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矮大紧的本行是音乐,其它方面虽然样样通然而样样松。韩国在武器装备方面的贴牌攒机货还是不少的,而且性能都还不错,比如K2、K9、失踪大王之类的,对于矮大紧这种军事方面一知半解的人来说看起来还是很唬人的,就是不能深究分系统来源罢了。
有人在底下扯说我没具体分析?
那我只好把K2、K9、失踪大王这三个韩国明星重装备揪出来扒皮了。
K2
火力系统:Rp20L55+DM53,全套德国货
发动机:MTU.MB883,全套德国货
火控系统:稳像+猎歼+射击门,全套美国货
防护系统:只有这个可能是自己的,而且搞得还不错,能防御Rp20L44+DM53的中距离直接攻击,应该是参考了T-80U的全约束陶瓷复合装甲之后研发的,当然也可能是从俄罗斯购买的货架产品。
K9
火力系统:瑞典进口52倍径155毫米炮坯再加工
发动机:PZp000的车身,全套德国货
火控系统:美国霍尼韦尔公司出品,包括整个炮塔转动装置、弹道计算机、装弹系统等
失踪大王
雷达系统:以SPY-1和战情中心为核心的宙斯盾系统,全套美国货
火力系统:奥托,MK41搭配阿斯洛克、标准II、海麻雀
实际上整个失踪大王就是伯克II拉皮,上面唯一韩国自产的分系统是一个「青龙」短程巡航导弹。
来,跪求棒粉继续嘴硬表示「这些我大韩民国都造的出来只是不屑于造。「
有些同志不理解分系统依赖进口会有什么问题,我就简单讲解一下。
军工零件大量进口会出现几个很严重的问题,和民品并不完全一样。
一是兼容。主要是各个分系统互相影响的问题,比如印度的山寨盾舰一直没办法投入实战就是因为各系统电磁兼容太惨,雷达一起开就会互相干扰,所以一直在测试。之前知名的K1A1水泥墩事件也是因为韩国自作主张在这个「小M1」上换装了更好当然也更重的主装甲造成重心失衡。韩国在处理兼容问题上也经常出问题,除了我刚才说的K1A1翻不过小小水泥墩之外还有新锐步战浮渡测试的时候因为浮力不足沉底的乌龙。
二是供货。军工市场和民用工业品市场完全不同,尤其是韩国需要的这些尖端零件,都是产能不足的状态(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标准II从定型到现在一共造了两万多枚,日韩分到的都只有几百枚,真正打起来完全不够消耗,日常训练都不怎么敢用)。零件大量进口造成的问题就是一旦打起来万一供应国出于某些考虑停运(想想马岛战争中永远到不了货的飞鱼)或者干脆就是产能出了问题(乌克兰拖了泰国好几年的T-84),你就只能抓瞎,连自己修理装备都做不到,或者就只能在和平时期花大价钱囤上非常多可能永远用不到的零部件和弹药。
三是过时。一般来讲,国际军工市场上的货架产品都是二线产品,真正的一线产品是不拿出来卖或者附加大量政治军事条件的——最新改进的标准II、AIM-9X、AIM120D、贫铀复合装甲、M829A3等等都是爸爸国基本上不会卖的。而且不止是爸爸国,各大军火出口国(其实就是五常)都会有一些非卖品,比如陶瓷复合装甲这一块,军火市场上就只能买到氧化铝这个级别的,碳化硅你想都不要想。同样,贫铀穿甲弹一般也是非卖品。
话说回来,韩国这几样东西在市场货里也是顶尖的了,以K2为例,Rp20L55+DM63是市面上能买到的最好的穿甲弹组合,同理MTU的1500马力欧洲动力包也是,包括很可能采用的氧化铝约束装甲,都是用钱能买到的最好的东西。当然,能不能用好还得看韩国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