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问题的描述上来看,这其实不是职业划分或专业定义的问题,题主关心的也许是高中生在报考院校时所面对的选择。我想从一个工业设计师的职业素养来简单说说,这问题其实非常好解决。
按惯例,先给两个观点:
1、不论什么学科背景,设计归根结底都是发掘问题并解决它,没有任何区别;
2、选择理工类与艺术类是切入点不同,但实际面对的问题的一样的。
我们说做一个设计,首先得了解客户出于什么原因开发这款产品,理解他们公司和产品的理念,清楚他们在不同领域内能力的长短,还有所处行业本身的特点,这样的前提明确了,那么在概念发散和收拢的过程里,自然就有了清晰的评判标准,提案的时候也就不会被客户问得哑口无言。我们回答不上客户的问题时,并不是客户故意要刁难,而是作为设计师要反问自己,除了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图以外,我们还应该关注什么?
一个产品的设计方案并不是一张好看的效果图,而是客户需要什么样的解决方案来面对目前或未来的问题,从显而易见的色彩、形状、材质,到不易被人关注的结构、生产和运营,这些因素剥离了哪一个都不能构成一个好产品。工业设计师在这样的工作环境当中,面对这些多元化的场景,可以是纯工科么?可以是纯艺术类么?
不行。
我们常说设计是一门交叉学科,这就意味着,作为一个设计师,你必须得什么都懂一点,能够和工程师聊聊结构、工艺,和市场聊聊运营,和客户聊聊品牌规划,和人力聊聊团队管理。当然,我不是说设计师得精通这些,而是当你与你的团队、客户一起工作时,不会话不投机、面面相觑,你能听懂他们在说什么,也能用设计师的语言给到他们专业的反馈。
所以,专业划分在哪个学院,那应该是大学去关心的事情,而你要做的只是关注自己原本就擅长的部分,以此为切入点:
如果你是擅长数理化等自然学科,在理性思维上比其他同学强,那就果断做个工科生,然后有意识地去修补自己艺术人文的短板;
如果你擅长文史和绘画,喜欢与人沟通,对事物的感知力比较强,那就考个艺术类的呗。只要别因此无视理工类的知识就行,有空的时候还是得有意识地去补补。
以自己擅长的事情考取一个学习氛围好的学校,在对应专业里加强自己原本就比别人强的事情,同时主动修补自己的不足,这才是一个立志于成为优秀设计师的人应该做的事情。学校带进门,修行靠个人,门户界限这种事儿还是别亲自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