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哪些思维方式是你刻意训练过的?

2019-11-26知识

乐观归因的能力

我们在发生一件事情之后,都会尝试去解释这件事情「为什么」。这种解释其实是存在一个思维逻辑的。

在心理学上,这个逻辑的判断过程叫做「归因」。美国心理学家维纳(B.weiner)有一个归因的模型,将归因分成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internal attribution\external attribution),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stability),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controlability)。简单说,就是这个表格(摘自【人格心理学】)

乍看这个分类,觉得挺正常的,你好像也这么归因。但是在我们的思维模式中,归因会有两个稳定性的思维方向。

乐观的归因的方法是:

发生了好的事情:倾向于用稳定的内部可控的归因。比如,考试考好了,因为我聪明,格外努力,学习能力也很强,技巧掌握的也很好。总之,这个归因是指向自己可控的稳定的方向的。

发生了不好的事情:倾向于用不稳定的外部不可控的归因。考试考砸了,考题有点难、练习不够、竞争激烈。

对比一下,悲观的归因方法:

发生了好的事情,考好了是因为这次题目出的简单,碰巧好学生没来参加考试,运气好。

发生了不好的事情,考砸了,自己笨,自己蠢,自己无能,自己练习不够,自己学习能力差。

感受一下这四种情况,总结起来就是好事儿因为自己,坏事儿因为其他。乍听上去好像是在给自己找理由,但其实,这背后有两个事情。

一个是如果常使用悲观的方法,会形成一种「反刍思维」,没完没了反省自己,觉得自己有问题,如果一直陷入这种「稳定性」的负向自我归因,很容易产生抑郁的情绪,如果压力大,周围持续有这种刺激,很可能就会发展成抑郁症。

中国的娃,从小就被要求「自省」「反思自己的问题」,其实反思的方式有很多种,我们可以尝试用不稳定归因去反思问题,比如可能是自己不够努力,或者自己没掌握技巧,需要更多的练习。但是不要尝试用稳定归因,说自己笨,没能力。

也是【人格心理学】里面,基于乐观归因的实验,这么描述:

这个背后还有一个心理学的逻辑就是「是否认为一个事情可控」。

如果认为自己的生活可控,那自己的生活就会更加的美好。相反,就很容易陷入传说中的「习得性无助」中。

比如,心理学里的一个实验是观察养老院的老人们。实验条件是A组老人实行「自己控制」的生活,可以自己决定安排自己的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自己动手布置自己的房间、屋子里给他们一盆花让他们自己负责养,自己叠被子等等。B组老人,所以的事情都由工作人员来做,给他们一盆花也会由工作人员来浇。一段时间对比之后,B组老人的身体情况明显没有A组老人好。

其实之前自己一直都是典型的「反刍思维」,看事情也总往绝对化的悲观方向看,对自己对他人都会有很不好的影响。基于以上,发现一定要锻炼自己「乐观归因」的能力,让自己的思维和自己的生活更可控,是自己努力可以训练的一种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