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那些打算研究生跨考心理学的同学,你一般会给出哪些你认为「内行」建议?
2016-04-07知识
在[在行]上和很多想跨专业考研的朋友聊过,最常见的误区是,大家对于心理学这个专业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想象,不了解学校里搞的心理学是怎么回事,不知道心理学研究生实际在干些什么。
下面是一些关于这个专业的碎碎念,如果其中的某一条对你来说很新奇,那么建议多做一些功课,再做决定。
关于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只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大部分学心理的人都不会搞这个
但是,考研的人大概有一半都想学这个,所以竞争尤其激烈
以自我治疗为目的投身心理咨询,在老师眼中一般不是一个加分项
如果立志投身心理咨询,要做好心理准备,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回报周期可能很慢
我国的心理咨询市场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鱼龙混杂的状态,作为科班出身的人士,你可能会发现自己没有野路子跳大神过得滋润
关于跨考
心理学是一门转入门槛比较低的学科,无论你是什么专业背景,只要智力水平正常,肯下功夫,应该都能做到
考研这件事主要的困难在于心理学太热门,机会又少。据说,某大学心理系的考研录取率大概是几千分之一,这个比例已经低于该校在很多地区的高考录取比例
考研科目,英语和政治不论,专业课也没啥难的,唯一有技术含量的可能是心理统计
许多地方会推荐一本国内泰斗写的书作为参考书,其实这本书不适合初学者,我一般推荐科恩的【心理统计学】
尽量和你想报的导师提前建立联系,越早越好,理由略
选导师是门大学问。如果让我来排序,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性好,然后才是学术水平以及有没有钱
有的导师帮你介绍对象,有的导师不许你谈恋爱;有的导师帮你推荐工作,有的导师不许你实习导致你丢掉已经到手的offer;有的导师定期组织大家吃喝玩乐,有的导师一旦临时出差,学生们高兴得集体春游。都是真事。
导师人品如何,最重要的不是听ta自己怎么说,而是听ta的学生怎么说
许多人以为,只要自己能顶住魔鬼大牛导师的折磨,就能混出一片生天。对此我只能说:土样土性颇,三太拿衣服
当然,如果你有资本自由挑选导师,大概也不需要看这篇东西了
关于心理学研究生究竟在干什么
心理学是一门关于人类行为的实证科学
也就是说,作为一名心理学研究生,你的主要工作是看文献,设计研究,收数据,做分析,写论文
所以你需要阅读大量的专业文献
值得一读的文献大多是英文的
心理学的文章一般又臭又长(就像这篇回答一样)
作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学研究生,这种又臭又长的英文文献你大概需要看几百篇
你还经常需要做主试
做主试很累心,做一天实验之后,你可能会暂时失去与人类正常交流的能力
在学校里有很多职业被试,你可能会发现从入学到毕业你都在和那几个人打交道
你还需要学习统计学
心理统计不难,但如果你是怀着一颗文艺的心误入这门学科,可能需要转换下思维
你会发现,你的学业、论文、前途乃至人生都取决于一个数字:0.05
关于出路
如果你想科研,那么:
硕士只是个开始,博士是基本前提
读研是一个很好的过渡,可以帮助你熟悉心理学科研,积累资历,申请博士也将更容易
但是,总体来看,学术界的就业形势不太好,因为博士的生产速度远高于空闲教职的生产速度
这是现在的情况,如果你还没开始考研,那么等拿到了博士学位,那时候的情况大概会更糟
总的来说,学术之路的投入产出比是很低的,所以需要情怀的支撑
如果你想工作,那么:
除了心理咨询这个特例之外,心理学主要的谋生手艺是研究人类行为的科学方法
这个手艺不如写代码、玩数据那么硬,但也有用武之地
学心理的人,只有在研究生阶段才会接受真正的研究训练
所以心理系本科生不好找工作,但读研的性价比很高
关于在职硕士、专业硕士
考虑在职硕士项目的一般有两种人,一种是希望拿个文凭镀金,一种是希望学到真东西
如果你的主要目的是镀金,那么:
最重要的是搞清楚,你申请的项目是单证还是双证
单证硕士的含金量在HR界已经有共识,双证的目前还好,但未来不好说
证书的含金量和申请、学习的难度成正比
如果你的主要目的是学知识,那么:
对于在职项目的教学质量不要抱太高期望
教学形式一般是周末集中上大课,学员的背景参疵不齐,所以不可能讲得太深入
在一些学校,你可能有机会和老师建立起类似于学术硕士那样的指导关系,也见过有人把这种项目当成全日制硕士来念,但这取决于你和老师之间能否看对眼,分人,看命。
所以,如果想认真学习这个专业,还是考学硕吧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欢迎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