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娘青春期不学好读闲书,钗黛都有,然而这个过程却大不一样,于宝钗来讲,是:
我们家也算是个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爱藏书。先时 人口多,姊妹弟兄都在一处 ,都怕看正经书。弟兄们也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这【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 他们是偷背着我们看,我们也却偷背着他们看 。后来大人知道了,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才丢开了。宝钗说起来自己的这段经历,与其说是在和黛玉爆黑历史,不如说是在回忆从前的快乐时光。多年前的小宝钗小宝琴小薛蟠和小薛蝌,淘气、顽皮、叛逆,一起浮现到眼前了。这段话重点已经不在看闲书,哪怕换成爬树掏鸟窝,那种兄弟姊妹一处玩然后被大人训的时光,若干年后依然让人会心一笑。
这就是宝钗的家庭,它从来不缺「爱」这种东西。在这样的家庭里成长的孩子,她可以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坦然地接受爱,也可以毫不吝啬地释放爱。就是这样的宝钗,才是后来我们在大观园里看到的收获了一众迷妹的宝钗。
黛玉却完全相反,她极其没有安全感。她需要不断地通过证明来使自己相信什么,来确定自己拥有什么。当可以随性释放爱的宝钗出现在她身边,她会觉得宝钗是在藏奸,下意识不会相信有这样的人存在,是最典型的缺爱敏感。面对再三保证真心的宝玉,黛玉仍然充满质疑,甚至不惜一次次伤害自己、伤害对方。只是一个金麒麟的小物件,都能让黛玉谨慎到去听湘云和宝玉的墙角,近乎神经质地去确定一切可能性。晴雯一句「凭你是谁,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就让黛玉坐到二更天才睡。黛玉其实是一个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的人,但很奇怪的是,她特别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的看法,第一次来贾府时怕人笑话,后来和宝钗说担心吃燕窝被人议论,乍一看似乎和目无下尘的设定冲突,其实都是客居别处无依无靠的境遇所致。在晴雯冲撞了黛玉而使黛玉二更方睡的那次有:
如今且说林黛玉因夜间失寐,次日起来迟了, 闻得众姊妹都在园中作饯花会,恐人笑他痴懒,连忙梳洗了出来 ,刚到了院中,只见宝玉进门来了恐别人笑话她痴懒,于是连忙梳洗出来。强撑精神,读起来实在让人心酸。我这个人不太喜欢林黛玉,然而有时我想到黛玉天生缠身的疾病,想到她父母全丧孤居他乡的苦楚,想到风萧萧雨萧萧的深夜,她因为一点善意一个人在枕上感念宝钗,想到她就连和宝玉,也终觉有嫌疑。累此种种,她这个人是真的寂寞。这个时候,我竟想让全书的人都对她好,竟一下子就理解了拥林派。薛姨妈说黛玉:无依无靠,为人作人可配人疼,料想不错!
钗黛原生家庭影响的不止是这点,在二姝性格及形象上,家庭因素占比也颇重。比如黛玉,她其实有非常深厚的儒学素养。这个说法好像和一般印象中性灵脱俗的黛玉不一样,但文章的确是那样。在介绍林如海时,有一句脂批:
盖云「学海文林」也。总是暗写黛玉。林黛玉的父亲是探花,老师是进士,她自小就有一个自觉:
读至凡书中有‘敏’字,他皆念作‘密’字,每每如是。写字时若遇着‘敏’字,又减一二笔。这种具有儒家规范的避讳在小黛玉的身上应现,绝非偶然,而是周围全方位的儒学氛围熏陶。红楼梦众多女子,明明白白写读过【四书】的唯有林黛玉。在第五十回大家制灯谜,李纨编了一个四书的:观音未有世家传,最后是黛玉猜出了答案:虽善无征。如果你没有认识到黛玉具有的深厚儒学素养,一定会对这个情节感到奇怪,特别是如果还听说黛玉反封建的一套,更觉得诧异,然而这些其实是符合黛玉形象的。这个有一个佐证,第六十四回,宝玉见黛玉告祭,疑心黛玉是「取【礼记】‘春秋荐其时食’之意」,上秋祭的坟。虽然宝玉是想错了,但既然宝玉能在脑海中用【礼记】解释黛玉,黛玉平日就绝不是对四书之类反感的人,甚至她的确是一个很有礼法的人,故此才有宝玉觉得她在顺取【礼记】。这些后来五十回、六十四回的东西都可以追寻到林黛玉的家学上。
