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优越感的本质是什么?

2015-10-04知识

说到优越感的本质,不得不提到个体心理学及其创始人阿德勒。其著作【自卑与超越】对优越感和自卑感做出深入的探讨。

主要观点如下:

1. 当个人面对他无法应付的问题时,他表示他绝对无法解决该问题,此时出现的情绪便是自卑情绪。 (自卑 的定义相当广义)

2. 自卑感人人都有。但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变态的,它是人类地位之所以增进的原因。人类全部文化都以自卑感为基础。如科学的兴起是由于人类感到自己的无知,和预测未来的需要。

3.我们是以自己赋予现实的意义来感受现实的。

4. 每个人为了摆脱或多或少的自卑感而设立的目标便是 优越感目标。 优越感目标的选择取决于个人赋予生活的意义。在向这个目标前进过程中获得的便是 优越感。

由此可见,优越感本身是无所谓好坏的,由于人人皆自卑,所以每个人都发现自己所处的地位是需要改进的,任何人都在无时无刻地追求优越感,而日常人们所说的优越感之所以有贬义色彩其实指的是错误的追求优越感的方式。

1. 为什么说优越感本身没有好坏?

自卑感的意义在于激发人们为了获取优越感来摆脱心理弱势的地位,这本身可以成为积极上进的力量,如一个人通过脚踏实地的努力,让自己锻炼的更有适应能力来改进环境,进而摆脱自卑的感觉。然而当他不再设法通过克服困难,反倒用一种优越感来自我陶醉或麻木自己时,因为造成自卑的环境仍然没有改变,因此问题也依旧存在,而他自我陶醉来摆脱自卑的 成本将越来越高 ,如无自知力或外界影响来打破这个让人「上瘾」的循环,则必将越陷越深。例如,当一个人发脾气时,他总希望尽快克服这种情绪,而当下能找到最快的方式便是打击,辱骂,诋毁另一个人。

2. 日常生活所说的优越感是指什么?

错误的追求优越地位的方式,如 自欺欺人,打压别人,自我陶醉,自我妨碍等 。对于一个人,必须要看他隐藏在表面之下的优越感目标是什么。每一个问题儿童,每一个神经病患者,罪犯或性变态者都在采取着自认为完全适当的行动来达到优越地位。

例如一个暴发户喜欢贬低穷人炫耀财富。我们可以看到由于他在过去常常陷入和别人贫富差距的自卑感中,因而他赋予了财富以攀比的意义而非其他提升自己的目标。当拥有大量财富后,获取别人的羡慕嫉妒便是他得到优越感的目标。若他一直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目标,那么富贵后造福天下寒士便是他获得优越感的目标。两者面对贫困皆自卑,但 选择的摆脱自卑感的方式不同。 (与人比较vs造福寒士)

对于前者,这无关道德。他只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智慧而选择了一个比较简单粗暴的方式。(他将自信的多少与财富直接挂钩,没有理解过去的贫困不是因为他人格低下,现在的富贵也不等于自己的优越,因此也没能认识到他其实不必通过贬低别人来获得自信的感觉。)

因此,我们鼓励积极的优越感,其内涵包括但不限于不损人利己,自强的,利他的。以上。

与阿德勒相关书籍:

【被讨厌的勇气】

【自卑与超越】

【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