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男生觉得男女之间有纯粹的友谊吗?

2015-02-08知识

去年给【财新周刊】写过一篇相关的专栏,供参考:

===============================================

世上的友谊有千万种,最复杂的莫过于异性间的友谊。许多人可能都体验过这种纠结的感觉:你的男/女朋友有个所谓的「红颜知己」/「蓝颜知己」,像一道阴影一般,笼罩在你们的关系之上;你努力说服自己,没必要怀疑,他们之间确实是纯粹的友谊,心底下却难免会嘀咕:真的没点儿别的东西吗?

异性友谊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回顾人类文明史,异性友谊其实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历史的大部分阶段,由于性别角色的固化以及男女地位的不平等,并不存在诞生异性友谊的土壤。只有到了近几十年,平等的男女友谊才成为一种可能。

有学者依据关系中自己和对方的态度,总结了四种主要的异性友谊模式[1]:

- 相互吸引(mutual romance):自己和对方都有进一步发展的兴趣;

- 渴求(desire romance):自己想进一步发展,但对方没兴趣;

- 拒绝(reject romance):自己没兴趣进一步发展,但对方有兴趣。

- 严格柏拉图式(strictly platonic):双方都没有进一步发展的意思;

在这四种模式中,相互吸引更像是恋爱关系的前哨站,双方的交往也会更加频繁;渴求和拒绝则类似于我们平时所说的「好人卡」(friendzoned),一方落花有意,另一方流水无情,只好退而求其次,先做朋友看看;大概只有最后一种,才算得上是「纯粹」的异性友谊。


好人卡的滋味,他最懂

不过,这种柏拉图式的关系是否真的存在,依然充满了争议。例如,最近有一项研究调查了418名美国大学生,发现无论男女都相信,异性友谊至少在理论上是可能的[2]。但是,如果让他们估计一下有多少异性友谊隐含着性方面的动机,平均估计的数字是63%——也就是说,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大部分的异性友谊里都掺杂了一些不纯粹的东西。此外,如果要求他们想象一下,自己的伴侣新交了一位的异性朋友,大部分人心里都会有点不舒服。

到底有多纯粹,男女有别

那么,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呢?在现实生活的异性友谊中,「动机不纯」的比例到底是多少?一些研究发现这方面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你可能已经猜到了,在一段异性友谊中,男性通常是动机加更不纯的一方。有研究调查了88对异性朋友,让他们分别报告一下自己被对方吸引的程度,并估计一下对方被自己吸引的程度(9点评分)[3]。结果显示,在男性眼中,对方吸引力的平均分是4.94分,接近量表的中点(「中等程度的吸引」);女性的打分则只有3.94分。此外,男性还会高估自己在对方眼中的吸引力(自评为4.54分),而女性则会低估自己在对方眼中的吸引力(4.24分)。更有趣的是,女性的想法受到双方恋爱状况的影响:无论是自己有男朋友,还是对方有女朋友,女性对异性朋友的兴趣都会显著地下降。相反,对于男性来说,无论自己是否有女朋友,还是对方已经名花有主,都不会削减他们对于异性朋友的兴趣。

这个结果非常符合演化心理学关于择偶策略的理论。由于生理方面的天然差异,男性和女性在千万年的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择偶策略。男性的策略是「广撒网」,尽可能多地与不同异性交配,以提高自身基因被传播下去的概率。女性的策略则是找到一个靠谱的伴侣,一起养育自己的后代,因此在择偶方面更加挑剔,也更不愿意接受短期的择偶关系。这种性别差异可以解释为什么两性在异性友谊中会有不同的表现。

维系异性友谊的挑战

不管人们因为何种原因进入一段异性友谊,这都会是一条充满艰辛的道路。如果想要将这种关系长久地维系下去,需要处理来自内外两方面的挑战[4]。

首先是在关系内部,两个人之间如何界定这样一段关系。如上文所述,吸引力是异性友谊中不可回避的话题。即使这段关系不是发端于恋爱方面的兴趣,遇到一个令我们欣赏,值得交朋友的人,恰好又是异性,在反复的接触中,也难免会暗生情愫。这种兴趣既可能是生理方面的性冲动,也可能是情感方面的依赖,在更多的情况下是二者兼而有之。

这种情况一旦发生,这段关系就进入了一种不确定的状态,直到一方向另一方摊牌,才塌缩成多种可能性中的一种:也许升级成恋爱关系,也许维持现状不变,也许在现有的关系中加入了性的成分,也许一拍两散。关系究竟会走向何方,取决于许多因素,没法一概而论;能够确定的是,只有双方对于这段关系的本质和界线达成了新的共识,才能重新回归到稳定的状态。

除了关系内部的挑战,异性友谊还要承受来自外部的压力。即使两个人真心地相信这是一段纯粹的友谊,要想说服别人「真的没有什么」,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外部舆论的力量,也可能将这种关系推向各个方向:可能因为人言可畏,逐渐减少来往;可能为了躲避流言蜚语,转入地下活动;也可能干脆顺水推舟,假戏真做。

总而言之,异性友谊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追问一段异性友谊是否「纯粹」,可能是徒劳的;就像其它任何一种人际关系一样,现实远比一个标签来得更加复杂。无论如何,异性友谊本身确实能带来一些好处,比如帮助我们理解另一种性别的想法,提供特别的情感支持等等。至于这些好处是否值得我们为之付出,忍受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就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了。

参考资料

[1] Guerrero, L. K., & Chavez, A. M. (2005). Relational maintenance in cross‐sex friendships characterized by different types of romantic intent: An exploratory study. Wester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 69 (4), 339-358.

[2] Hart, W., Adams, J., & Tullett, A. (2015). 「It’s Complicated」—Sex Differences in Perceptions of Cross-Sex Friendships.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 1-12.

[3] Bleske-Rechek, A., Somers, E., Micke, C., Erickson, L., Matteson, L., Stocco, C., ... & Ritchie, L. (2012). Benefit or burden? Attraction in cross-sex friendship.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 29 (5), 569-596.

[4] O’Meara, J. D. (1989). Cross-sex friendships: Four basic challenges of an ignored relationship. Sex Roles , 21, 525-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