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明排梁山7名,确实是不低了,但也是他条件过硬的原因,基本不存在可以阴谋论的空间。
主要来户就是三方面:
第一、秦明本人确实有点武德爆棚,一杆狼牙棒基本上没有遇到过对手,除了与史文恭的对战外。
(PS:当然,关于秦明二十回合败于史文恭,我觉得是有可讨论的空间的,我倾向于秦明是诈败,这里就不做过多讨论了,仅仅是个人看法)
秦明只要的硬性战绩有:
五十回合与呼延灼不分胜败,但是稍微出于上风,打的慕容知府主动让呼延灼收兵了。
「
两个斗到四五十合,不分胜败。慕容知府见斗得多时,恐怕呼延灼有失,慌忙鸣金收军入城。
」
「
慌忙
」,很仓促了,呼延灼多少有点危了吧,但也不至于被秦明轻易秒掉。
所以这也是秦明能够力压呼延灼排,排名和五虎将都在他前面的原因,这里仅仅是从战斗力上说。
至于被秦明开瓢的敌将也不少,总体来说,像秦明这样的猛将,排在前面无可厚非。
第二、秦明是最早一批「从龙上山」的人物,而且基本上是中坚人物。
宋江向梁山输送的第一批人才,就是青州派的黑白两道,即清风山的官军将领秦明、黄信、花荣等人,以及清风山吃人心肝三巨头。
所以秦明上山的时间还是比较早的,此后梁山大小对外作战,几乎上无一缺席,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这叫做资历。牛逼倒是其次,关键就是看个资历,毕竟得有个先来后到嘛。
为什么跟秦明一起上山的花荣和黄信,最后就没有排到秦明前面呢?这就要说资历以外的另外一个问题。
也就是第三点原因:上山前的出身优势。
秦明上山前是青州府的统制官:
「
知府看了大惊,便差人去请青州指挥司总管本州兵马秦统制,急来商议军情重事
。」
有时候秦明被称为「秦统制」,有时候被称为「秦总管」,总体来说他应该是青州级别最高的武将了。
大概仅次于呼延灼出场时的「
都统制
」。
尽管呼延灼的出身比秦明高,但秦明的资历比呼延灼老,所以秦明总体是占优势的。
武艺、资历、出身,这三点因素基本上奠定了秦明,至少会排在呼延灼前面。
他排名高没有任何问题,有谁不服气的,可以先跟呼延灼碰一下。
至于秦明属于谁的问题,如果他不属于宋江的话,那他应该属于晁盖吗?
宋江是间接害死了秦明一家,但并不是直接凶手,正经的凶手已经被秦明开瓢了。
而且把花小妹补贴给他了,还想要啥自行车?秦明不跟着宋江混跟着谁混?
至于秦明和花荣座次的对调很简单:
青州派刚上山的时候,主要还是因为花荣亲戚身份高于秦明,况且俩人都是小白。
按「辈分」算的话,花荣坐他前面没有问题,毕竟你也得讲个谦让的规矩。
「
本是秦明才及花荣,因为花荣是秦明大舅,众人推让花荣在林冲肩下,坐了第五位。
」
但是等到大聚义的时候,秦明的功劳远大于花荣,在讲亲戚辈分就不合适了。
就像乐和不可能排在孙立前一样。
所以花荣派秦明后面没问题。要不然乐和冲到了孙立前面,那不得更把宋江骂死啊?
一开始靠辈分,后来靠战绩,公平、合理,没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