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德国就是二战的「点火者」。要不是德国挑起事端,这场硬塞给世界人民的悲剧基本不太可能出现,这是没法否认的事实。
从物理学的层面来讲,在一所房子中,如果没有多少可燃物,含氧量也低,就算有人故意纵火,这房子咋能燃起大火呢?所以,光指责德国引发了二战的战火,这有些不全面。大家都没好好琢磨当时国际关系里的深层问题。
实际上,老是嚷嚷着要维护自由的美国,恰恰是给德国创造「纵火」契机的元凶。这事儿啊,得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的 1918 年初讲起。
唯恐世界不安宁的,那就是美国!
1918 年初,俄国里边有了巨大的变化,一个新国家冒出来了,协约国也散了。美国加入作战让反德那一方力量变强了,德国不再腹背受敌,能缓口气了,一方面用不多的兵力牵制刚出现的苏俄,想要弄个新的战略大后方;另一方面能向西线集中很多兵力,打算称霸欧洲。
这会儿,美国总统威尔逊弄出了有名的「十四点原则」,直接就让历史进程变了。这「十四点原则」大概的内容是:
(1)各个国家不能搞秘密的外交,所有的外交事务都得签订公开的协议。
(2)每个国家都拥有在海上航行的绝对自由权利。
(3)把所有的贸易壁垒都废除掉,保证贸易是平等的。
(4)各个国家都依照相关的协议进行裁军。
(5)妥善处理殖民地的问题,不但得公平对待殖民地民众的利益,还得考虑殖民地政府的合理诉求。
(6)各个国家的军队从苏俄撤离,保证让苏俄成为一个拥有主权且独立的国家。
(7)德军从比利时撤离,确保比利时成为拥有主权且独立的国家。
(8)德军从法国撤离,原本被德军掌控的阿尔萨斯、洛林这两个地方还给了法国。
(9)依据民族成分,对意大利的疆界进行重新划分。
(10)按照奥匈帝国老百姓的想法,准许各个民族自己管理自己。
(11)让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内哥罗这三个国家恢复到战前的领土范围。
(12)承认奥斯曼帝国掌控着土耳其的部分领土,不过土耳其境内的各个民族都有自治的权利,达达尼尔海峡被定为永久的国际航道。
(13)重建有出海口的波兰,保证它的主权是独立的。
(14)成立国际联合组织,让这个组织带头守护各国的主权独立以及领土完整。
要是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真能全都落实好,明眼人都能瞧出来,整个这一套对德国那是最有好处的。而对于英、法这俩战前国际规则的制定者来说,那是最不利的。
在那个时候,英国和法国在全球的海外殖民地是最多的,实力够强,能弄市场垄断和贸易壁垒。要是威尔逊提的经济原则、殖民地原则还有海上自由航行原则真能实现,那英法两国的经济体系就得遭到重大打击,综合国力也会跟着下降。
德国原本就没多少外海殖民地,在打仗的时候,大部分殖民地还都被敌国给占了。要是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能全都实现,德国凭借自己新兴的工业体系,反而能更轻松地开拓海外市场。
最糟糕的是,要是民族自治原则真能施行。不管是英国、法国,还是奥匈帝国、沙俄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肯定会在转眼间就陷入内部纷争当中。那时候,德国周边就会冒出一大群新的小国家。凭借自身的综合国力,德国能更轻松地把周边的小国变成自己的势力范围。
这正是德国人一直心心念念想要达成的大统一计划。在此之前,英法两国搞分而治之那一套,使得德意志民族始终处于分裂的状况,德意志民族的故土常常变成列强争斗的主要战场,还总是沦为列强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牺牲品。
要是依照威尔逊所提出的民族自治的原则,那德国之前发动的三次统一战争还有这次世界大战都没达成的统一规划,光靠说说就能成真。因此把阿尔萨斯、洛林这两块地方还给法国,对德国来讲,那是好处更多。
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刚一发表,不光英国、法国、意大利这些国家不信,就连德国人也不信这是真事儿,觉得这是用来打击德军士气的招数。
其中,欧洲各国最觉得不安的是最后那个原则,就是建立国际联盟的原则。这个机构既不是世界的政府机构,又不是能约束各国的议会,没掌握军队,也没有经济来源,那要怎么解决国际纠纷呢?
