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有重量,在重力作用下,如果不加以限制,羽绒就会堆在衣服的下方,既不保暖又不美观。所以羽绒服(或羽绒内胆)都需要有绗线,目前所有的羽绒服都是如此。
羽绒服诞生的小故事
世界上第一个羽绒服专利是Eddie Bauer「埃迪 鲍尔」注册的,他也被视为羽绒服的发明人。其实在Eddie Bauer发明羽绒服之前,已经有些人尝试过往衣服里塞鸭毛,但都没能普及。
![](https://img.jasve.com/2023-12/03d6beb537a769d2bbd661ba2fa0ffa8.webp)
Eddie Bauer能发明羽绒服,有几个巧合。
- 首先Eddie Bauer本人14岁起就在体育用品店打杂,21岁时他开了自己的运动品商店,是远近闻名的钓鱼好手和户外爱好者,也能自己动手制作服装、背包和睡袋。
- Eddie Bauer有个叔叔叫斯科特,他叔叔曾参与一战,有次被伏击突围后,他叔叔差点被冻死,在一个废旧的厂房里发现一堆鸭毛绒,就将鸭毛塞到衣服里,鸭毛的保暖救了他。战后他将这件事当做笑话讲给Eddie Bauer,所以Eddie Bauer知道鸭毛绒能保暖
- Eddie Bauer有次登山时,因为失温险些丧命,这次经历,让他产生使用鸭毛绒制作羽绒服的念头。
![](https://img.jasve.com/2023-12/1d719af0198e33bc517e259fa6104700.webp)
Eddie Bauer制作羽绒服也并非一帆风顺,那时候鸭毛鸭绒并没区分,都是一起使用。他将鸭毛绒填充在衣服里面后,发现鸭毛的毛埂很扎人,于是就将鸭毛鸭绒分离,只需鸭绒填充。
这个过程说着容易,那那时候没有自动分毛机,一个小时也就能分拣出几克羽绒,一件羽绒服充绒100克的话,也需要几十小时才能分拣完成。或许之前没能发明出羽绒服,在分拣这步就放弃了。
![](https://img.jasve.com/2023-12/b3e3a7d3a35866503a841d9fbaf25be9.webp)
另一个问题是在衣服夹层塞进鸭绒后,鸭绒沉坠在衣服底部,可填充很多鸭绒撑满后,衣服又特别肥大,他几经尝试后,用绗线技法解决了充绒问题。他还在领口、袖口、下摆使用螺纹设计,避免从这几个地方灌风。
![](https://img.jasve.com/2023-12/2cdabca4370821a146d38d8b3e640bd4.webp)
Eddie Bauer将这款羽绒服命名为Skyliner,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羽绒服。以现在的眼光看,这件羽绒服和现在的都别无二致。
离散的羽绒需要绗线分割
虽然绗线限制羽绒离散度,但依然受重力限制,在羽绒服设计文献中,普遍认为绗线间距以不超20cm为宜,要不充绒均匀度依然有影响。
![](https://img.jasve.com/2023-12/474167bffe0d782e9368a4c0d09507a4.webp)
有些羽绒服,在表面看不到绗线,其实带绗线的羽绒内胆在里面,相当于在内胆外又套了一层衣服。
![](https://img.jasve.com/2023-12/b8a8dd007a8e56b9ac358f664b831189.webp)
波司登风衣羽绒服,表面看是风衣,里面也有羽绒内胆。
![](https://img.jasve.com/2023-12/3b62b50cd8fd44ae2582ebb387af7f53.webp)
![](https://picx.zhimg.com/50/v2-9e5cf63ec4b7555e14444b1c8d761b3a_720w.gif?source=2c26e567)
天然的羽绒需要绗线,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也出现平棉状态的合成羽绒,代表产品就是意大利的Thindown,将羽绒和聚乙烯等合成纤维混合,羽绒含量在50%~85%之间,外层相当于使用合成纤维做了一张网,起到羽绒胆布效果。
![](https://img.jasve.com/2023-12/d6ad213309a47125e9e82ba80800c7af.webp)
这种平棉结构,破坏了羽绒绒朵结构,增加了纤维密度,从保暖效果来说是不如天然羽绒的。但优势在于容易裁切,成衣可以显得不臃肿。不过Thindown售价很贵,1×1.5米尺寸60克重鹅绒售价就超300元,而同样保暖效果的普通鹅绒售价约在60元,一点改进就涨价5倍,还是老外高端(会搞钱)。
Thindown的技术模式,或许是未来羽绒行业的发展路线之一,国产羽绒企业得跟上。
绗线分割依然是羽绒服最重要的设计
现在如果设计一款羽绒服,通过绗线或热熔胶贴合等技术,分割羽绒填充区域,依然是羽绒服最重要的设计。对羽绒服的保暖效果、保暖舒适度、美观,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保暖效果
从保暖效果上来说,羽绒绗线间距小,留给羽绒填充空间受限,充绒量小,羽绒服厚度薄。所以只要看羽绒服的款式,就能判断保暖强弱。
![](https://img.jasve.com/2023-12/4e555fd2417f4decf5bb5d25ec02bfb5.webp)
我判断羽绒服的保暖方法,就是找同样款式的,数有几个充绒隔,第一款大约为12个,第二个6个,第三款4个。
保暖舒适度
一件羽绒服对应人体各部位的充绒量是不同的,一般来说,人体的躯干活动量小,需要更多的保暖量。而腋下汗腺发达,手臂活动量多,都需要减少充绒量。
![](https://img.jasve.com/2023-12/577dd4e1200eb1ec0c47cd129be9ef4b.webp)
比较好的羽绒服,都会重视在不同部位的羽绒填充量,尤其是户外品牌,登山羽绒服是保命装备,对这块的设计更重视。
![](https://img.jasve.com/2023-12/6003ff4c226ecc4e5398b03830aaa6f5.webp)
![](https://img.jasve.com/2023-12/80d8f366630cab709d16d81adba16c38.webp)
![](https://img.jasve.com/2023-12/bb6342b165db6ae444f8c4568908a244.webp)
![](https://img.jasve.com/2023-12/b21d2127399f35d319a4c11ed98c194f.webp)
一件羽绒服的成本,其实羽绒、面料、辅料和配件价格都透明,差异最大的是设计和加工费用,绗线和充绒的复杂程度,往往决定一件好羽绒服的制造成本。以我的经验,绗线细节做的越认真,这种羽绒服都不会差。
美观
羽绒服好看与否,主要取决于款式、颜色搭配、版型结构等因素,而绗线设计对整体能呈现多样风格。这块不是我的强项,就不多嘴了。
![](https://img.jasve.com/2023-12/264342e38a465d95130234a10b8fe051.webp)
虽然羽绒服我了解一点,但是怎么把这种内容改成孩子能听懂的,实在是头大。尝试修改了几版回答内容,感觉就不准确了,于是只能改回来。就这样吧。
如果在您的专业领域,发现本文有表述错误的地方,欢迎指正,也欢迎评论和私信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