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匍匐前进为何只流传于我军之中?欧美军队为何不练这战术动作?

2024-10-27军情

小时候听老叔说起他当兵时训练匍匐前进的往事,印象很深。

老叔在70年代初,是广州军区所属湖南军区独立师后勤部门的兵。毛主席时代所有的陆军部队都严抓士兵基础技战训练,后勤人员和一线士兵一样,各项操典课目也得练。在入伍后的初期,除了射击、扔手榴弹、越野,老叔练了好多天的匍匐前进。

说起那阵儿的体验,他的脸上面带苦色。南方地区天热潮湿,每个兵都是一身的薄帆布夏服,就在发潮有小石子的地面上,来回地作侧身匍匐,一爬就是几十米。那个胳膊肘枕着衣袖这么来回地拖,不久里面的肘部皮肉就给磨破了,那血 着汗水都粘到了衣袖上。回来以后呢,可不许停,过后歇一阵,管事的用卫生毛巾蘸些生理盐水就给你擦抹伤口,那个滋味是又沙又痛,然后还得去练。

这匍匐前进,是陆军士兵基本的战场技能之一,主要分低姿匍匐、高姿匍匐和侧身匍匐三种,它既是战场接敌的主要手段,也是躲避敌人火力的必须方式。

儿时我看电影,在大片【南征北战】和【董存瑞】当中,就对这个动作印象很深。一般来讲,战士通过比较平坦开阔的地带,通常选用的都是侧身匍匐和低姿匍匐这两种姿势。侧身匍匐,即是用左肘臂支撑身体,右手持枪,将左腿尽力回缩,同时右腿尽力地伸直。行进之时,左臂和左腿尽量前伸,再借用右脚跟的蹬力,使身体不断地前行。

这个动作在匍匐前进诸法之中,比较的快些,所以最常用。但由于此法令上身支起,在通过开阔地时目标比较大些,并且容易遭受跳弹的杀伤。

【南征北战】片中,张瑞芳手下的那个游击战士,就是采取的侧身匍匐,结果被敌人的机枪连射打到地面上,跳弹伤及了胸部。与其相比,低姿匍匐通过开阔地就保险多了,因为这个姿势人基本身子都贴到了地面上,对躲开敌方枪口的瞄准和破片杀伤均为最有效。

在这个动作当中,人是用左臂和右臂轮流伸直,同时借用左、右腿轮流前缩,靠上臂和腿部的力量爬行。此种手法,特别适用于平原地带以及接近敌军火力网的地带。

在【董存瑞】里面,大批我军战士都倒在了那座桥形暗堡前的开阔地上,问题就出在目标太过突出。那个情形底下,人的身体只要突出一点儿,那挺重机枪就能打到你。而这低姿匍匐的方式,对付敌人机枪的扫射,便是最保险安全的一种接敌手段。它的缺点就是太慢,另外就是长时间压迫心脏,非常消耗体力。

侧身匍匐对于远距离高弹道的敌火力目标,是有效的接敌手段,诸如坦克。我军战士很多都是这样接近爆破敌军坦克的。

在20世纪,中国陆军以及民兵部队,都格外地注重匍匐前进的技能训练,原因即敌强我弱。那会儿的我军,没有能有效压制敌堡、摧毁敌重火力、机枪火力的技术力量。

抗日战争中,日本人用的三八大盖,其射程远,弹道直,子弹威力大,在工事中实施平射,对于想要靠近敌垒的战士来讲,你如果不采取攀爬地面的匍匐手段,基本难以活命。在战争的前线,每个日本兵配备一支三八大盖,左右腰带各挂一个30发弹药的子弹盒,这样一个小队的鬼子,三八步枪配弹就至少有三千多发,比八路军一个正规营打仗用的子弹还多。所以民兵游击队那会儿跟人家打,只要想靠近,你不趴着前进是根本不行的。

工事里的捷克机枪对开阔地的步兵极具杀伤力。

那个时代,解放军最怕的还是敌人的捷克式轻机枪,因为它的射速高,战场灵活移动性好,弹道也很低(机枪支架仅高30多厘米),因为人的头部也就30多厘米高。所以,在这样的火力面前,要是你在开阔的地形环境下不采取低姿势匍匐,那么头部、胸部都会被轻易地打到。另外,日本的歪把子机枪,其精准度高,弹道直,用其配合众多贴低地面的三八枪,形成高低错落的直射火网,也是很难抵御的。

应当说,匍匐前进这种技能训练,大都是诸如过去中国军队那样的凭借近战轻步兵战术、武器技术力量较弱的军队的专利,而在凭借重武器优势作战的欧美军队当中,就不大普遍。

(完)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红小岩谈古论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