不过呢,参战的各个国家在战火之中都破烂不堪了,不管这场战争谁输谁赢,战后都得重新建设家园,而这所有的事情都得指望财大气粗的美国。因为不想得罪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这三个老牌的列强只能忍气吞声,还偷偷地把这个「十四点原则」变成打击德军士气的武器。
居心不良
虽说美国总统威尔逊老是把反对割地赔款挂在嘴边,还讲自己是要拯救世界人民。可实际上,他那所谓的「十四点原则」,不过是美国用来搅乱欧洲和亚洲,方便日后称霸世界的手段而已。
要是英国跟法国不服气。行啊,美国就不管这场战争了,英国和法国准会被德国揍得屁滚尿流,要不美国背地里再给德国帮帮忙,那时候,世界秩序的建立者就不是英国和法国啦。
另外,就第 13 条原则来说,重建有出海口的波兰,这显然是在欧洲中心地带埋雷呀。波兰要是想拥有出海口,就得向西从德国的地盘上抢,或者向北从新成立的苏俄那夺。可是,德国和苏俄能同意吗?
可以看出来,美国的威尔逊集团一边拿德国去算计英国跟法国,一边又用波兰和苏俄来牵制德国,亚洲各国则成了美国还没显露出用途的棋子。
威尔逊集团之所以这般言行不一,关键在于当时美国的军事实力比较弱,世界秩序的主导者仍然是英国和法国。为了完全打破原来的世界秩序,美国只得一步步下套,让欧洲列强互掐,最后两边催债,成功坐上世界霸主的位置。
果真是这样,过了 8 个月,到了 1918 年 8 月上旬,英国远征军使劲儿出击,把德军打得不停后退。
8 月 8 日,德军士气萎靡,盟友接连宣布投降。在这种寡不敌众的情况下,德国只好主动向英、法、美三国提出停战的请求,不过停战的条件是按照威尔逊「十四点原则」的内容来处理战后的相关问题。
这可真是个千古难见的奇葩情况。身为战败国的德国,竟然能趾高气扬地宣布投降,而且靠投降这一招还能捞到发动战争都得不到的好处。
作为战胜国的英国和法国,不但没捞着战胜国应得的好处,反倒大亏特亏。特别是中国,名义上也算战胜国,可可怜怜的,照样改变不了被列强欺负的情形。
要说战后各国都得裁军这个原则,对美国和德国都有好处。欧洲列强都裁军的话,美国就不用操心兵力不够的事儿了。德国呢,本来就战败了,军事肯定会受到很大限制,如果战胜国也大规模裁军,那德国也就不怕英法两国的报复啦。
没多久,国际联盟建立了,德国由于是战败国,没能进去。刚诞生的苏俄因为意识形态的缘故也进不去。倡导成立国际联盟的美国,随便找个由头,就没加入。反而是有美国支持的日本和意大利,老是破坏国际联盟定的规矩,使劲搞军事扩张。
最终,这个国际联盟组织削弱了英国和法国的作用,由此给后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隐患。
德国战败后得靠着威尔逊「十四点原则」重新崛起。德国综合实力没受太大损伤,扩张的心思还在,跟英法的仇也没解开。被孤立的苏俄肯定会对周边列强小心提防,奥匈帝国和土耳其帝国被拆分后,新出现的小国彼此之间矛盾一堆。
可英法两国盼着欧洲那些新冒出来的小国能给他们在东侧当个缓冲带。这时候,欧洲各国乱成了一锅粥,到处都被美国这个在外面的国家管着,美国稍微动点手脚,欧洲这火药桶就会马上炸了。
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让美国给算计啦
那时候的德国,虽说有世界顶尖的军事体系和厉害的工业体系,可它把周边所有国家和民族都给得罪光了,树敌无数。而且它的海上航道还被敌国限制住了,所以注定当不了世界大国。只要有着称霸世界心思的德国还继续冒险乱来,当时欧洲四强的英、法、俄、意以及新出现的很多小国家必然会遭受重大损失。
另外,在亚洲这一块儿,中国、苏俄跟日本相互争斗完以后,亚洲大陆上就没哪个国家能消停了。到那个时候,美国这边卖长矛,那边卖盾牌,你们可劲儿打,武器不够就都来我这买,药品物资啥都有,我两边都卖。等你们不打了,战后要重建家园,还得跟我借钱。
好比在「九一八事变」前后,侵华日军主要靠从美国那里获取发动战争的各种资源,中国人民却遭遇武器禁运,只能干瞅着日本侵略者侵占中国领土。等打得差不多时,美国以救世主姿态参战,最后两边好处都占。就这么着,美国把世界各国都给算计了。
不得不说,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称得上是世界历史中最出色的阳谋。美国的威尔逊集团不光给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了火种以及纵火的条件,还让美国顺利地坐享其成。德国和日本变成了美国称霸全球路上的棋子,这两国以自身的悲剧成就了美国如今的辉煌。
二战结束以后,美国对待中东问题,还是依照威尔逊「十四点原则」来办,结果让中东地区老是打仗。可到了现在,依旧有好多国家愿意给美国当马前卒,被美国卖了还帮着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