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假想话题,那就按照假想的方面去聊。
首先,诸葛亮生于181年,他一百岁也就是281年。
历史上诸葛亮北伐有5次之多,前面四次,什么街亭败、什么不战自退我们都不聊,单纯只聊第五次北伐。
第五次北伐发生于234年春天,诸葛亮 经过三年劝农讲武的准备,再率数万大军出斜谷口。
这一次北伐,诸葛亮做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举动,那就是在渭滨的居民之间屯田。面对诸葛亮的挑衅,司马懿是坚守不出。前后魏、汉两军相峙了百多日。
如果按照历史原剧情,那基本上就是到了八月份,诸葛亮就要去报道了。
但是假想历史嘛,自然就没有病重这回事。
那么我们就可以按照假想的路线去设想。要知道这次北伐,司马懿犯了两个错误,只要再犯一个,这次北伐就成了。
首先,诸葛亮这一次北伐为什么要选在五丈原呢,因为五丈原卡在了关中西部长安和陈仓之间,刚好是切断关中和陈仓及陇右的一把尖刀,这一次诸葛亮就是把自己化身为尖刀顶在司马懿的喉咙上。
整个五丈原是一个绝妙的地形,是一个两面临水的高山小盆地。诸葛亮就驻扎在渭水南岸,所以渭水以南基本上都是诸葛亮的兵力辐射范围,
这次他的第一阶段的目标是什么呢?目标是渭水北面,如果占据了渭水北边,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
那就是完成了对陇右的切断,五丈原的位置就是关中地区跟陇右地区的锁口,南北只有25公里,诸葛亮在完成对五丈原控制的抢矿下,如果再控制渭水北岸,那么陇右地区和陈仓就是魏延的囊中之物。整个陇右,将被蜀军从容的蚕食吞并。
那么为什么说司马懿完全没有看出这一点,反而中了计谋呢
首先第一,司马懿这一次根本没有看出诸葛亮想干什么,反而觉得就跟诸葛亮杠在这里,耗着。只要诸葛亮不去打长安,就一直耗着,把诸葛亮耗走。
第二、司马懿跟诸葛亮耗着也就算了,他居然把主要兵力放在武功水以东,渭水以南,驻扎在北原的是郭淮。原因是渭水以南人口稠密,司马懿不想让给诸葛亮。
这个事情,郭淮看出来了,经过郭淮的劝阻,司马懿把驻扎北原的任务交给了郭淮,而不是亲自去守,这就是司马懿对于诸葛亮战略目标不能洞察的表现。
青龙二年,诸葛亮出斜谷,并田于兰坑。是时司马宣王屯渭南;淮策亮必争北原,宜先据之,议者多谓不然。淮曰:「若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摇荡民、夷,此非国之利也。」宣王善之,淮遂屯北原。如果诸葛亮寿命假设是长寿,能活到一百岁。
诸葛亮就能大概率等到司马懿犯第三个错误。蜀军在五丈原可以击败曹魏,完成断陇任务,再由魏延完成对陇右地区的收割、
可惜现实之中,诸葛亮没能等到司马懿犯第三个错误的那一天。