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所有心理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2015-03-19知识

来了,哲学心理学的内容嘛这不是。

一、从哲学心理学看人类心理问题根源

一般人容易把心理咨询与治疗想象成纯粹实践性的学问,但事实上,心理咨询与治疗不仅基于 科学基础 ,亦涉及一些重要的 哲学问题 。如果我们把心理咨询与治疗中涉及的哲学问题大略归纳为三个方面,那么第一个问题就是: 人类心理困扰的基本原因。

这里所说的人类,是 作为一个类存在的人类整体,不是个体 。人类存在的一个基本事实是:我们带着特定的生物规定性出生,落入一个既存的历史文化环境之中。每个人类个体都要在这个特定环境中适应和发展。

那么问题就产生了:人类的生物规定性是数百万年进化的结果,它相对稳定,而历史文化环境却发生着急剧变化。 人类的生物规定性能够适应变化的历史文化环境吗? 对于这个问题,有两种不同的回答。

1.人类的生物本性和现代文明的基本矛盾是当代人心理适应困难的根本原因

启蒙运动以来,一直有思想家和学者从工业文明与人性的调适角度探讨现代人适应和发展困难的原因。他们认为,工业文明和人类本性之间存在基本的冲突,正是这种冲突导致了神经症和各种心理障碍。

卢梭、弗洛伊德及当代一些存在主义哲学家和心理学家都有这样的看法。他们认为:人类个体与生俱来就有一些先天的心理倾向,此即人的生物本性。这种本性是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它与人类早期的生活环境相适应。

到了现代,人类在物质文明方面的大踏步前进造成了一个与传统生活条件面目迥异的生活环境,而人的生物学进化却几乎停滞不变。这就使得今天的人类要用相对「原始」的生物本性来应付大大改变了的生活环境。

在这些学者看来, 人的本性和现代文明的基本矛盾是当代人心理适应困难的根本原因。 而且,由于文明的进步无法逆转,人的生物学进化又不可能加速,因此,指望这种调适矛盾出现转机是不可能的,人类精神生活的前景一片暗淡。

2.人类心理困难的原因,在于物质文化加速发展导致的整个文化的结构性失调

另有一批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不同意上述论点。他们认为 没有充足的证据表明 人的生物本性必然不能适应现代条件或文化的改变(此观点的代表性人物是奥格本与本尼迪克特)。

当代人心理困难的原因不在人性而在文化,在于物质文化的加速发展造成了整个文化的结构性失调。

用奥格本的话说,是由于当代文化中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落后于物质文化。一方面,改变了的生活环境向现代人提出了适应挑战,另一方面,社会文化中还没有来得及发展出支持个体适应新的生活条件的体制。 人的先天素质中并不缺乏适应的潜能,人所缺少的是获得适应能力的环境条件。

二、从社会层面看心理困扰的根源——陷入适应困境的现代人

让我们将目光从人类整体转向个体。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便面临两个终生的课题,即 适应和发展 。适应和发展体现着人(也是任何一种生物)存在的基本规定性,是不能选择的。

在心理学中,「适应」是指 有机体以行为改变为手段对环境条件的顺应。 任何人出生到这个世界上,必承受许多先定的、个人无法选择的生活条件(环境),例如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种族等等。而且任何人终其一生,始终都是在一个受限制的环境中生存,在一个有限的舞台上演出。所谓适应,其实是尽可能地利用受限的生存条件,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同时也使个人的生命尽可能丰满和有意义。

20及21世纪是产生了广泛社会文化变迁的世纪,变化范围之广、幅度之大、速度之疾为文明史上所仅见。这种社会环境的变革,使当代人的心理适应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比如:工作的专业分工愈来愈细,造成人的心理机能片面使用和发展。尤其对于现代人来说,工作所占比重逐渐高于个人生活,但工作并不那么需要一个人的情感寄托、思想发展;与此同时,家庭的结构和功能也在发生变化,家庭的心理保健功能下降,稳定性下降。

家庭生活与个人心理健康息息相关,家庭历来具有双重作用,好的家庭关系支持、维护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不良家庭关系引起冲突和压力,造成心理困扰。虽然在现代社会中家庭的积极作用仍大于消极作用,但作用成分却发生着变化:家庭保护心理健康的作用在下降,引起困扰的作用在上升。

说到家庭,就很难绕开原生家庭的话题。而这其实也与社会层面的价值观变化有关,比如老一辈的「棍棒出孝子」的养育观念,和现在的养育观念之差。 价值观的演变是演变着的实际社会生活的反应。这里不讨论当代价值观转变的方向及其好坏 ,但社会价值取向的速度和深刻程度,和现代人的心理健康有直接相关。

举个例子,为何丁真的出名会使一些人感到非常愤怒和无法理解,是因他们觉得,有些人的外貌作用竟然大于自己数十年苦读的努力,「只是长得好看就备受喜爱,还因此获得了编制内工作」「寒窗苦读比不上别人长得好,我这么多年努力是为了什么?」,这种想法与自己「劳动才能致富,教育才能兴国」的观念产生冲击,这种价值观的碰撞让他们产生无法接受现实落差。

而老一辈的重男轻女想法,与现在的男女平等观念,同样也是价值观的冲突。

在近几十年里,世界各大文化中都发生了巨大的价值危机和价值嬗变。社会近数十年里的价值转变更时时使人觉「今是而昨非」或「今非而昨是」。在一个价值尺度变动不已,价值取向从单一走向多元的社会里,个人内部和人际间的价值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个体价值观作为个性因素之一,对其认知、体验和行动有重大影响,价值冲突和混乱必然造成心理困扰。

除此之外,教育日益片面化、忽视个性和谐发展;人际直接交往减少,情感联系淡化;人口密度增加,人际冲突增加等社会变化,都为现代人的心理适应提出了挑战。

三、医学上的补充:精神疾病与生理影响

有一些心理问题的产生,和生理影响有关。

比如 身体器质性病变导致出现精神症状和心理问题 。例如: 乳糜泻人群 食用小麦制品可能会出现妄想、精神分裂、抑郁等精神症状;肝性脑病,就是肝部病变导致精神症状出现,并且最主要的精神症状就是 人格改变 ,等等。

这两个例子可以参考这个回答:医学科普书中学到过最令人震惊的知识是怎样的?

我在里面详细地叙述了肝性脑病和乳糜泻的案例,自认为写得还是很有趣的。

另外,这个 生理影响并不局限于身体本身的变化,环境也会影响人的生理状态 。比如季节性抑郁症是以与特定季节(特别是冬季)有关的抑郁为特征的一种心境障碍,往往和 光照不足 有关,它的一个有效防治方法,就是 光照治疗法

总之,人类就是很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