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中国做出最坏打算,如果俄罗斯战败,我国必须得做的三件事

2024-09-18军情

俄乌冲突进入第三个年头,战局扑朔迷离,未来走向难以预料,即使是最的军事分析家也难以预测最终的胜利者。这场战争对全球格局的冲击波及甚广,中国自然需要审慎应对,做好充分准备,以应对各种潜在挑战。

假如,只是假设,俄罗斯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冲突中落败,那么中国需要着重关注并妥善处理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首先,国防建设需要提速增效。古人云「唇亡齿寒」,中俄两国恰如唇齿相依,一国的安危直接影响另一国的安全环境。

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承受着来自西方的巨大压力,包括严厉的封锁和制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中国所面临的地缘政治压力。为了支持乌克兰,美国及其北约盟友已经投入了超过两千亿美元的巨额资金,足见其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削弱俄罗斯的决心。

一旦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遭遇重大挫折,西方世界下一个目标很可能就会转向中国。更令人担忧的是,如果普京因为战争失利而失去权力,新的俄罗斯领导层是否还会延续中俄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这个问题充满了不确定性。

新政府有可能倒向西方,甚至加入到遏制中国的阵营中。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中国在北方边境将再次面临巨大的军事压力。

因此,如果俄罗斯真的面临战败的风险,中国就需要抓住时机,加快国防力量建设的步伐,确保即使在最恶劣的外部环境下,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也能得到可靠保障。

此外,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上的表现暴露出俄制武器装备在实战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这也提醒中国必须减少对俄制武器的依赖,进一步增强自主研发能力。

幸运的是,中国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国防工业的独立自主。尽管过去曾大量引进俄制武器装备,但这些装备在中国军队中的地位已经逐渐下降。

例如,中国空军曾经装备的苏-27、苏-30MKK以及苏-35等俄制「侧卫」系列战机,其性能已被中国自主研发的「侧卫」改进型全面超越,退居二线。

其次,建立健全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至关重要。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经济腾飞,连续十多年保持着平均超过7%的惊人增长速度,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

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程度上的代价,那就是中国经济对西方国家的依赖度有所提高。一旦西方国家决定与中国经济全面脱钩,并利用各种手段胁迫其他国家孤立中国,中国经济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俄乌冲突的升级有可能成为催化剂,加速这一进程。如果俄罗斯战败,西方国家的信心势必膨胀,这将促使他们加快与中国脱钩的步伐。

事实上,早在2018年,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就挑起了对华贸易战,这表明西方国家早已萌生了将中国排除出全球贸易体系的念头。但由于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工业国,西方国家在采取行动时不得不有所顾忌。

如果俄罗斯战败,而新一届俄罗斯政府选择亲近西方,那么西方国家将可以轻易获得廉价的工业能源,从而加速其自身的工业复苏,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届时,即使中国拥有庞大的工业产能,但西方国家已经能够实现自给自足,很可能不再需要与中国保持现有的贸易关系。

为了防范这种潜在的风险,中国需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其中建立起独立自主的经济内循环体系是重中之重。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国家,中国本身就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消费能力也在稳步提升。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比任何国家都更有条件建立起完善的经济内循环体系。最后,中国需要在国际社会争取更广泛的支持。

回顾俄乌冲突,俄罗斯给我们上了重要一课,这堂课的重点不是军事上的轻敌,也不是经济上的准备不足,而是如何在冲突初期就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

对俄罗斯而言,「特别军事行动」是为了拯救俄罗斯民族的命运,也是对北约东扩的回应,其出发点和合理性毋庸置疑。

俄罗斯在外交上的表现却差强人意,在冲突初期,俄罗斯几乎被塑造成人人喊打的「侵略者」。直到后来普京调整外交策略,开始积极与亚非拉国家接触,才逐渐扭转了被动局面。

俄罗斯为何会在外交上犯下如此错误?这与俄罗斯人根深蒂固的「欧洲情结」密不可分。他们总是把自己视为欧洲国家,思想中带有强烈的「欧洲中心主义」色彩。也正因如此,俄罗斯从一开始就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群体:西方国家并不代表整个国际社会。

除了西方国家,世界上还有广大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他们同样可以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尽管俄罗斯后来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及时调整了外交策略,但最初的失误已经使其在国际社会中陷入被动,这也是俄罗斯国际话语权不断下降的原因之一。

中国必须从俄罗斯的经验教训中吸取经验,避免重蹈覆辙。值得肯定的是,中国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发展中国家的声音,多年来持续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并与许多国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因此,中国被国际社会孤立的风险相对较低。

总而言之,俄乌冲突的未来走向充满了不确定性,其对全球格局的影响也将持续发酵。中国需要保持高度警惕,积极应对各种潜在挑战,特别是在国防建设、经济发展和外交策略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以确保国家安全和未来发展不受外部环境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