由联想到华丽繁复的霓裳羽衣若是放在现代,改成适合日常穿出门的常服模样,是不是也与这些衣裙有几分相似,富有端庄古韵,仿若是画卷中女子踏入现代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