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中印坦克曾相距500米,印度一线部队军官请示射击,莫迪:看着办

2024-07-17军情

1962年,中国在对印自卫反击战中取得胜利,使得印度军队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避免与中国再次开战。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印度人似乎逐渐忘却了当初那场战争带来的痛苦。因此,时至今日,印度多次几乎挑起与中国的战争。

中印边境冲突

2023年4月,印度陆军参谋长马诺杰·纳拉瓦内上将正式卸任。

他在卸任时曾出版了一本书,名为【命运的四星】。书中披露,印度在2020年8月31日险些与中国发生战争。

根据马诺杰·纳拉瓦内的说法,导致冲突的原因是中国在加勒万小河口三角洲设置了两个帐篷,阻碍了印度的巡逻路线。

为了确保巡逻路线的顺利进行,印军要求中国解放军拆除这两顶帐篷。

中国在其领土上建设据点,显然不会满足印度的要求,因此,印度决定向这个「霸道的邻居」发起挑战。

到8月29日,印度军队占领了热钦山口周围河口上的四个高地阵地。解放军迅速察觉到这一情况,并于31日派遣装甲部队前往前线。

随后印度人发现中国军队的坦克逐渐靠近他们,甚至形成了对印军的包围态势。

印度方面自然非常紧张,于是前线指挥官马诺杰·纳拉瓦内立刻致电印度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和印度总理莫迪,向他们请示是否需要开火。

莫迪直接让马诺杰·纳拉瓦内看着办,但他只能得到一些模棱两可的回答。

任何行动都应基于纯粹的军事判断,你可依自己的判断做出适当的决策。

解放军的坦克力量并非突然出现在印军面前,其装甲力量是逐步推进的过程,这给了马诺杰·纳拉瓦内充足的反应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马诺杰·纳拉瓦内在书中描述他至少拨打了十余次电话,向莫迪和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请教意见,但他们的回答总是模棱两可。

当马诺杰·纳拉瓦内决意亲自掌控局势时,印度军队与解放军的坦克力量已相距约500米。

一般来说,坦克的作战半径约为2公里,500米的距离足以让双方交战数轮。

在这关键时刻,印度北方司令部的最高指挥官尤格什·库马尔·乔希中将正与马诺杰·纳拉瓦内通话,询问其是否决定发动攻击。

马诺杰·纳拉瓦内最终做出了一个决定,他决定不开火,这一决定没有引发战争。

马诺杰·纳拉瓦内还拨通了中国的电话,与中方进行了初步会谈。

2020年9月4日,中印两国的国防部长在莫斯科会晤,商讨边境对峙事宜。

直到2021年1月25日,双方经过九轮军长级会谈,终于达成了「脱离接触协议」,并开始撤回各自的部队。

印度为什么要挑起冲突

此次事件可谓极其危险,一旦印度率先开火,中国将立即反击,随即「第二次对印自卫反击战」便会打响。

其实,熟悉中印边境历史发展的朋友都清楚,这并非是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后,中印双方的首次大规模冲突。

早些时候发生了众所周知的加勒万河谷冲突。可以说,这次冲突原本是中印边境上的一次普通事件,因中国的公开报道而声名远扬。

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及随后的几十年中印边境冲突,其根本原因在于印度试图利用民族主义来凝聚国内人心。

印度原本只是一个地理概念,后来被英国整合成一个整体。在英国撤离印度时,印度境内仍存在许多土邦、王国和部落。

这个国家难以齐心协力,因此,1962年的尼赫鲁希望借助一场军事胜利来树立自己的威信,以此激发民族主义,从而解决国内各土邦和其他割据势力的问题。

进入21世纪,印度国内依然四分五裂,莫迪政府仍需依靠民粹主义来维持内部的稳定。

中国这个强大且与印度接壤的国家,成为了印度激发民粹情绪的最佳对象。

印度内部并不是一条心

尽管1962年中印自卫反击战已经爆发,且在随后几十年间中印关系几乎再次陷入战争的边缘,其根本原因都在于印度缺乏追责机制,高层领导人都试图推卸责任。

如同我们之前提到的2020年8月中印差点爆发冲突一样,莫迪和印度国防部长将处理权交给了印度陆军参谋长马诺杰·纳拉瓦内上将,实际上只有一个核心目的,那就是推卸责任。

如果中印爆发冲突,莫迪可以将责任推给马诺杰·纳拉瓦内,声称是他擅自下达了命令,导致了中印交火。

如果中国率先发动进攻,突破了印度的防线,莫迪可以将「战败」的责任归咎于马诺杰·纳拉瓦内,认为是他的指挥失误导致了失败。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当前印度政府与印度军方之间并未达成一致。

在全球范围内,中国这种「党指挥枪」的情况极为罕见,更多的国家还是由文官集团与军方进行斗争。

印度政府因此希望利用中国作为「外部威胁」,以激发民族主义情绪,从而增强国家的凝聚力,但并不希望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

印度军方并不怎么愿意。

当责任明确归咎于印度政府时,即便深知胜算渺茫,印度军方也毫不犹豫地打响了第一枪。

大家想通了这个道理,对于现在印度在中印边境问题上的诉求变得更加神秘起来,也就不难理解了。

马诺杰·纳拉瓦内没有下令开枪,主要因为印度政府将责任推卸给了他,要求他承担责任。#深度好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