林家对黛玉的另一个影响是「假充养子」,因为林如海膝下荒凉。试想如果黛玉在人口众多的薛家,还会有假充男孩的经历吗?林黛玉假充养子的童年,给她留下了什么迹象,需要和凤姐对看。阿凤也是自幼假充男孩教养,然而却没有什么文化,这就得见假充男孩并不是在学识上,更多是一种性格的男孩化。从宝钗口中得知,女孩子「总以贞静为主」,这就和凤姐,和黛玉不一样了。凤姐和黛玉都很喜欢出风头,而且不喜欢服输,性格比较刚强,凤姐多表现在管家上,黛玉多表现在诗词上。比如元春省亲时,黛玉「安心今夜大展奇才,将众人压倒」,就是她较明显的和一般女孩子不同的地方。黛玉童年时期假充男孩教养,之后来到贾府无人管教,这种经历使黛玉的性格尤为和众人不同,哪怕后来有宝钗在她身边,她也只能略略地改变一下,本质上还是惯爱作诗写词的小姑娘。
而薛家除了一个充满爱的氛围外,还带给宝钗什么呢?追溯宝钗出场,有两个比较重要的因素:
第一:是父亲的掌上明珠,故令其读书识字。这是宝钗一身学问的源头。
第二:父死,兄无能、叛逆,于是「不以书字为事,只留心针黹家计」,体贴母怀。这是宝钗早慧的源头。
这两点是薛家为宝钗性格带来较明显的影响。宝钗的知识体系是旁学杂收,「博古通今,色色都知道」,并没有儒道释特定的倾向性。这种知识特点和薛家「无所不有」的藏书特点有关,和薛父本身亦不有倾向性有关。这里有一个很奇怪的地方,不知道是不是我多想:
薛父使宝钗识字在红楼梦的描写是:
当日有他父亲在日,酷爱此女,令其读书识字,较之乃兄,竟高过十倍。只是因为喜欢,就让她读书,像做游戏似的语气,只是没想到学出了名堂。
林如海使黛玉识字在红楼梦的描写是:
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夫妻无子,故爱如珍宝。且又见他聪明清秀,便也欲使他读书识得几个字,不过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每一个话语前必置因果,好像如果夫妻不是无子,就不会爱如珍宝,如果不是黛玉聪明清秀,就不欲使她读书识字。我这种话倒不是质疑父母对于儿女的爱,只是说黛玉的经历中,有较强的倾向性。她作为独女,拥有父母所有的注意,且又因聪明,假充男孩教养,她的学识和性格就在这种氛围下有一个发展的蓝图。
对比宝钗的情况,她学习的开始,没有人对她有期望,也没有任何计划,没有条件。这种氛围养出来的孩子,知识也自然没有倾向性,什么都了解一点,但又会觉得了解它们并不重要。这同样解释了为什么宝钗能在父死后,非常干脆坚决就放下了书字之事,因为并不是她不在意这些,而是她学问的起始,就没有人告诉她这是你的正事。所以宝钗后来总是说诗词不过是闺阁游戏的话,因为在她蒙教之始,一切就不过是游戏,是父亲逗爱女的玩意儿。
薛家给宝钗带来的早慧性格,可以解释宝钗后来普遍体贴别人的行为。宝钗出场的一句:
自他父亲死后,见哥哥不能体贴母怀,他便不以书字为事,只留心针黹家计等事,好为母亲分忧解劳。奠定宝钗「孝」的形象,也给读者种下了一个种子:宝钗有天然的舍己精神。所以每当有自己和别人的冲突,宝钗大部分是选择委屈自己。这种性格特征在喜欢宝钗的人看来是懂事,在不喜欢宝钗的人看来是虚伪,但其实无所谓,宝钗就是宝钗。通过改变自己依顺对方,使境遇逐渐转好,无一切不可冷者,故有「随分从时」。这些后来的性格也都是能从最初找到迹象的。
一路写到这,基本可以出结论了。如果钗黛原生家庭互换,大概钗黛的形象特别是性格形象,将会有特别大的更改,世界上将没有薛宝钗,也将没有林黛玉。薛黛玉和林宝钗两个全新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不知道你还会不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